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要素分析

2017-05-10 07:40韩建雨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

韩建雨 张 恒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要素分析

韩建雨 张 恒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文章在采用中国2007~2014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VAR模型,考察了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支出三大要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都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其中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在前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较大的负效应,相比较而言,公共教育支出的负效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种要素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都愈来愈小。

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推进社会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也愈发严峻。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6倍,2014年相差2.7倍,在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略有提高。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将会阻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关键政策,它们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有积极影响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分析

(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近年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持连年降低的趋势,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39.44%逐步下落到2013年的35.0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9.13%逐步下落到2013年的37.66%。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差距也从2000年的9.69%缩小到2013年的2.64%。这些数据说明若从恩格尔系数方面来考察,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且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二)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和公共教育支出增长过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2000年到2014年的年均GDP增长率均在9%左右。然而,三大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社会保障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却增长缓慢,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增长水平,而且相比之下,公共医疗卫生的支出水平过于偏低(如图1)。

图1 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变化折线图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与数据。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我国三大政府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由于具体的公共国家财政支出项目统计只有2007年之后才有记录,所以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4年的季度数据来进行计量分析。令变量=[SSE,PHE,PEE,URIG],SSE表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值;PHE表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PEE表示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URIG表示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进行衡量。由于季节数据带有一定的季节因素,本文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每组数据采用了CensusX12季节调整法,排除了不规则因素,使变量的解释更为符合经济事实。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分别用SSE_sa,PHE_sa,PEE_sa,URIG_sa来表示,且以下检验和操作都是采用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二)单位根和平稳性检验。根据Eviews7.2操作发现:当滞后期为2时,AIC和FPE的值最小,所以该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2。AR特征根检验也满足平稳性的要求。由ADF检验结果可见PEE_sa的ADF值为-10.81,P值为0.00***;PHE_sa的ADF值为-6.11,P值为0.00***;SEE_sa的ADF值为-8.27,P值为0.00***;URIG_sa的ADF值为-5.70,P值为0.0001***。检验结果均一阶差分平稳,符合建立VAR模型要求。

(三)脉冲反应分析。运用Eviews7.2作出如图2所示的广义脉冲折线图。显示出滞后期10期以内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冲击。由图2可知,公共教育支出从滞后1期开始就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负的冲击,且在2期带来最大的负冲击。虽然2期之后负冲击开始缩小,但在之后的滞后期中都没有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正向冲击,说明公共教育支出虽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长期的公共教育支出投入下,所带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类似如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脉冲函数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带来负的冲击,且在第3期的时候带来最大的负冲击。不过在4到10期中,带来的负向冲击越来越小,最终趋向于0。表明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在初期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做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长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下,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也是很小的。

社会保障支出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滞后期为1的时候就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带来了最大的负效应冲击,表明即期的社会保障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着明显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也渐渐消失。

图2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

(四)方差分解。由表1显而易见,在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中,公共教育支出所造成的冲击是最小的,只有1%左右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可以由公共教育支出解释;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所造成的冲击在前几期的时候造成的冲击较小,不到10%的水平,但从第5期开始已经有12%左右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可以由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解释;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性相对更大,大约有23%~24%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可以由社会保障支出解释;当然,由于本文没有涉及到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之外的其他冲击因素,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最大的,在前10期中,大约有62%~73%的波动是由他自身引起的。

表1 收入差距的方差分解

四、实证结果的解释

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三大政府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波动大约有23%~24%可以由社会保障支出解释;1%~12%可以由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解释;公共教育支出影响最小,只有1%左右的水平可由他解释。公共教育支出对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明显,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在短期内支付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强烈的负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慢慢淡化,没有达到根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总结起来,我国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政策虽然在初期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政策体系在时间的推移下会暴露一定的缺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1]余菊,刘新.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地理,2014 (3):79-84,120.

[2]袁志刚,谢栋栋.统筹城乡发展: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本的协调再配置[J].经济学家,2010(8):77-83.

[3]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3(3).

[4]胡宝娣,刘伟,刘新.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978-2008)[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49-54.

[5]徐俊武,易祥瑞.增加公共教育支出能够缓解“二代”现象吗?——基于CHNS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J].财经研究, 2014(11):17-28.

[责任编辑 杨贺]

F124.7

A

2095-0438(2017)05-0001-03

2016-12-06

韩建雨(1982-),男,河南濮阳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居民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政策;张恒(1992-),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政策与居民收入分配。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研究*——基于ARIMA模型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浅析恩格尔系数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的灰色建模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