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评价的维度与指标研制

2017-05-12 07:16陈秉初
生物学通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物学维度微课

吴 鹏 陈秉初

(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理念的兴起与普及,微课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重视和运用,但却缺乏针对微课的质量评价[1]。这种状况有可能导致微课质量良莠不齐,从而影响实施效果。因此,亟待研制微课质量评价的办法与标准。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基于高中生物学微课的质量追求和一般微课的评价标准,尝试初步构建高中生物学微课评价的基本维度和指标。

1 高中生物学微课的质量追求

高中生物学课包含许多微观知识,需要各类实验操作,学习方式强调探究,生活关联度较高,但教学课时数相对较少。微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小、微、精”及灵活高效,且可重复观看、反复学习。因此,开发高中生物学微课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其具有辅助作用。高质量的高中生物学微课应有机融合二者的上述特点,实现以下5个方面的追求。

1.1 加工路径深入 生物科学作为由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生物学教学应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其探究欲望和质疑意识,以及经由多角度深入加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的微课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方法与学生互动。例如在恰当时间点插入选择对话框对正在观看微课视频的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同时,融入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运用网络实现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从而体现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探究性。

1.2 微观知识可视 高中生物学所涉及的微观知识颇多,例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定律、染色体、DNA等知识点。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单纯依靠口头讲授,即使偶尔借助多媒体技术,也会由于关注点太多、受课时数限制等而难以将信息传达到位。有鉴于此,利用高中生物学微课在讲授微观知识时,应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其视听特性,采用显微镜像录播、卡通形象展示等方式实现微观知识的可视化,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3 实验操作精确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传统生物学课堂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学时间不足、实验设备有限等原因,有时不能充分实现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利用高中生物学微课应进行详细精准的实验演示,或采用模拟动画、实验软件等模拟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应实验操作。

1.4 时间利用充分 高中生物学课的课时数较少,但生物学本身分支学科众多,知识体系庞杂,教学压力较大。利用高中生物学微课可以精讲细讲某一知识点及可在课外学习的特点以补救教学课时的相对不足。例如,微课在讲授重、难点的同时,可以构造基于互联网的模块,将小组讨论的内容和环节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从而在课外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既能节约线下课时,又能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1.5 生活关联性强 生物科学的生活关联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高中生物学微课应通过情境化设计充分构建生活关联体系。同时,学习是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经验主动构建的过程,设计微课时应考虑授课对象心理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且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及时提取相应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一般微课的评价标准分析

目前,微课赛事逐年增多,其中包含有中小学微课制作评比,既有中国微课大赛、华师慕课等全国性赛事,又有各省市自行举办的地方性赛事。

中国微课大赛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其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占比10%的教学选题,要求选题简明、典型;20%的教学内容,要求科学正确、结构完整、逻辑清晰;20%的视频规范,包含技术规范和语言规范;30%的教学活动,考查目标达成、精彩有趣和形式新颖;20%的网络评价。

华师慕课由C20慕课联盟组织,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师范生,旨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微课资源“全而精”的目标。该赛事要求提供MP4微视频、教学设计说明、前测或后测作业题目、讨论题目、拓展性学习材料等。同时,其评价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专家评价3个部分构成。

除了全国性的赛事,我国江苏、浙江、湖南、四川、陕西、深圳、淄博等许多省、市都开展了省、市级微课制作大赛,其中进行了网络公示的评价标准大多与上述中国微课大赛的指标相近。以深圳、陕西为例,二者的一级指标均要求考查选题、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技术规范,同时深圳微课大赛评价一级指标还包含网络评价。

由上述各类标准可知,尽管各级赛事的指标分级、分值等有所不同,但基本指标均囊括选题价值、教学过程、技术规范、实施效果等层面。首先,选题具有典型性,要求针对重、难点且能够用结构完整的微课展示。第2,教学过程一方面符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体现独创性,各类方法运用恰当、语言得当且教师如果出镜则要注重仪态。第3,技术方面,要求音画同步、画面清晰,倡导录制方法多样等。第4,实施效果方面,既考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又考查实际应用量。

进一步分析,各类微课赛事的评价指标均体现了科学性、技术性和应用性三大维度。首先,在科学性方面,要求选题合理,教学内容完整、合乎逻辑、没有知识性错误,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用适当。其次,在技术方面,要求作品符合规范。最后,在应用性方面,要求考查目标达成等教学效果及网络评价。

3 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评价的维度分析

根据前文对生物学微课课程及一般微课评价标准的分析,初步确定了高中生物学微课评价的3个维度,分别为科学性维度、技术性维度、应用性维度。

3.1 科学性维度 高中生物学微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4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体现结构性、互动性和探究性。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其是否为重、难点,教学时长是否足以充分展示知识点,而且应体现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新,力求呈现更贴合学生学情、科学性和前沿性的内容。同时,关注在信息资源激增背景下,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选取得当、各部分时间分配合理。最后,微课绝不仅仅是一段视频片段,教学资源的选取必须考虑适切性、可获得性等。

3.2 技术性维度 实现微观知识的可视化、实验操作的精确化及交互式设计等都离不开微课制作技术的精准运用。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帮助实现这些特性的同时,也存在分散学生注意力、重形式轻内容等风险。所以,应注意考查微课对特定内容教学的适切性,精心设计微课的各个环节,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及各类技术出现和运用的时间。同时,要通过完善微课制作的各类技术,减少对微课呈现效果的各种干扰,例如音画不同步、杂音较大、视频摇摆震颤等问题。

3.3 应用性维度 高中生物学微课要进一步凸显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要避免课时的冗余浪费,这就要求考查其应用性。首先,微课内容应尽量选取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和富有时代感的事例。但由于生物学知识庞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举例不当、引用错误等问题。因此,教师在多查多看尽量规避这类现象的同时,可以在微课中提出问题留给学生课下通过网络等渠道自行探究。其次,微课的应用性还应该体现在它的可推广性上。微课的一个重要价值即在于其基于互联网的推广应用上。此外,在面向特定群体制作微课时,应考量其学习积极性、各类资源可获得性等。

4 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评价的指标分析

根据对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评价维度的分析,结合一般微课所具有的特点,并且遵循目标一致性、方便的可测性、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评价体系的完整性、指标的可比性及可操作性等评审原则[2-3],设计了表1所示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的评价指标。

表1 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的评价指标

5 总结与反思

在综合考虑了生物学教学的特殊性与一般微课的评价特点后,提出了针对高中生物学微课的评价体系。尽管该评价体系针对性强、可操作性较高,但仍然可以进一步细化。同时,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的检验环节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28(2):48.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8.

[3]王岚,张一春.微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B):85.

猜你喜欢
生物学维度微课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光的维度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