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绘画思想比较研究

2017-05-11 18:17王美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差异

摘 要:山水画与风景画是代表着中西方各自文化艺术特征的一门重要画科。作为把中国山水画和地形图区分开来的第一人,王微反对“自然主义”的写生方法,提出“明神降之”的绘画思想,把人的主观精神引入创作中,对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影响很大;米勒是19世纪最受法国人民爱戴的现实主义画家,受当时巴比松画派的影响,其绘画思想在主张自然主义的同时也融入了主观情思。通过比较两人的绘画思想发现他们有异同之处,所以试图由此研究中西方绘画思想存在的相通和差异之处,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学会贯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绘画思想;相通;差异

王微,字景玄,琅琊临沂人,是南朝时著名人物,他的绘画理论思想体现在《叙画》一文中,对后世的文人画及山水画创作影响很大。他的思想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既把绘画的功能比附于儒家经典,具有“鉴戒贤愚”的社会功能,又具有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①的怡悦情性功能。从山水画的发展史来看,他在山水画兴起的时候就明确地“反对自然主义”的写生方法,提出“明神降之”的绘画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及其他画科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让·弗朗索瓦·米勒,19世纪法国画家,出生在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绘画语言纯朴亲切,善于描绘下层人民真实的生活情景,表现农村风情朴素的美,深受广大法国农民的喜爱。他曾认为“能够去表现物体的外观是绘画的一种手段,而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模写在于传神,只有把所描绘的对象的某种神情传达出来,才能称作品是艺术品”②。这与中国古代的“传神论”“以形写神”以及王微的“本乎形者融灵”的美学思想有相通之处。在他看来,艺术创作是要来源于自然的,他主张自然的写生和创作方法,这与王微的“反对自然主义”的写生方法又有相悖之处。

一、绘画思想的相通之处

在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創作中,中西方画家有很多相通之处。即使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美学观不同,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不同,但纵观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就会发现中西方画家都有着共同追求的目标,那就是去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去感悟大自然的创造性,追求一种人生的意境,当主客观精神相互融合的时候就会引发创作,进而产生艺术作品。

(一)寄情于物

山水画是在创作中加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对生活的一种再现,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就如王微的“写山水之神”就是因为发现了山水的“美”,从而把这种“美”给予人的感受带到了绘画中。那么在西方的米勒则把艺术看作是一种语言,他同样认为是应该用来表达人的思想的,把眼睛所看到的事物富于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他说“美不在于画面所描绘的东西,而在于艺术家必须满怀感情反映其所见到的东西,它会产生力量使你去完成作品的创作”③,这在米勒的作品中很好地展现了,如《倚锄的男子》描绘的就是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位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的场景,背后是一大片的麦田,远方则是城市那朦胧的身影,从画面中物形象能感受到生活的劳作似乎已经使他耗尽精力,从他的双眸里依然可以看出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从而表现出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我们可以看到米勒在描绘自己亲眼所见的自然事物时,善于加入自己的情感,使得画面不单单是一位青年男子倚锄的场景,而更多的是通过刻画传达出内心的情感,用画面的形象说话,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我们可以称它是“美”的作品。

(二)物化于心

如同许多现实画家一样,米勒在绘画上提出创作来自大自然的印象,强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④,在细致地观擦中获得印象。他认为如果不亲眼观察的话是不会进步的,当然也并非是客观地不加改进的呈现,而是画家在自然中写生时把所见之景记于心,回到画室再根据记忆进行修改,那么在这期间就会加入一些个人的思想,不自觉地发挥了人心的作用。王微的“盘纡纠纷,或纪心目”的写生方法,同样也是在强调“心”的作用、“明神”的作用,他把从自然中得来的心中稿经过“横纵变化”表现在画面上,旨在说明绘画创作是需要依赖大自然的印象,在加之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之后,最终去完成创作并能在其中体现出自己的绘画修养和精神。米勒在强调眼睛观察自然的同时也提出“画家要有自己的手”,要用自己的手去画出自己的心。因为画家不光是欣赏家,也是创作家,想要把自己的感受传达出来,就离不开手的作用,王微在这方面就说的很全面:“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⑤, 既不排斥手的作用,也不忽视心的作用。那么通过比较研究这两位画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说明了眼睛和手的作用时也指出了绘画需要整个身心——想象、思考和记忆的内容。

二、绘画思想的差异比较

“西方艺术是以模仿自然为中心,结果更倾向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方面”⑥。 中国的山水画在魏晋时期开始有所发展,受当时道家玄学风气的影响“重心略物”,决定了当时的山水画是“重表现而忽略再现”的,山水画家及绘画理论家把视觉放在大自然中,从对大自然的印象中得来物象再根据“横纵变化”而形出焉的,他们注重写意以及对意境的表达。而西方风景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更多的是对眼睛所见之物的一种再现,是去真实地反映生活,不会有虚假构式,他们强调绘画的“写实性”,注重实景的描绘。

(一)表现方式的不同

纵观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发展史,我们可以得知,中西方在绘画方式、工具材料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山水画更多的是用水墨借助毛笔来进行创作,而西方则是使用油性颜料借助猪鬃笔进行创作的,由于两者材料的不同,那么在绘画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王微在追求用笔的趣味时提道“曲以为嵩高,趣以为方丈。以叐之画,齐乎太华。枉之点,表夫隆准”⑦,用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山水之境,这种具有“怡悦情性”的用笔态度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之一,这也符合中国画在创作上所追求的“意境”的表达。而西方的风景画尤其是在米勒生活的这个时期,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具有宗教感情,是在积极地面对生活后,对现实作出的一种具有深度的批判。因此在用笔上就不会像中国山水画那样豪放,而是谨慎细微地对画面中的人物和风景作出刻画,艺术语言十分地平静,造型单纯,含蓄稳健。我们从米勒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是在对现实的一种追寻,是在用画面的形象说话,他更希望的是创作出的作品能够被人理解,而我们的山水画是自我情感的一种抒发,这就与中国的山水画创作有一定的差异。

(二)形式构成的不同

西方风景画更多的是追求自身之外的一些东西,主要是客观自然与现实,而中国的山水画追求的是自身之内的东西,主要是主观意向和想象的某种形式。王微是反对自然主义的写生和创作方法的,他主张在创作中要加入个人的主观精神,不是原封不动地照画自然,而是要具有“横纵变化”,借物之形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就不会像中国画家这样可以直抒胸意,以物寓情,他注重的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再现,在人们欣赏到的作品中的情景是真实存在,没有半点虚构之处的,现实主义美术就是这样的重现实、重客观、重批判的。米勒在1857年完成的作品《拾穗》中就表现了这样的情景,画面靠前的位置是三位农妇正顶着如火的太阳,在田间弯着腰拾穗,远处则是一群劳动者在收割麦穗,他们身体低弯得像是要和大地融为一体,整个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单纯肃穆,然而米勒在这里描绘的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诉说,也是对伟大母性的一种歌颂,同时也在批判着社会的等级分化带给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他在画面中用了不同的形式语言。

三、结语

通过对王微山水画思想和米勒风景绘画思想的比较研究,发现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有共同的目标,即观察自然,感悟自然,追求人生意境,实现主客观精神的融合,抒发心怀。同时也存在差异,这些都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美学观念、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产生的表达歧义。因此,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下,我们不该再偏执,也不该再拒绝,而是应该在中西方山水风景绘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学会融会贯通,共同促进艺术的繁荣。我们不仅要在山水画创作中加入西方风景画的用笔方法和创作思想,也要把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方法用在油画风景创作上,展现中国艺术独特的气质。

注释: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63.

②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371.

③世界美术编辑委员会.世界美术1982年第4期[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4.

④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285.

⑤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85.

⑥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70.

⑦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88.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3]世界美术编辑委员会.世界美术1982年第4期[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4.

[4]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今东·柯罗,米勒,库尔贝[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6]羅曼罗兰.米莱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王美琪,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论。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中国山水画对景创作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