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期研究报告

2017-05-10 09:54卢宝利苏京李美英范君宇王新
关键词:校本课程心理健康初中

卢宝利 苏京 李美英 范君宇 王新

摘要:由此我们确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行动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试图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高干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新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青春发育初期的种种困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很严峻。综合各方资料,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都在15%~30%,而且在近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提高,而是随着负面社会问题的增多而下滑。他们在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扰和问题,尤其是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期的12—15岁之间的初中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尤其突出:厌学、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导致离家出走、自杀等事件时有发生。

201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课程建设,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从不同学校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求出发,设计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内容不统一,教育形式不规范,教育效果难考评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就参差不齐。

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并使课程内容更贴近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的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更具科学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由此我们确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行动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试图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高干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源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轫于“人性关怀”思想,植根于学校心理学领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已经进入繁荣时期。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内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于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的反思,始于对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起步于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尝试(1984年部分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发展,逐步向中小学校转移和渗透。

1999年,教育部成立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同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7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刊,标志着内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刊物。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分层、逐步、有序推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部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教育部又重新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的开展。

我国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面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最近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如浙江、河南、新疆、广西、吉林长春等地规定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编发相关的教育教材和参考资料等。北京各区县教师研修中心先后建立了心理教研室,部分学校在部分班级也开设的心理辅导课程,课程内容或参照专家主编的教材,使用最多的如有沃建中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导向》、郑日昌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刘视湘和伍芳辉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很多学校还编写了大量的校本教材。然而无论专家主编的教材,还是其他学校的校本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本校教育的需要。

2.主要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在以教学班为单位、群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健康的集体教育形式。它利用班级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探讨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良好的适应和开发内部潜能的过程。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指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教材一般指以学校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的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育学的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

研究目标:

⑴完成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校本教材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⑵通过课堂应用,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研究假设

通过以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组成的实验教师队伍,通过行动研究,边设计边实践,可以保证本校本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拟创新点

在组织形式上,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参与设计,而且边设计边实践,从而保证设计内容科学而有针对性;

在内容设计上,包含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所列的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重点内容,还加入了生命教育和自我保护的内容,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主管领导作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可以保证心理课程的全面落实。

4.研究内容

①玉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内容设计与开发的实施方案研究;

②玉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初中三年);

③玉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研究。

5.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模式进行,在此过程中要通过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分析的多样性、可靠性。

本课题的研究将以2016—2017学年度初一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初中三年的时间里,每年完成一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教材的设计,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强调经过实践的修改和完善过程,力求达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

四、研究过程

课题计划三年时间(2016.2——2018.12)完成,分为三步:

㈠研究的准备阶段:2016.2—2016.8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课题组,培训实验教师

课题组有心理教师卢宝利任组长,德育副校长金玉香任副组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骨干班主任共20人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立之后,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等有关文件内容,共同研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需要,确立课题组教师的职责和要求等。

2.文献查询,搜集整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研究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4.设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前测问卷,完成前测,统计调查结果

㈡研究和实施阶段:2016.9—2018.8

1.完成校本教材第一册的编印,2016.9—2016.12 。

2.完成校本教材第二册的编印:2016.1—2017.7 。

3.完成校本教材第三册的编印:2017.8—2018.7 。

4.进行阶段研究成果的总结与交流 。

㈢成果总结验收阶段:2018.2—2018.12

1.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后测;

2.教师论文集汇编;

3.优秀心理活动课例汇编;

4.课题研究材料、教师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

5.课题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

五、初步研究成果

㈠心理校本的教材的内容框架

本套心理教材分为三册(七、八、九年级各一册)。每一册包含两部分:教材设计和每一课内容的一节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

每课的教材设计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暖身活动、成长困惑、互动探索、分享与讨论、拓展作业、心赏悦读七部分。

每册教材有14课,内容分别为:

第一册(七年级用)内容包括:

1.我们的学校

2.认识新同学

3.中学小学大不同

4.大目标,小目标

5.学习三部曲(预习、上课、复习)

6.学习有计划

7.人际交往的技巧

8.师生之间

9.冲突的处理

10.兴趣伴成长

11.我的生涯角色

12.生命礼赞

13.自我保护

14.好男孩,好女孩

第二册(八年级用)内容包括:

1. 学习做事讲效率

2. 学点记忆术

3. 让思维冲破牢笼

4. 性格知多少

5. 认识我自己

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7. 真正的友谊

8. 让爱住我家

9. 做情绪的主人

10. 珍爱生命

11. 走近职业世界

12. 代沟在哪里

13. 异性同学交往之道

14. 学会倾听

第三册(九年级用)内容包括:

1.时间管理

2.压力你好

3.应试也从容

4.科学用脑

5.人生什么最重要的

6.笑对挫折

7.做最好的自己

8.嫉妒与自尊

9.学会合作

10.沟通的技巧

11.面对危险怎么办

12.生死大事

13.能力探究

14.我的职业规划

现已完成第一册的编辑并出版,供全校班主任参考使用。

㈡遵循以人为本,实践检验,协同合作,示范引领的四条原则,保证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科学新和有效性

1.课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中我们看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它更注重感受和发展,而不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理性探讨的完美,所以必须要选好教育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为了做到课程内容设计以人为本,我们广泛调查走访,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要。

在教材设计之前,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通过随即抽取的12个班484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可能患有某些心理疾病的占13%,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占5.7%。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达21%;不能够主动学习的人数达到45.4%;经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接近40%,总是感到莫名烦恼的也达到25%;学生的自信心明显不足,当别人注视感到自豪的只有7.6%,照镜子式更关注自己缺点的达50.4%;人际沟通不顺畅,遇到不顺心的事更愿意向同龄的朋友倾诉,只有2.1%的学生愿意找老师说。所以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学生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阻碍着他们学业的进步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甚至少部分学生心理扭曲、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总之,我国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的发展以及人格健康、和谐的发展。

除此之外,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生命教育也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的校本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确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包括生涯发展规划和生命教育。

在内容的编排上强调联系故事性;在语言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生活,如教材中以“成长困惑”环节就是以学生的口吻提出成长中的问题。

2.课程设计须经过实践检验,保证其有效和恰当

“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具体的目标要求的实现,不是靠懂得多少心理知识,而是在活动中和实际体验中实现的。

另外,心理校本教材的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同一年龄段的普遍性问题,也要考虑本校、本班学生的特殊之处,而所设计的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选择是否恰当,只有经过实践来验证。

所以我们的老师每一课的设计都要经过由初步设计,到课堂实践,再修改,再实践的过程,最终才能定稿。而不是老师“闭门造车”,或胡乱拼凑了事。

3.课程设计需要协同合作,实现团体的优势互补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不应该只是心理教师的事情,也不是就能够完成好的事情,更不是编出一套教材就完事了。由于专业心理教师师资不足,我校只有一名兼职的心理教师,而且心理教师虽然接受过专门培训,但因为没有心理课程时间安排,心理教师直接接触学生的时间很有限。而班主任虽然老师每天与学生在一起,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更了解学生,但他们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专门培训。由此我们认为,作为学校心理教育骨干力量的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如果能够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就一定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所以我们成立了由心理教师和13名骨干班主任组成的课题组,让班主任参与设计。他们中有3位市级“紫金杯”优秀班主任获奖者,有4位区级优秀班主任,5位区级骨干教师。他们爱学生,有能力,有经验,保证教学内容和手段更贴近学生,为课程设计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4.课程设计引领示范,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的教材设计的价值。作为一所普通这初级中学,需要专家的指导,需要骨干的引领。所以我们安排课题组教师到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指导中心等参观学习,到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等参加专题培训,到市、区心理工作先进校听课学习;邀请多位市级、区级心理教育的专家、老师来学校讲座、听课、面对面指导;学校还没学期安排课题组中的2—3名骨干教师主讲观摩示范课,组织召开课题组专题交流研讨会等。通过学习和实践,老师们不仅课程设计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也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近两年的市、区级评比中,课题中有15人次心理论文获奖,有9人次心理活动课获奖。2017年4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区心理教师会上发言交流。

在课题组教师的影响下,有更多的老师开始关心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他们自愿参与心理活动课观摩,主动要求加入心理课题组活动,积极撰写论文,促進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

本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将继续发言求实创新精神,努力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与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心理健康初中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