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效果评价

2017-05-11 08:08栾志红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重性南山区肇事

栾志红

·经验交流·

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效果评价

栾志红

目的 探讨宁夏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的实施现状与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宁南山区200例患者在实施项目前后,从促进实施“686”项目网络体系建设、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肇事肇祸率、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6”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救助网络体系的形成;项目实施后患者复发率(10%)明显低于实施前复发率(30%);实施后治愈率(90%)明显高于实施前治愈率(76%);实施后肇事肇祸率(1%)明显低于实施前肇事肇祸率(4%);实施前后患者复发率、治愈率、肇事肇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PANSS、SDSS总分均低于实施前总分,实施后GQOLI-74总分均高于实施前总分,实施前后PANSS、SDSS、GQOLI-74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86”项目的实施,促进宁南山区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体系建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

“686”项目;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治愈率;复发率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1]。特别在贫困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占比率、发病率、复发率相对较高,肇事肇祸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正是针对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对贫困患者实行门诊免费药物治疗和住院医疗费减免,对有危险行为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置,对关锁患者进行解锁救治和对其家属进行护理教育等工作。通过这些举措,减轻贫困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降低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宁南山区自2007年开始在部分县(区)试点以来,项目现已覆盖宁南山区全境,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诊救助的2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中男105例,女95例;年龄19~61岁,平均(33.7±12.5)岁,平均病程(6.23±5.78)。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8例,高中及中专68例,大专及以上24例。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2]相应诊断标准,且符合“686”项目救助有危险行为(肇事肇祸)倾向患者中的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条件。

1.2 方法:《一般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确诊疾病等。《管理机构及专业人员调查表》,内容包括实施机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和精神科专业人员结构等。

1.2.1 网络建设评定:用于对“686”项目救助网络体系建设进行评定。由我院项目实施组进行专门调查,按照将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项目管理机构、专科医院列为项目执行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列为项目实施机构所形成的一体化项目管理和执行层级模式,视为救助网络建设形成。

1.2.2 疗效评定

1.2.2.1 治疗效果评定:用于对患者治愈率的评估。由我院项目实施组在项目实施前后,根据患者复发率进行评定,患者的复发率越低,说明治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项目实施前后,将门诊诊疗患者人数和住院治疗患者人数视为患者病情复发人数[患者的复发率为n/200,治愈率为(200-n)/200)]。PANSS总分>70且符合(ICD-10)相应诊断标准视为患者疾病复发。

1.2.2.2 《危险性评估量表》用于对患者进行肇事肇祸危险度评估:由我院项目实施组精神科医生在随访诊疗过程中现场评定,按照从轻到重0~5级评估方法[3],对患者分别在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6、12、18个月进行评估分级评定。危险性评估量表从轻到重分为1~5级,其中0级为无危险性,1~2级为低危险性,3~5级为高危险性。

1.2.2.3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用于评定精神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4]:由我院心理测查室依据调查表内容,采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在项目实施前、实施后6、12、18个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作出各1次评价。PANSS由阳性量表、阴性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组成,分7级评分,即无症状、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极重度,总分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

1.2.2.4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用于康复效果评定[5]:采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于项目实施前、实施后6、12、18个月各评定1次,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情况作出评价。SDSS分3级评分,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总分越高,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

1.2.2.5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用于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6]:采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于项目实施前、实施后6、12、18个月各评定1次。对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四个维度作出评价,评分1~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海斯曼心理CT系统(MMPI)进行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项目实施网络建设:调查显示,经过多年的项目实施,初步建立了宁南山区市、县、乡(镇)、村四级一体化项目管理和执行层级模式。形成了以市、县(区)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单位,以专业精神康复医院为主体的项目执行单位,四县一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等1 019家机构和相关人员为辅助的项目实施服务网络体系。项目覆盖率由实施前的36%上升到96%,项目执行单位(专科精神康复医院)在项目实施前后医师配备上从6人增加到32人,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建档立卡和随访管理的人员从87人增加到1 026人,且都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见表1。

2.1.1 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县级专科精神康复医院1家,疾控中心6家,其中市级1家,县级5家;乡镇卫生院72家,其中分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家,村卫生室932个,见表1。

表1 宁南山区精神卫生相关医疗机构设置情况

2.1.2 精神卫生设备:设置精神科床位210张,全部集中在唯一的一所县级专科精神康复医院,全院建筑面积2 400 m2,拥有25台(套)医疗设备。

2.1.3 精神卫生人员结构:精神科医生16名,护士56名,比值为1∶3.6,见表2。

表2 宁南山区精神卫生人员结构情况

2.2 疗效评定

2.2.1 治愈率评定:在项目实施前,患者复发率为30%,治愈率70%;项目实施后6、12、18个月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4%、18%和10%,治愈率分别为76%、82%和90%,项目实施前后患者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18.56、21.32,P<0.05)。说明随着项目的实施,患者复发率明显下降,治愈率明显升高。

2.2.2 危险性评定:患者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分级在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6、12、18个月分级,差别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3,P<0.05)。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在项目实施前后不同,患者无危险性、低危险性、高危险性,在项目实施后6、12、18个月评分均高于实施前评分,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t=23.56、27.10、25.69,P<0.05)。项目实施前肇事肇祸率4%,项目实施6、12、18个月后肇事肇祸率分别为3%、2%、1%,说明随着项目的实施,患者轻度滋事和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明显下降,高风险患者转变成低风险患者,低风险患者转变成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见表3。

表3 项目实施前后患者危险性评分比较(分,±s)

2.2.3 PANSS评分:在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6、12、18个月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3,P<0.05);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在实施后6、12、18个月总分均低于实施前总分,且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t=23.14、20.16、19.23,P<0.05),说明患者重性精神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逐步减轻或消失,见表4。

2.2.4 SDSS评分:在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6、12、18个月SD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5,P<0.05);社会功能缺陷在实施后6、12、18个月总分均低于实施前总分,且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说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症状在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逐步得到恢复(P<0.05),见表4。

表4 项目实施前后PANSS、SDSS与GQOLI-74 评分比较(分,

2.2.5 GQOLI-74评分:在项目实施前与实施后6、12、18个月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5,P<0.05);患者生活质量在实施后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且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说明患者生活质量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逐步得到改善提高(P<0.05),见表4。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按照宁南山区153.33万人计算,每万人口拥有床位1.37张,高于全国1.12张、低于世界4.36张的平均水平[7],比《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的1.48张略低;每10万人口拥有精神科医师1.3名,护士4.56名,分别低于全国1.5名和高于全国2.4名,而低于世界4.15名和12.97名的平均水平[8];80%为高等学历,职称比例为1∶5∶4,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检验标准1∶3∶1[9],结构不合理。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活动严重受损导致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全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10]。据不完全统计,宁南山区现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2万人,其中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在2 600人左右。据报道,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因经济条件的制约,家庭对患者关爱不够,村庄和社区对患者认知上的恐惧等原因,患者复发率、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明显高于经济发达地区[11]。其原因固然与重性精神疾病对药物的反应低、难治性高等因素有关,更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民众对精神卫生的认知程度,以及精神卫生服务水平等多重因素有关[12]。“686”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个难题,使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正规、系统、有效的治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实现了家庭脱困和社会和谐双赢的结果。

本研究显示,“686”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宁南山区市、县、乡(镇)、村四级一体化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形成,专业精神科医师和基层精防卫生人员在配备上得到了加强,医疗水平和系统性治疗得到提高和规范。从定期对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随访评估看,通过针对性、系统性、规范性的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在实施后的总分均低于实施前总分,且呈现逐步降低趋势,说明患者重性精神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逐步减轻或消失。从治疗过程中不难看出,在项目实施前患者对自身患病从无认知能力,到项目实施后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使患者恢复自知力,进而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从不愿服药到定时定量服药,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通过对村庄、社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知识的普及,提高了人们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度,降低了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减轻了周围环境对患者病情的不利影响。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实施后总分均高于实施前总分,说明患者生活质量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和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评估,实施后总分均低于实施前总分,且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说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症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逐步得到恢复,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明显下降,使患者回归社会的进程加快。

临床实践表明,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部分患者甚至要终身服药。因此,精神病是一种“高消费”病种,许多家庭因家中有精神病人处于贫困或极度贫困状态。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精神卫生经费的资金投入。宁南山区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受益者,在实施“686”项目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长期免费药物治疗和部分住院费减免,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了患者家庭因病返贫风险。在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时不会因为无钱购药,得不到有效治疗,出现打砸物品、伤及无辜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社会行为,降低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社会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就医和治疗环境,使很多患者通过有效性、系统性的治疗得到康复,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肇事肇祸率明显下降,促进了社会和谐。本文希望通过对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进一步唤起人们对贫困地区精神病患者的关爱,也希望“686”项目的实施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拓展,救助更多的精神病患者。

[1] 王春雁,倪珂,李东旭,等.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5):374-375.

[2]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0-97.

[3] 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重症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S].2012.

[4] 蔡焯基.精神分裂症:病因.诊断.治疗.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166.

[6] 王善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0.

[7] 李东兰,刘敏东,廖永兴,等.南宁市重症精神疾病管理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57-459.

[8] 国家发改委.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2267号[S].2010-12-07.

[9] 沈沁,杨瑶,黄亚芳,等.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A):2169-2172.

[10] 艾春启,王虹,陈时秀,等.常见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与防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62.

[11] 孔璞,李天宇.笼中人[N].新京报,2013-07-11(A28).

[12] 葛茂宏,张功法,张传波,等.重症精神疾病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调查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2):129-133.

10.13621/j.1001-5949.2017.04.0365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精神康复医院,宁夏 固原 756000

R749.05

B

2016-10-15 [责任编辑]王凯荣

猜你喜欢
重性南山区肇事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无限追踪
社区综合管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我当“官”了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护理中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肇事逃逸?休想——汽车事故防逃逸监测系统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驾驶员擅自偷开公车肇事公司仍需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