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2017-05-12 03:34侯明权周开锋王军一文永庆刘洪岩曾勇庆
养猪 2017年2期
关键词:断奶日龄发病率

侯明权,陈 涛,周开锋,王军一,文永庆,刘洪岩,曾勇庆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3.临沂市畜牧站,山东 临沂 276000;4.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400)

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侯明权1,陈 涛1,周开锋2,王军一3,文永庆4,刘洪岩4,曾勇庆1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3.临沂市畜牧站,山东 临沂 276000;4.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400)

为研究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24日龄同批断奶、体重较小体况较弱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540头进行分组饲养,对照组(72头)采取常规自动食槽干料饲喂模式,试验1组(260头)和试验2组(208头)分别选用2个不同国产品牌自动粥料饲喂器并采取粥料饲喂模式,仔猪24日龄断奶试验开始,至仔猪70日龄试验结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的增重和采食量影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保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7.22%(P<0.05)和24.80%(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4.94%(P<0.05)和24.83%(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保育猪的腹泻发病率有降低之趋势(P>0.05),其它疾病发病率分别降低10.46个百分点(P<0.05)和6.14个百分点(P>0.05),成活率分别提高8.90个百分点(P<0.05)和4.00个百分点(P>0.05)。试验证明,与常规干料饲喂相比,保育猪采用粥料饲喂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

粥料饲喂;自动粥料饲喂器;保育猪;生长性能

保育猪在整个生猪饲养中承上启下,是最重要的生产阶段之一,其生产性能既受哺乳期饲养效果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生长肥育期的生产性能。现代化规模猪场其生产工艺设计一般是在21~28 d进行仔猪断奶,随后进入到保育阶段。仔猪断奶的应激很大,往往造成断奶仔猪消化机能减弱、免疫机能下降,生长减慢或停滞,腹泻等发病率增高,甚至导致大量死亡[1-2]。常规养殖模式下,仔猪哺乳期间是以液体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辅以适当的补料(固体)来完成哺乳期仔猪的饲养,仔猪断奶后随即转换为固体保育料进行饲养,这种由“液体→固体”营养供给方式的转变,无疑会加重对断奶仔猪的应激刺激,从而加大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负面影响。

保育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太完善,对于饲料的营养和原料组成十分敏感。从营养本身的配制角度看,要选择营养浓度高、消化率高的饲粮,以促进饲料在保育猪肠道内的消化吸收;从饲料的物理状态来讲,常规保育饲喂模式是设置专门的料槽和水槽分开饲喂,目前也有将饲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粥料方式进行饲喂的,国内外养猪业都在积极探索研发猪的饲料液态饲喂模式及其相应的设施设备[3-4]。本研究以断奶保育猪为试验对象,探讨粥料饲喂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规模化猪场仔猪保育水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单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设计,分3个水平对保育猪进行试验,设2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猪场原有的自动食槽干料饲喂模式;试验1组和试验2组采取粥料饲喂模式,试验用的自动粥料饲喂器分别由河北和广东的设备制造厂商提供。

1.2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本试验在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第十七分场进行,选择24日龄同批断奶、体重较小体况较弱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540头进行分组饲养,其中,对照组72头,分4个小栏饲养(4个重复),每栏18头(每个自动干料食槽饲喂18头);试验1组260头,分5个大栏饲养(5个重复),每栏52头(每个自动粥料饲喂器饲喂52头);试验2组208头,分4个大栏饲养(4个重复),每栏52头(每个自动粥料饲喂器饲喂52头)。各组仔猪采取保育栏高床网上饲养,自由饮水,自由采食,饲喂的饲粮(表1)、免疫保健、猪群的饲养密度等饲养管理方法完全一致。试验的起止时间是2016年4月17日至6月2日,仔猪断奶当天进入保育舍试验开始,保育期饲养至70日龄试验结束。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5]试验期间以重复为单位测定仔猪的试验开始体重、保育结束体重(育成重)、饲料消耗量,分别统计各组保育猪在试验期间的增重速度、饲料报酬的差异。

增重速度的测定:各组试验猪空腹称24日龄断奶重(W1),经过46 d的保育期饲养,于试验猪保育结束时(70日龄)同样空腹称重(W2),则平均日增重=(W2-W1)/46。

饲料报酬的测定:在整个试验期内,采取“清箱底”方法,以重复为单位记录饲料消耗,并累计试验全程饲料的总消耗量(W),则料重比(单位增重耗料)=W/(W2-W1)。

1.3.2 仔猪健康状况的测评[5]试验期间测定记录各组保育猪的腹泻以及其它各种疾病的发病情况、死亡猪的数量,统计各组保育猪在试验期间腹泻率、其它疾病发病率、成活率的差异。

仔猪皮毛发育状况的测评:在试验开始后的第20天(44日龄)、试验结束前1 d(69日龄),分别对试验猪的皮毛发育状况进行测评。主观评分系统采用1~5分,即1分为皮毛非常粗糙,2分为皮毛粗糙,3分为皮毛较光滑,4分为皮毛光滑,5分为皮毛非常光滑并有光泽。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喂料模式保育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的增重和采食量影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保育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7.22%(P<0.05)和24.80%(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4.94%(P<0.05)和24.83%(P<0.05)。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两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料重比,各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同饲喂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不同喂料模式保育猪健康状况测评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腹泻发病率及其他疾病发病率整体上偏高,这与所选试验仔猪整体偏弱有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保育猪的腹泻发病率有降低之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其它疾病发病率,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46个百分点(P<0.05)和6.14个百分点(P>0.05)。试验期间成活率,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90个百分点(P<0.05)和4.00个百分点(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保育猪在44日龄和69日龄两次皮毛发育状况评分上有提高之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饲喂模式对保育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仔猪料饲喂形态的研发情况

仔猪饲料的研发长期以来较多偏重于饲料营养、饲喂次数、饲喂方法等,对于饲料形态方面的研究较少[6]。仔猪饲料一般较少采用粉料,断奶后多为颗粒料。颗粒料的优势明显,比如提高饲料利用率、营养平衡、减少浪费、改善适口性等。但同时制粒的热、压、剪切等作用也会使微生物失去活性,破坏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7]。

液态饲料是指水和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水和饲料按照1.5∶1~4∶1比例混合后即刻饲喂或者发酵时间很短,称为液体饲料;如果饲料和水混合后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发酵,达到稳定状态,则称为发酵液体饲料[8]。液体饲料可以扩展饲料来源,改善饲粮适口性,促进养分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健康,减少呼吸道疾病等[9]。液体饲料可以同时提供水和饲料,仔猪不需要单独训练采食和饮水。非发酵液体饲料和发酵液体饲料在工艺流程上差别较大,本试验采用的为非发酵液体饲料即粥料,其设备原理主要是采用感应装置,按照设计好的水料配比,自动供应水和饲料并进行搅拌混合[4,10]。本试验选用的粥料饲喂器自动化程度较高,并具有节水、节料和节省人工的特点。

3.2 不同喂料模式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仔猪断奶时,食物由液态母乳转变为固体饲料对仔猪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保育猪在保育起始阶段,还没有完全学会独立的采食和饮水行为,这个时期胃肠道的发育还不完善,干料饲喂易导致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变深,从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11]。粥料饲喂能够明显改善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李芳(2010)[12]研究表明,液体饲料可使断奶仔猪日采食量提高41.7%,日增重提高107.5%。刘燕(2016)[13]研究表明,断奶仔猪饲喂液体饲料,采食量提高10.45%~20.05%,增重速度提高7.75%~ 13.61%。本试验研究的结果与此相似,粥料饲喂与常规干料饲喂相比可明显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善密切相关,断奶后应激是仔猪腹泻的直接原因,微生物感染是仔猪腹泻的继发性因素。减少应激,采用饲料湿喂对于仔猪的健康有明显的影响[14]。单达聪等(2015)[15]研究表明,湿拌饲料可以降低仔猪病死率2.1%~4.1%。从本试验研究结果来看,因本试验的全部试验猪为体重较小体况较弱的断奶仔猪,所以,各组仔猪的发病率整体偏高。尽管如此,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仔猪总体上的发病率降低、成活率及其皮毛发育状况评分提高,说明粥料饲喂与常规干料饲喂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

4 结论

本试验研究证明,与常规干料饲喂相比,保育猪采用粥料饲喂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其采食量和增重速度等生长性能,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本试验选用的粥料饲喂器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和节水节料特点,较为适合在规模化猪场的推广应用。

[1] 朱贯泉,王重龙.仔猪断奶应激的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62-664.

[2] 刁华杰,夏九龙,王芳芳,等.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及中草药添加剂预防技术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5(9):8-9.

[3] 胡善辉,陆伟,何余涌.液态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0(3):33-35.

[4]陈安国.猪用干湿饲喂器的设计原理及应用技术参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5] 朱先利,沈广戈,曾勇庆,等.“断奶安”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养猪,2016(3):5-8.

[6] 杨远新,朱汉春,饶俊,等.开食料不同形态对乳猪增重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9,13(3):21-26.

[7] 唐仁勇,陈代文,张克英.不同形态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J].养猪,2005(6):4-6.

[8] 张乃峰.液体饲料应用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6,33(10):34-35.

[9] 李永明,李芳,吴杰,等.液体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猪业科学,2016,33(10):42-46.

[10]黄瑞森,邹平.干湿喂料器设计与应用效果初探[J].广东农机,2001(1):10-11.

[11]陈才勇,王恬.湿喂法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1):45-47.

[12]李芳.饲料的液态发酵处理及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微生态的影响[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13]刘燕.液态饲料对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z1):27-29.

[14]吴金节,王勇,刘有水,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6(2):188-191.

[15]单达聪,王四新,刘辉,等.3种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5(10):1-3.

(编辑:富春妮)

FDA对某类抗生素提出严重警告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于周二宣布加强一类叫做氟喹诺酮的抗生素的标签警告,因为该药物有导致残疾的副作用,包括长期神经损伤和肌腱断裂。该机构还警告称,这些抗细菌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Levaquin)和环丙沙星(Cipro),不应该被用于治疗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或者简单的尿路感染,除非不存在其他的治疗方案。除了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之外,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莫西沙星(Avelox)、氧氟沙星(Floxin)和吉米沙星(Factive)。FDA建议可以将这些抗生素用作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比如炭疽、瘟疫和细菌性肺炎。该机构称,新的标签行动将包括更新黑框警告,修正标签中的“警告和注意事项”区。此外,病人收到的药物指南也对这些药物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描述。

(摘自《健康之家》2016年第10期徐渊君/文)

S815

A

1002-1957(2017)02-0054-03

2017-02-08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专项(SDAIT-08-02,SDAIT-08-12,SDAIT-08-16);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鲁财农指(2016)36号]和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4304和201502075)资助

侯明权(1978-),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猪生产的研究与管理工作.E-mail:948203742@qq.com通讯作者:曾勇庆(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养猪生产与遗传育种学研究工作.E-mail:yqzeng@sdau.edu.cn

猜你喜欢
断奶日龄发病率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