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7-05-10 11:56王丽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王丽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的收入基础薄,还是存在一些经济发展上的问题,使得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基本收入、生活水平还是有些差距。本文就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20-02

农村经济占我国经济的一大部分,农民的数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阶层,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代表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对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中的问题研究与策略分析是极其必要的。

1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

在农村许多地区水利设施建设都不够完善,为田地浇水灌溉时会遇到水源不足或者灌溉时间与雨水天气相冲突等问题。在实际调研中会发现一些,春耕时节的浇水灌溉时期,农民非常忙碌和纠结于什么时候浇水灌溉。因为如果雨水天气比较频繁,农作物在家里浇水灌溉的话,就会形成涝灾,影响农作物的与收入产量。另外,如果是干旱天气的话,如果不及时抽水灌溉土地,就会导致后来没有水源,从而耽误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农作物收成造成不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除了水利设施不够完善,还有交通道路设施的不完善。交通不发达,就会使得农作物的运输以及农作物养料的运输问题,为农民造成许多不便。许多农村的田间都是一些小路,大型的田间设施不能进入通过,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收成的效率。另外农作物的买卖还需要交通工具的运输。如果道路不通,进而影响了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收入。

1.2 农村种植农作物收益低

改革开放以来,取消了农业税,促进了广大农民种植户的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又实施了农业综合补贴政策,农民得到一定补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农作物的成本也逐渐升高。除了农作物的种子成本,还有农作物养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农作物的收藏过程的成本。从而农民种植农作物最后的收入也不是很高。这样就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从实际调查来看,也得知农村的许多青壮年都在外出务工,而不愿意在家务农。

1.3 农村思想落后,素質较低

在农村还保持着许多传统农业的模式,许多农民毫无改革创新意识,一直重视着自己的农作物没有想办法进行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的种植单一化,农民也毫无考虑农作物的种植与市场,与当地土地环境的联系。另外在许多科学技术引进农业的情况下,许多农民还保持着传统的农业观念,不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造成农作物的收成不高。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一天都在忙着干农活儿没有时间进行学习与交流农业种植知识。这样,农作物的种植,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在时代中落后,跟不上人们的需求与发展,从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1.4 农村里的乡镇企业发展不成熟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村里也有许多乡镇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缺乏一定的制度管理,对经济发展的策略了解甚少,不能很好的把握该行业的行情。从而导致企业的衰败与破产。另外这些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从而就是产品成本低,而收入也不高。

1.5 农村城镇化发展,重表不重本

在实际调查发现中,许多农村开始进行城镇化的发展。比如楼房的建筑,水渠的发掘,道路的铺设等,但是建筑的楼房空空如也,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人进行商业买卖;农村中许多水池的建设也都大多不合理,没有起到排泄废水污水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农民的出行。这些水渠的铺设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还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农村调查中会经常发现在一个村庄里面,各家各户门前的水渠充满了杂草、垃圾,人们把垃圾、脏水都倒在水渠里面,影响了环境卫生;另外道路的铺设是经常开展的建筑工程,因为铺设的道路质量不高,很快就会遭到破坏。可以推知,乡村的城镇化建设,都是从政府开始一层层批准下来落实到乡镇的。而在每一层都有一些疏漏和克扣,导致乡村城镇化建设重表不重本,一些表面的建设,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作用和好处。并没有真正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与经济生活水平。

2 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阻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由此,针对这些问题要进行相应的问题研究和策略制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如何解决农村的经济发现问题。

2.1 加强对农村农业种植的关注度

农民的思想落后,知识水平较低,需要外界的帮助与支持。个人认为农村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可以依靠政府的帮助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可以对农村种植业的发展,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为农民提供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不要为其提供农作物养料等。这样就可以,使得农民在农作物的收成上有一些较高的收入。另外,政府还需要帮助农民建立基本的农业设施,之后规划的合理适当,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经济。农民种植农作物提供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还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比如许多农业大学不仅要教授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研究。由此许多农业大学可以和农村的种植业结合,利用农村的种植条件,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和科研项目研究的实施。这样不仅帮助了农业大学在科学技术上的研究,还有利于农民更好更快的接受科学技术对于他们种植业上的帮助。另外,农作物的销售也是应该由政府介入的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分析市场行情,提高农民收入。

2.2 加强对农民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培训

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采取了许多的发展措施,其中也有许多农业专家来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种植养殖的发展。专家可以对农民进行适时的知识培训,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行业知识,尽可能在他们一定的投入条件下,取得更高的收入效益。在实践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还被邀请去种植示范基地观察学习,这是很好的学习条件与解决措施。

2.3 实现农村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农民的经济收益低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就会导致农民的消费水平低,从而改善不了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要想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还要实现农村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向集中化生产化科学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大力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个人投资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优质化商品,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建立农产品的技术检测体系,生产出既符合国内需求,又能远销国内外的商品,是农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资金和技术型,利用区域优势,种植有优势的农作物,大力发展其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副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成本,这样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这样就刺激了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总结

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分析,农村的基础弱,底子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与支持。个人认为,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精神还是资金方面,农民都急需政府的帮助。目前政府对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有些很大的投入,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还需要大力的监督制度,农民真正受到政府给予的帮助,投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的经济发展道路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只要能心系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帮助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整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关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