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2017-05-09 00:17陈建永
速读·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新课程小学数学

陈建永

摘 要:情境创设只是诸多教学方法之一,它需要广大数学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依赖教师自身的调控和驾驭教学艺术的魅力和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去体验和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的编排不仅密切了数学与自然界及社会的联系,而且把学生推到了学习活动的最前沿。真正实现了多年来一直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格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广大教师也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着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便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生潜在的优势。“小组合作”“课堂生成”“情境教学”“生活数学”等新的名词不断出现在每位教师面前,同时这些新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同行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但是,教师能否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特点

1.动机性,即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机,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新知的欲望。只有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机,探究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2.目的性,即所创设的情境要具有方向性,情境必须是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的。也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

3.适应性,创设情境的难易程度要適应全班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的特点,以保证班级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状态,即创设的情境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难。

二、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们曾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凑100”的游戏,老师:咱们边拍手,边说数,两人说的数加起来要正好等于100(找一个学生与老师合作示范),同桌两人一起玩。谁想跟老师比一比?(第一轮出题时老师有意把数越报越大,第二轮把数越报越小;反之,学生报的数第一轮小,第二轮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两个数的总和不变。)同理教师用橡皮筋在黑板上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内角在如何变化?(教师拉伸三角形的一个角)学生观察得出:一个角变大另两个角就变小;一个角变小,另两个角就变大,教师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就会联想刚才“凑100”,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总和可能是固定不变的。有了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就会通过量角器轻而易举的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种在玩中学习数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省心。

2.推想或猜想创设情境。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个铁环,一条跳绳,让学生滚动铁环,或者用自己准备的小皮球等,使其转动,并思考在这些圆中,哪一个转动一周的长度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实验,可能会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半径)有关。这样,研究圆的周长就得研究它与直径(半径)的关系。接着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就顺理成章了。

3.模拟或表演列式创设情境。在学习“元、角、分及有关应用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和数量关系,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选几名学生当售货员,一些学生当顾客,在讲台上摆上各种文具用品,要求学生根据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境,一边分析题意,一边列式计算,这样关于这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借助媒体,创设情境。例如《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我们借助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了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桃子,接着大屏幕显示小猴子开始“吃”桃子,教师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教师又取下一个桃子,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让我们来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好吗?”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促使学生从心底掀起一股激情,达到通过外部作用,激励促进内部需求的目标。

当然,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有很多种,如实物情境、记忆情境、语言情趣等,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情境创设,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一些教师由于过于追求“情境秀”的误区,导致课堂教学“假性繁荣”的情境创设行为,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既偏离数学的本质内涵,又浪费了大好的教学时间,所以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需要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三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对可要可不要的情境创设,宁可不要!

三、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要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现实”的情境。例如上面提到上《量的计量》,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是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诸如可以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所以说情境的创设尽量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学生,征服学生,就会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2.情境创设可借助媒体,但不能依赖媒体。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有关体积的计算,执教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乌鸦喝水”的画面,当乌鸦喝不上水时,教师提问:“乌鸦该怎么办?”这个故事学生非常熟悉,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播放录像,接着问:“乌鸦现在为什么喝到了水?”学生回答:“因为石头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使水位升高。”教师又问:“那么石头的体积是多少呢?怎样求石头的体积呢?”虽然学生说出只要量出长方体或圆柱形的容器的长、宽、高或底面周长,就能计算出石头的体积,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情境创设,就给学生“套”上了一个无形的圆圈,虽然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组讨论也只是找到了唯一的一种求石头体积的方法。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新教材已正式进入了小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数学教师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就会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新课程小学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