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2017-05-10 03:14王春花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治课反思初中

王春花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新课改理念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当我们走进用新理念打造的新课堂,就会发现: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正在悄悄地转变着,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正在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并使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与原来相比,具有了民主性和开放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变为教学引导者、组织者,正在逐步把课堂还给学生,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建立。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我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政治教师。上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安排我接触新教材,学习了新教材的基本理念。而我走进新教材,感受新教材,觉得新教材给我一番新的体验和洗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课文语言生动,图文并茂,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崭新的风格,帮助学生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新教材一改原来传统的生硬、陈旧的说教方式,以自然、清新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学生,体现了“成功育人,和谐发展,使生命完满与幸福的”教育理念。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一大特点

提倡合作学习,注重合作探究是初中思想政治七年级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以授《我与父母》一课为例,我首先推出马克吐温一句名言:“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同学们一下就产生了共鸣,同感。我就搭台阶让给学生倾诉,学生用小品等形式表演了与父母发生的各种冲突,大有与父母不能同处天下之势。借助这敏感的共有话题,我将全班8个小组分成两大块,从两个角度去探究“为什么?”,一是从父母的角度,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小组再形成综合意见,下面就是来自两个角度的各小组发言的部分剪辑:

孩子角度:我们长大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父母爱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父母角度:我们上班太忙了,没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想了解孩子现在思想的情况,无奈,只好偷看他的日记了。

这堂课,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父母的教育,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做人的一个道理,解决了生活中,他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困惑,从中学会了对父母爱心的感激。正如很多学生在书中最后的“成长记录”中对本学期总结时谈到,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找到了化解自己与父母矛盾的方法,融洽了亲子关系”。

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是主要感受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我教学理念的又一感受。仍以“我和父母”一课为例,从问题的提出,到小组的学习探究、与父母冲突的表演、从认识到这种冲突是“爱”的冲突,到认识这种冲突发展到底的后果,从抒发对父母的爱的故事,到出谋划策解决爱的冲突的各种方法,以及到践行与父母的主动勾通等化解冲突行为的成功,使我看到,今天的学生是充满智慧、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在活动中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有思考價值的问题,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三、彻底改变了学习方式,是最大的感受

引导学生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改革最大的感受。思想品德七年级新教材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通过在课堂上“学、说、做”的练习、表演、比赛、评价,学生获得成功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乐学。在此基础上,我又利用假期,布置了“社区问卷小调查”(附后),让学生分组在社区采访调查中去践行文明交往行为,在真实的社会中去“学、说、做”,在实践中去发展能力,学会创新,去获得文明交往的成功体验。

四、课堂教学轻松、愉悦,是最大的体验

新教材符合学校必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成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但我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观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带来以下几点思考和启示:

教师要不断学习,要加强观念的更新。正如吴仪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您内心是否向往更高的职务”一问时答道:“我正在往前走,但不意味着我要做高官,而是要跟上时代步伐,我必须向前走,才能不落后”。这也是我对新课改的同感。开放式的课堂犹如“放风筝”,老师既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又要在学生将要失控时把学生“拢”回来,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教师无法预料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什么问题,因此,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本学科知识外,还应多读书,对本学科以外的知识以及社会知识有所涉猎,只有不断学习和锻炼才能形成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

总之,教育不应该给予学生压抑,而是引导学生张扬个性、让智慧闪光。开放的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们来做主人,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剪除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才能促进教学的相长,很多时候会使我们对学生刮目相看,为他们的学习潜能所惊讶。

猜你喜欢
政治课反思初中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