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孔雀 难得一见

2017-05-11 17:06单鹏飞吴飞
森林与人类 2017年2期
关键词:蓝孔雀绿孔雀交趾

单鹏飞+吴飞

若要你问身边的人:最漂亮的鸟是什么?多数人是会提到孔雀的吧。而在蓝孔雀和绿孔雀的比较中,绿孔雀又更胜一筹。整体上看,绿孔雀脖子和腿都要比藍孔雀的长,姿态上似乎显得更加高贵、高冷一些。事实上绿孔雀的确也比蓝孔雀更富有攻击性而难以驯化。另外,雌性绿孔雀除了没有尾屏外,也是跟雄性差不多的美丽,而相比之下,雌性蓝孔雀与雄性差别较大,颜色发灰发褐,“丑”很多。

和蓝孔雀相比,绿孔雀的数量少得可怜。世界上的绿孔雀大致可以分为3个亚种:爪哇绿孔雀,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爪哇岛及马来半岛等地;印支绿孔雀,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缅甸绿孔雀,主要分布在缅甸,目前数量稀少,濒临灭绝。在中国,绿孔雀仅分布在云南及西藏南部少数地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历史分布

我国古代文献所记录的孔雀多数是指绿孔雀,可惜由于栖息地破坏、滥捕滥杀等原因,绿孔雀愈加稀少,导致现在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从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绿孔雀的生存状态以及种群变迁史。

魏晋时期,绿孔雀的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在现在华南、西南地区和海南岛仍有分布。左思的《蜀都赋》中有“孔翠群翔,犀象竞驰”描写。《吴录·地理志》中记录——“交趾西子县多孔雀,在山草中,郡内及朱崖皆有之”,这里提到的“交趾”大致为今两广和越南部分地区,“朱崖”即海南岛。

到了唐宋,中原地区的人们对于绿孔雀似乎已很陌生,文字记录多为臆想。比如,《北户录》记载“孔雀不疋偶,但音影相接便有孕……雄雌相视则孕”,是说孔雀不需交配,影子相交就能怀孕。不过从《岭表录异》中“交趾人多养孔雀,采金翠毛为扇”来看,此时两广地区的绿孔雀数量还是很多的。

在明代,广东以西地区还尚有绿孔雀分布。而到了清代,文献记载便多出自云南了——此时绿孔雀分布区域已大致局限在云南省内。

此后,绿孔雀的分布和数量进一步萎缩和减少。最新的野外调查显示,绿孔雀在云南也仅仅零散分布于中部和西部的寥寥数县市,与20年前的一次调查相比,分布区域和数量都锐减60%以上,国内绿孔雀已然处在灭绝的边缘。

种群现状

绿孔雀多喜欢生活在河谷地区,性杂食,种子、浆果,昆虫、蚯蚓之类都是它们的食物。它们还很喜欢吃豆科植物的种子,有时会跑到农田里偷食豌豆。

晨昏是绿孔雀活动的高峰期,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大多会躲到高大的灌丛下面,扒一个沙坑,沙浴自洁——将沙子扑到身上进行消毒杀菌,或者趴在那儿梳理羽毛。孔雀的这种行为古人也早已有观察记录:“喜卧沙中,以沙自浴,拘拘甚适”。

绿孔雀生性机敏,不善飞行,若是遇到天敌或惊吓,多数会依靠那双大长腿迅速逃遁,所以绿孔雀飞翔的场景,多数人难得一见。因为工作缘故,我在野外调查碰到过很多次绿孔雀展翅飞起,尤其是雄孔雀,在头顶上滑过,惊艳无比,当时连连感叹造物者的神奇。到了夜晚绿孔雀会三五成群地飞到高大的树上过夜,并且保持警惕,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刻惊醒飞走。

每年2月中下旬,在云南哀牢山下,绿孔雀进入繁殖季,此时河谷及两旁山中会响起雄性绿孔雀求偶的叫声,相和而鸣,此起彼伏,响彻漫山——这是雄性绿孔雀在宣示主权。若有其余绿孔雀在自己的地盘内鸣叫,它便会靠近入侵者,鸣叫警告,驱逐其离开,若对方非是不听,唯有大干一场。占域之后,雄孔雀会尾随并追逐雌孔雀,或者开展尾屏,挡住雌孔雀,显示出耀眼华丽的羽扇,并伴随着舞步迴转,甚至可持续几十分钟之久,亭亭悦目,美妙绝伦。

然而,高傲的雌孔雀却不常给予理睬,只在觅食的间隙,才偶尔抬头看一眼卖力表演的追求者。

到了4月份,雌孔雀便开始孵卵了。绿孔雀的巢建在地面上,很是简陋,不过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5月份,便有小孔雀陆陆续续出壳,颜色暗褐,与刚出生的小鸡相仿,但头顶上的冠羽却清楚地彰显出它们高贵的身份。这个季节,雄孔雀的尾屏有些损坏、断折,长长的尾上覆羽一根一根地逐渐脱落,然后再重新长出华丽的尾屏,等到下一年继续吸引雌孔雀。

命运多舛的绿孔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栖息地的破坏和捕猎盗猎行为的存在,其次是大量养殖的蓝孔雀中的逃逸者在野外遇到绿孔雀有可能导致绿孔雀种群基因污染。虽然保护工作充满困难,但是绿孔雀具有顽强而坚韧的生命力,云南境内还保有一些健康成熟的种群,在野外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愿这美丽高贵的生灵得到更好的呵护,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下去。

猜你喜欢
蓝孔雀绿孔雀交趾
开放式展区蓝孔雀的饲养与育雏
论宣德“弃置交趾” 中明朝的政策变化及影响
美术作品欣赏
传说中的交趾国
最后的栖息地
我想去看绿孔雀
“孔雀皇后”的创富传奇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试论北宋、西夏和交趾的联动关系
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蓝孔雀增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