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A是A”式

2017-05-10 07:40范茹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单项式语料形容词

范茹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浅谈“A是A”式

范茹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A是A”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双项式两类,这两类在语义、句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异。“A是A”单项式不仅可以用于让转复句当中,还可以用于表示递进、并列义的复句当中,通过对“A是A”式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只有转折义固定下来成为了其格式义,这与语用频率有极大关系。“A是A”双项式可以表示转折义和事物之间的对立差异,前者可以看成单项转折式的重复使用,后者可以看成“同语”双项式。进入该格式的“A”只能是性质形容词,这与“是”表强调有关。

A是A;语频;语义;转折

从张弓(1963)先生正式提出“同语”[1]式开始,对“X是X”结构的研究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吕叔湘(2014)先生最早从语法的角度研究了“X是X”转折式,认为这种格式可以表示容认,“是”字有“要论什么,确然是什么,可是……”[2]的口气。之后邵敬敏(1986)[3]、齐沪扬,胡建锋(2006)[4]等都对这种格式进行过相关研究。以上学者主要研究了“X是X”转折式的修辞特点、能进入X的成分、“X是X”作为负预期信息标记格式、形容词评价意义的倾向性等。以上研究都是把“A是A”式包容在“X是X”转折式当中来研究,对“X”是形容词的情况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试图对“A是A”式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运用语用频率效应解释其格式义形成的原因,对能进入该格式的形容词进行全面分析。

一、“A是A”格式的分类

“A是A”格式属于“X是X”格式的一种,指的是“是”前后的形容词同形的情况。我们在CCL语料库检索了2268个形容词,得到300多条语料,经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把“A是A”格式分为两类,单项式和多项式。

(一)单项式“A是A”。

[1]辛苦是辛苦,但苦中有乐。

[2]哑巴笨是笨,“跳方”却跳得好,我一直跳不过他。

[3]这件隐秘的事,丑恶是丑恶,她和他却分承了它。

[4]王伟这样的人,聪明是聪明,心地也比较好,同时,他又有种与生俱来的天真。

[5]难是难,问题也不少。

[6]首先就得承认自己老是老了——而且跟着还要死。

[7]静是静的,连个叹息声都是咽回肚里去的,再化成阴霾出来的。

单项式“A是A”在使用时,最常见的是位于让转复句前部,与后一分句构成转折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转折式“A是A”,如例句[1]-[3]。转折式“A是A”的后一分句常带有但(是),只怕,可(是),却,不过,就是、可惜等转折词,有时也可以不用转折词,但意念上仍表示转折。还有很少一部分“A是A”与后一分句构成并列、递进等关系,如例[4]和例[5]中“A是A”式和后一分句是并列关系,例6中“老是老了”和“而且跟着还要死”构成递进关系。例7“静是静的”与后面分句构成解说关系,后面分句是对“静”的具体描写。

(二)双项式“A是A”。为研究方便,我们用“A1是A1’,A2是A2’”表示双项式。根据语义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双项式“A是A”分为两类:表示转折义和表示事物之间的对立差异。

1.表示转折义。

[8]在这城市明丽的灯光之下,人们脸上的表情都是归真还原的,黄是黄了,瘦是瘦了,礼貌也不太讲了,却是赤子之心。

[9]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

[10]张全义坦率是坦率了,痛快是痛快了,可他突然发现,自己又好像没怎么着。

2.表示事物之间存在对立差异。

[11]真是真,假是假,特务不论装扮得多么像样,到底经不住在节骨眼上来试验。

[12]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13]这道命令教他又看清楚了黑是黑,白是白;抗战的立在一边,投降的立在另一边。

双项转折式可以看成是单项转折式的重复使用,两种格式中的“是”都表示“强调”,有“的确、确实”的意思,是个副词,如例[8]-[10]。双项式还可以用于表示事物之间存在对立差异,如例[11]-[13],并且这时A1和A2在语义上往往是对立的,如真和假,黑和白。这种类型中的“是”具有某种判断作用,是个动词.表示对立差异义时,我们发现A1和A2的性质发生了某种变化,形容词特征减弱,名词的特征增强,也可以说第一个形容词发生了非范畴化。这是因为形容词的典型功能是做定语或谓语,具有某种“状态”意义,当它做主语时,形容词特征减弱,而具有了某种程度的“指称”义了。如“真1”表示的是“真这种性质”,“真2”的意义是“真实”,“红1”指的是“红这种颜色”,“红2”指的是“红的状态”。

二、“A是A”的格式义

(一)单项式“A是A”具有转折义。单项式“A是A”具有转折义。当我们听到“好是好”时,会想当然的认为对方还没有把话说完,后边还会补充“不好”的内容,如果对方只说了“好是好”就不说了,会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这是因为“A是A”式本身具有转折义,那为什么递进义,并列义没有成为它的格式义呢,我们认为这与语用频率有关。

通过CCL语料库,我们共检索得302条语料,其中单项式276条,双项式26条,单项式语用频率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1

邹韶华(2001)提到“语用频率”[5]指词语及句式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中运用的次数,“语用频率效应”是指因词语及句式在语用中出现次数的多寡而对语言的意义、结构等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看到表示转折意义的“A是A”与表示非转折义的“A是A”在使用频率的多寡上是很不均衡的,转折式“A是A”占到总体使用频率的98%,而非转折式只占到2%,语用频率十分悬殊。当语言成分甲(指“A是A”)与一个语言成分乙(指转折小句)经常在相同的语境中连用,那么乙的性质会影响到甲,从而潜存于甲中,当乙不出现时,甲也有可能体现乙的性质,这种语言感觉叫做“语境频率联想”。我们用“A是A,P”表示单项转折式,“A是A,非P”表示单项非转折式。由于“A是A”与后面表示转折的小句P经常共现,所以P的意义影响到了“A是A”,当P不出现时,“A是A”也给人以转折意味。而非P与“A是A”共现的几率低,所以非P对“A是A”的影响不大,最后没有固定下来成为格式义。

(二)双项式A是A。关于双项式A是A,我们共检索得26条语料,其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

双项式“A是A”有两种格式义,一种表示转折,一种表示对立差异。具体表示哪种意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双项式中表示转折和非转折义的语用频率大致相同,没有哪种格式义形成了强势用法。

三、“A”的特点分析

我们检索了《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6]中的2268个形容词,共检索到99个形容词可以进入A是A格式,由此看出“A是A”还不是一个容纳性强的格式。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能进入“A是A”格式的形容词有许多特点。

(一)单项式中“A”的特点。

1.能进入“A是A”的形容词全部是性质形容词,如矮、笨、长、丑、聪明、可爱等,状态形容词和形容词重叠式都不能进入此格式。

2.我们对能进入单项式A是A的形容词音节做了统计分析,其中单音节形容词有38个,双音节形容词46个。没有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形容词。

3.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有39个,如可爱、巧、干净、灵活、漂亮、整齐等,表示中性意义的形容词有25个,如红、黑、白、长、短、轻、一般、高、清淡等,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有35个,如笨、坏、穷、可怜、落后、麻烦、淘气、颓丧等。

(二)双项式中“A”的特点。

1.表示转折义的双项式。“A1”和“A2” 两个形容词在意义上相近,或都是形容同一类事物的。如例8的“黄”“瘦”都是形容人憔悴的,例9的“苦”和“累”,例10的“坦率”和“痛快”在意义上相近。

2.表对立差异的双项式。“A1”和“A2”在意义上往往相对,常常是一对反义词。这是因为这种格式的格式义就是强调“A1”和“A2”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容混淆。如例11的“真”和“假”,他们在意义上相反,有本质区别。再如“黑”和“白”也是一组反义词,有本质不同。

结语

本文我们主要总结了“A是A”的两种格式类型,分析了其格式义并用语用频率效应解释了格式义形成的原因,最后对能进入“A是A”的形容词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对其音节、意义、性质等特点进行了描写分析。还有一些问题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暂未涉及,如“A是A”式中“是”的词性问题,语篇功能等,将另撰文描写。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63.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邵敬敏.“同语”式探讨[J].语文研究,1986(1).

[4]齐沪扬,胡建锋.试论负预期量信息标记格式“X是X”[J].世界汉语教学,2006(2).

[5]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6]安汝磐,赵玉玲.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靳开宇]

Introduction to“AisA”

Fan Ru
(School of Literatur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80)

“A is A”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A is A”and“A1 is A1’,A2 is A2’”.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in semantics and syntax.“A is A”not only can be used as clause in the trans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but also can be used in the coordinate sentences and the progressive duplicate sentences.However,only the meaning of transition is fixed to be the structural denotation,which is relevant to the language using-frequency.The double“A is A”can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ransition and emphas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ings.The“A”used in this format are all qualitative adjective;state adjectives and reduplicated adjectives can’t be used in this format.

A is A;usage frequency;semantic;transition

H146.3

A

2095-0438(2017)05-0077-03

2016-12-28

范茹(1992-),女,河北石家庄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现代汉语‘X是X’构式研究”(YJSCX2016-132HLJU)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单项式语料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学习整式概念莫出错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系列解读(二)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形容词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由浅入深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