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2017-05-11 12:24苏文坚梁启辉李昌汶
海南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帕酮复律室上性

苏文坚,梁启辉,李昌汶

(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南宁530500)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苏文坚,梁启辉,李昌汶

(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南宁530500)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观察组则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律总成功率为92.31%,与对照组的8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复律时间为(11.73±3.25)min,短于观察组的(19.48±8.42)min,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有效终止心动过速,但是胺碘酮不良反应少见。

胺碘酮;普罗帕酮;电复律;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内科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其临床特点为突发突止、持续时间或长或短,且其发作时容易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甚至休克,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虽然目前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但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仍为药物治疗及电复律治疗[2]。其中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是最常用的复律药物,而直流电复律是最有效的复律手段。本研究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47~78岁,发作至就诊时间为0.5~7.4 h。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②有不同程度的心悸症状,且症状持续在12 h以内;排除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电解质紊乱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其中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65.72±5.94)岁;发作至就诊时间平均(2.54±0.81)h;基础病因包括预激综合征19例,冠心病11例,心肌炎4例,其他5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64.48±6.12)岁;发作至就诊时间平均(2.39±0.76)h;基础病因包括预激综合征21例,冠心病12例,心肌炎3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情况,并建立静脉通路,对照组患者予普罗帕酮70 mg加入5%葡萄糖(GS)20 mL中缓慢静推,10 min推完,患者如恢复窦律即停药,如用药后30 min室上性心动过速得不到改善,则重复用药1~2次;若用药3 h后仍然无效,则进行直流电复律。电复律方法:患者平卧位,根据情况进行麻醉,充分暴露胸壁,连接好除颤器导线,选择R波较高导联进行示波观察,电击能量设置为100~200 J,电击复律,如未转复则可重复电击,但电击次数应在3次以内。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150 mg加入5%GS 20 mL中,缓慢静脉推注,推注时间不得短于10 min。用药后30 min,如果室上性心动过速得不到改善,则可序贯静滴300 mg胺碘酮,如恢复窦律即停药;若用药3 h后仍无效,则进行直流电复律,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其中复律成功的判断标准为患者心电监护提示恢复窦性心律,心率<100次/min,且患者心悸等自觉症状消失;同时记录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复律总成功率为92.31%,与对照组的8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1例血压过低,1例心动过缓,对照组发生2例恶心头晕,2例血压过低,3例心动过缓,均在减缓药物注射速度后缓解;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的平均复律时间短于观察组,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为一组位于房室束分支以上的异位冲动形成或折返环路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3]。室上性心动过速不仅可以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生,也可以在任何性别、任何年龄的健康人群中发病,临床表现以头晕、心悸、胸闷、乏力、血压下降、晕厥、抽搐发作等症状为主[4-5]。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时终止心律失常,以免因窦房结自律迟迟不能恢复而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目前治疗方案包括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治疗、食管调搏复律、射频消融、植入式自动除颤等,不过药物治疗仍然是最常用的方法[6],而电复律是最有效的复律方法。普罗帕酮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通过抑制钠离子及钙离子通道来减慢传导而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此外还可以抑制房室结、窦房结、浦肯野纤维传导,从而达到消除折返、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目的[7]。因此,普罗帕酮广泛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并且具有静脉用药见效快、疗效好等优点。但是普罗帕酮剂量过大时可产生负性肌力作用,严重时可以抑制左心室功能[8]。胺碘酮则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效应为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使浦肯野纤维房室结及其旁路传导的速度减缓。静脉应用胺碘酮后,会立即发生明显的房室结传导时间及不应期延长,同时该药物还能够发挥外周血及冠脉扩张作用,从而保障心脏充足的血供;并且胺碘酮还可以起到保护心肌细胞膜、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因而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9]。

直流电复律的主要作用机理在于通过瞬间电击使绝大部分心肌同时除极、破坏折返环路,延长心肌的有效不应期,使窦房结(心脏的最高节律点)重新恢复对心脏的控制,从而达到中断心律失常的目的[10-11]。本研究对比了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两组总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复律时间快于对照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虽然观察组的复律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复律效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的原因如下:胺碘酮几乎没有负性肌力作用,不会对左心室功能发挥抑制作用,并且还能有效扩张冠脉。因此,胺碘酮的用药安全性要好于普罗帕酮。

综上所述,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直流电复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有效终止心动过速,但是胺碘酮不良反应少见,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1]江荣炎,吴桥,汪慧敏.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2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0,31(4):348-349.

[2]游俊廷,刘捷安.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8):96-97.

[3]Lutwak N,Dill C.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an octogenarian[J].J Emerg Med,2012,43(3):457-460.

[4]宋清泉,周晓宏,程缙,等.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 46-47.

[5]Brembilla-Perrot B,Moulin-Zinsch A,Sellal JM,et al.Impact of transesophageal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arrhythmia on children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no preexcitation[J].Pediatr Cardiol,2013,34(7):1695-1702.

[6]陈倩,刘景峰,陈锋,等.多巴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低血压30例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2):56-58.

[7]谢志葵,邓灿锋.普罗帕酮与西地兰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5,26(12):1815-1816.

[8]莫丕立.室上性心动过速128例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 2011,33(10):1314-1315.

[9]郭锦祥.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49-50.

[10]韩劲松,韩宏光,尹宗涛,等.同步电复律治疗瓣膜手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 5(8):2452-2453.

[11]沈耿生,沈才杰,孙立勤,等.直流电复律对合并高血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压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9):1010-101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8.044

R541.7+1

B

1003—6350(2017)08—1330—02

2016-10-07)

苏文坚。E-mail:wenjas@126.com

猜你喜欢
帕酮复律室上性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