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美术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2017-05-11 20:54周惠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培养

周惠

摘 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更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美术素养;路径;培养

美术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艺术表达、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基本目标,其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和实效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从中可以看出美术教学的目标并不是要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美术素养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具体指:审美表达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美术的情趣表达及美术价值体验。四个要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相互影响,构成高职学生美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日益增加。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素质化观念应该得到充分地重视和认可。高职学生处于与市场对接的关键时期,其美术教育更应注重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课堂玩手机的人数偏高,加上在校期间缺少与艺术活动相关的课外文体内容,不少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对于艺术品的品鉴能力远没有达到教学要求,甚至此类专业学生的课堂缺勤率也较校内平均水平更高。因此,在这学习的黄金时间段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变得尤为紧迫。下面笔者总结了几种有效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途径。

一、审美表达能力路径培养

(一)以生活为基础,注重审美培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若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就要发挥其主体作用,注重自身情感和外界事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和相互关系,让学生在观察中积淀美术素材。具体可采用“生活联想”法,体验美术的感染力,即老师联系生活,以情传情,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地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举个例子,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以绿植装饰室内环境,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兰花,再结合郑思肖(宋末元初画家)的墨兰手卷提到中国绘画。就这幅画本身而言是再平凡不过了,题材是画家最爱画的兰花,纸上以淡墨画出两丛轻巧的兰草,一朵孤挺的花是整幅作品中唯一墨色较深的地方,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果进一步探求画中的意蕴,丰富的含义便开始浮现。兰与梅、竹同为文人画家偏好的题材,且兰花数千年来一直都带有君子这种隐喻。兰花独自盛开,这种形象特别适合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敏感的心理。那么学生以后再看到梅兰竹菊自然就会联想到中国文人画,以此展述也更利于他们审美的有效表达。

(二)运用交流操作,掌握个性技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般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认知水平、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等影响,即使选择的是同一专业,他们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并且尊重每个个体。个性不同,表达方式自然不同,采取有效融合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也更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具体可以采取分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比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教师可以设置色彩、构图形式、画家创作背景等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学生自由组合后抽取其中一个主题分组表达,并且不限定表达形式,学生可以直接讲述、可以组合表演、可以模拟绘画。这样让学生就同一作品分主题表达,有了比较,学生不仅能加深巩固知识点,还会明白光会看、会解读还不够,还要能借助图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二、美术基础知识路径培养

(一)强化综合教学意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多学科领悟

美术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而艺术之间在“道”的层面上是可以相通的。“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本次国家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之一。想要提高学生美术教育素质化认知观,还需培养他们对美术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感悟。由于国内的应试教育体制,初高中美术教育实践“重技轻道”。目前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许多都是因为文化成绩相对落后而转学艺术专业,造成高职院校中修读美术的学生总体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没有雄厚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等于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只有文化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中隐藏的背景内涵感悟;所以教师需要摒弃许多艺术类高职院校“重前卫、轻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准教学起点,采用美术作品与文化课相结合的欣赏方法,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领悟,像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对这一教学意识很好的诠释。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

我们知道美术形象化教学是指运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表达得形象化,让它以一种生动、立体的形式再现,赋予美术基础知识以生命。而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除了提高学生多学科领悟外还需要在作品欣赏中采用新旧知识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视频、PPT、文艺片等多媒体工具。比如,当课程进入到普桑的肖像人物欣赏时,笔者会返回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对比阐述。普桑的画像风格属于古典主义,与达1芬奇的绘画风格有类似之处。然而两者又不尽相同:《蒙娜丽莎》中“渐隐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人物表情细致入微而又有神秘感;而普桑的画作当中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思考的“哲理性”,整体给人的印象更为客观而冷静。这样以形象化的工具将新旧知识结合对比讲解,更能有效促进学习迁移。

三、美术情趣路径培养

(一)巧妙创设情境模式,组织引导构建高质课堂

情境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美术教学情境,是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种契合学生年龄认知的环境,将其纳入课堂。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共鸣,使得学生更好地走进教学内容。学生一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表现自己绘画的内容,所以,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以情境来获得感受。比如在欣赏倪瓒的山水画时,教师除了可以借用播放古筝音乐让学生感受画面意境之外,还可以穿插与之风格类似又流行的古装剧的电视画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当然,情境模式创设还可借助课外的校内外艺术类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或者展览馆,这也更有利于学生情趣路径的培养。

(二)注重想象教学,激发创造力

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美术的兴趣, 探索不同的美术创作方法,搞好师生互动营造探究氛围,使美术作品“活”起来、“动”起来,还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听课。

四、美术价值体验路径培养

(一)实施体验教学,创设体验学习环境

加德納认为:“学生若能把在任何教育背景下所获得的知识,应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新的事件中或领域内,那么就具有真正地理解并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老师要灵活使用教材,优化课堂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诱发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发挥独具特色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品尝获取成功的情绪体验。比如,以杜尚加上山羊胡子《蒙娜丽莎》作为切入点,规定学生分组完成大师作品的模拟。完成以实践为平台,在展示中提升美术素养。模拟可以手工绘画,也可以采用电脑软件技术描绘,还可以运用综合材料制作。这样一种“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将体验转化为个性艺术表现,较好地结合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若要加强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其最终考核方式也需坚持优差并重以保证主体地位。既不能纯粹以素描成绩或是色彩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专业成绩好坏,也不能单纯地以总结性评价方式来评价。教师要善用评价策略,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差异性,发展美术素养,把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方面相结合,而且分值比可以适当在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倾斜,组成一个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这样也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更用心,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陶平.搞好综合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04).

[2]刘虹.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形成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3]李婧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文教资料,2015,(13).

作者单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培养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