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衢州的种植表现

2017-05-11 05:58石子建李建辉陈润兴邵晓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衢州市杂交稻衢州

石子建,李建辉,陈润兴,邵晓伟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衢州的种植表现

石子建,李建辉*,陈润兴,邵晓伟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对衢州市甬优系列晚稻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种植面积共2.381万hm2,占衢州晚稻种植面积的44.51%,同时近几年的产量表现优异,这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 产量; 面积; 衢州

衢州市在促进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近几年衢州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已在生产上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优势,多个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如甬优12、甬优15和甬优538,甬优12和甬优2640更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多年创造13.5 t·hm-2的高产纪录[1]。甬优系列水稻2010年引进衢州市种植,产量表现优异。对2016年衢州市甬优系列晚稻种植面积、近几年的产量表现、产量构成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广其在本地区的种植提供依据。

1 2016年种植面积

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衢州市晚稻种植面积共5.349万hm2,以杂交稻为主,其面积是常规稻的近10倍,杂交晚稻以晚粳稻和晚籼稻为主。常规晚稻与杂交晚稻均以单季晚稻为主,连作晚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晚稻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龙游县,达到1.601万 hm2,其次是衢江区,柯城区种植面积较小。

由表2可知,衢州市种植的晚稻品种中甬优系列品种共2.381万hm2,占44.51%,在杂交晚粳稻中甬优系列品种占90.0%,杂交晚糯稻品种均为甬优10号。甬优系列中甬优9号种植面积最大,为0.800万hm2,其次为甬优15,最少的甬优2640为70 hm2。龙游县的种植面积最大,为1.130万hm2,其次是衢江区、开化县,分别为0.600万和0.301万hm2,江山市、常山县和柯城区种植面积较小,均不足0.200万hm2。

表1 2016年衢州地区晚稻种植面积 万hm2

表2 2016年衢州市甬优系列晚稻种植面积 万hm2

2 产量表现

从文献[2-7]可以看出,2012—2016年甬优系列品种产量在9.75~11.25 t·hm-2,平均为10.70 t·hm-2。甬优12的产量在9.89~12.42 t·hm-2,平均为11.07 t·hm-2。2016年江山市泉塘村甬优12单季晚稻攻关田,产量达15.36 t·hm-2,百亩示范方最高产量14.56 t·hm-2,双双打破浙江省水稻高产纪录。甬优15产量在10.28~12.09 t·hm-2;衢江区莲花镇的试验显示甬优538的产量为11.25 t·hm-2;龙游县白马村甬优1540百亩示范方产量达到11.25 t·hm-2,3个品种产量均较高。

3 经济性状

2016年龙游县白马村种植12个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甬优7850和甬优1540 2个百亩示范方,产量分别达到了10.59和11.25 t·hm-2。调查结果(表3)表明,这12个甬优系列品种株高均在105 cm 以上,其中甬优7850、甬优550、甬优7872、甬优9号、甬优17、甬优12和甬优8050在115 cm 以上;穗长甬优550、甬优9号、甬优17和甬优8050在25 cm 以上,甬优1540、甬优7850、甬优538和甬优1140在22 cm 以下;千粒重集中在22.0~25.0 g;结实率除了甬优12之外,其余的均在85% 以上。甬优12的穗粒数最高,但是其千粒重和结实率相对最低。

表3 2016年衢州市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的 经济性状表现

4 小结与讨论

从2010年开始,甬优12被引入衢州市种植,2012年示范推广面积1 347 hm2,2013年为1 953 hm2,2016年甬优系列杂交晚稻品种在衢州已达2.38万 hm2,占衢州晚稻种植面积的44.51%。甬优系列中甬优9号种植面积最大,其次为甬优15。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在生产上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与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一般具有10%以上的产量增幅[8],甬优12在2016年江山市泉塘村的单季晚稻攻关田,产量达15.36 t·hm-2,百亩示范方最高产量14.56 t·hm-2,双双打破浙江省水稻高产记录。甬优系列杂交晚稻品种的推广对于提高本地区的晚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1] 王晓燕,韦还和,张洪程,等. 水稻甬优12产量13.5t hm-2以上超高产群体的生育特征[J]. 作物学报,2014,40(12):2149-2159.

[2] 刘才高,周爱珠,徐刚勇. 单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2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2):11-12.

[3] 刘才高,周爱珠,徐刚勇. 超级稻“甬优12”不同播种期对比试验初报[J]. 园艺与种苗,2015(4):5-6,25.

[4] 江德权,陈建明,卢王印,等. 不同栽插密度和秧龄对甬优12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4(9):10-11.

[5] 陈建明,江德权,卢王印. 籼粳杂交稻“甬优12”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4(5):43-44.

[6] 郑校平,陈建明,江德权,等. 籼粳杂交稻甬优15在衢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04-105.

[7] 尹献远,陈建明,江德权,等.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50-51.

[8] 姜元华,张洪程,赵可,等. 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14,28(6): 621-631.

(责任编辑:张才德)

2017-02-18

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Y022,2014Y022,2015Y023)

石子建(1991—),男,河北人,硕士,从事作物养分研究工作,E-mail: zijiansh@126.com。

李建辉,农艺师,博士,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工作,E-mail: lijianhui@yeah.net。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404

S511

B

0528-9017(2017)04-0565-02

文献著录格式:石子建,李建辉,陈润兴,等.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衢州的种植表现[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4):565-566.

猜你喜欢
衢州市杂交稻衢州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衢州烂柯山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