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之面面观

2017-05-13 11:08王雅琼
魅力中国 2017年4期
关键词:伍迪艾伦信仰

王雅琼

楔子

泛泛的谈一下电影。先说类型片,那是一部电影的信仰。再说剧本,一个电影的灵魂。接着是一部电影的领袖——导演。四说故事的承载表达者,复活——演员。最后看看不同观点环境下存活的人们,电影的地域性差别,它们的种族。

一、信仰

《乱世佳人》、《罗马假日》、卡萨布兰卡》、《一夜风流》,它们都能打上爱情片的标签。爱情片必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喜闻乐见的一种类型片了,它也许不够有吸引力把人吸进电影院,同时,也很少有影片是不存在爱情这一元素的。有不少电影会淡化亲情、友情部分,尤其是在爱情电影里,但无论如何绝对缺乏不了爱情部分。

这样说来,对于影片类型的分区,就很容易产生误区。一部电影可以打上很多标签,观众总能根据故事主线辨别出这部电影究竟属于哪一类别。泰坦尼克号沉的再与世无双,有了赚人泪水的杰克和萝丝,但终归还是个爱情片。

一个导演或说一个作家,一辈子都在拍一部电影或写一本小说。导演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事,再依靠创作传达出自己的信仰。一个导演或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拍了很多写了很多各异的故事,上一个是悬疑,下一个是爱情,但类型并不能成为一个人最终信仰的定义,而是抛开故事模式之外所述说的东西。

大多数导演一生是局限于一种类型片之内的,这也是他们终于自我信仰的表现。而作为观影者时,这个信仰的限度又扩大了不少,一个信仰下可以导演很多不同教义,在忠于自我宗教的同时,当然也可以宽容和了解其他教义。

二、灵魂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言简意赅的注解。

先以电影工业发展的速度来看,再者是素来存在的现实。故事的好坏,并不能成为一个电影好坏的标准。电影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统筹的产物,故事是其中一个重要元素,是灵魂,但好故事拍烂片,普通故事成佳作,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事实。普通故事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包装,例如剪辑手段,例如特效,例如宣传,借各种神通以在口碑和票房上乘风破浪。譬如国产片奇迹《失恋三十三天》就是一个普通故事飞越成神话的代表。

《飞狐外传》的序中金庸先生提到,小说的中心是人。把小说的概念扩大成故事,故事的中心便是人,于是,普天之下所有故事,大概都能区分成三类,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特殊故事,特殊人的故事。虽然不少动画以动物植物机器人为主角,但根据拟人的定义,那是人赋予他们人类活动,所以仍然是人的一个照应而已。

电影的基础应该来自于话剧,故事的形式也就是两种,原创和改编。话剧改编的电影不少,甚至能还原三一律还不枯燥。依照话剧结构做电影,戏剧张力是能够达到一定水准的,但在形式上往往会陷入刻板。因为电影可以利用蒙太奇任意转换场景,而话剧靠分幕,然而每一幕必然要对剧情产生一定绝对性的作用,这个作用还是经过长期铺垫积累而出的。而且话剧改编电影对于演员的表演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剧情的推动几乎全部依靠台词,而台词只能靠演员呈现。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出彩的故事?首先它得是个完整的故事,一定的片长承载一定的故事性,片子长了内容少就会拖沓空洞,片子短了内容复杂了就是仓促浮躁。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节奏要拿准,什么时候应该爆出什么样的剧情转折性,有头有尾,包括开放性结局也是一个好的尾巴。再重之重,符合逻辑性,一定的因才能产生一定的果,无论是主线暗线,牵上几条线,线索是要完整,在完整的基础上也要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来,故事的头,就是设置一个悬念,一个局,而通过故事发展,线索的前行,逻辑性的层层推敲,在结局解开这个谜,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灵魂。

三、领袖

一部电影如果是一个王国,导演必然是领袖。对于导演这一角色定义,他就是一个领袖,他要统筹一切,这一幕怎么从文字变为画面,画面里要有什么样的场景,融入哪些事物,光从哪里来,下一个镜头怎么切,人要站在哪里,做怎样的动作,说话的节奏如何,各种动作发展要如何配合音乐节拍,什么样的音乐在什么样的剧情里出现……各部分各司其职,而他要把部分带领成一个整体。

领袖做到极致的导演屈指可数,但其中佼佼者,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绝对能够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伍迪艾伦影片的最大特点是唠叨和高智商幽默,高产也是伍迪艾伦的特点之一。伍迪艾伦唯一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安妮霍尔》,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两个人相遇,相处,分开。结果它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戴安基顿在里面穿的全是自己的衣服,结果掀起了一个时代的时尚潮流。很多解读是对知识分子虚伪的讽刺。大概很多人知道这部电影,大概来自一句经典台词:“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爱白雪公主,我却爱上那个恶皇后。”安妮霍尔大概是伍迪艾伦留不住的美好,就像他生命里的戴安基顿一样。最后电影里的伍迪艾伦写了一出剧,篡改了真实生活里他们的结局。这不是很多人经常做的事吗?在生活里总有太多的无能为力,将这一切嫁接给了自己能够主宰的方式,虽然终究只是无用的自我安慰罢了。他的故事总不会很大很大,大部分时间是平淡无奇的,但又很巧妙,就像生活,总有点让人觉得诧异的地方。

四、复活

观众常说无冕之王,无冕之后,在这个名号下自然有很多富有艺术激情的表演艺术家,于是浅谈两位,贝蒂戴维斯和马龙白兰度。

贝蒂戴维斯从不会饰演软弱的女人,在角色的选择上和表演中,她其实是将自己的特质融入了角色之中,但这不是对自我的演绎,她的确是在成为别人,但同时也让这个虚构的别人朝她自己靠近,在真假虚实间,成就令人信服的表演。她总是一个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大的时代强流中,她总在看似弱不禁风的趋势中保有了足够的韧性。

马龙白兰度的第一座奥斯卡就是贝蒂戴维斯颁给他的,《码头风云》。

很多人知道他,都是他的第二座奥斯卡,他没有去领取的《教父》。那时的马龙白兰度已老,却沉淀出另一种强烈的气质,并不是张扬的霸气,而是一种智慧的凝结,气场形成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

《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表演被某杂志评为了影史第一难度系数表演,教科书里则记载这是方法派的一次胜利。这个角色的本质属性,其实与马龙白兰度的强大魅力并不符合,他带有一种觉醒意识,而这种觉醒是必须通过剧情造成,在心理上达到转变。一方面是外界的遭遇,一方面是内心细微末节的潜移默化。对于表演来说,这是一种逐步的摸索,要一点一滴的体现出变化,浅层次是看不出明显,深层次则是要被人察觉他的不同。

表演本也是这样细腻的活计。

五、种族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电影。

也许一部电影在两种文化背景中的阐释,能最好的解释最后的这个命题。

前几年马丁西克塞斯圆梦奥斯卡的一部电影《无间行者》,翻拍自香港电影救市之作《无间道》。很多人看港版觉得精彩,看美版觉得不能理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

从故事整体来看,无间道有三部曲,但在美版里是将三部有一定压缩成一部,主角背景带有美国特色,移民后代,这也是当地历史条件导致的角色背景转换。故事的重心也不是放在两个卧底的心理博弈,而是张扬的肢体形式。我最开始觉得将原作里两个女性角色融为一个是败笔,但想来,这也是西方故事惯用的以巧合达到的戏剧冲突。单从细节上看来,美版的天台戏只有一场,其实在东方思想里来看,在天台会面,是对人物内心的一种映照,所谓高处不胜寒,卧底做的越久,心里越忐忑不安。而在天台反复出现的镜像隐喻,也就是人物自我意识代表,对自我角色的犹疑和不停省视,在美版里是看不到的。

《无间行者》和《无间道》虽拥有一样的故事主线,但其实已经是两个故事了。然而每一個种族都值得尊敬,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利。每一个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故事,也都有它们独到的魅力。

猜你喜欢
伍迪艾伦信仰
信仰
漫画
吉米问答秀
伍迪·艾伦妻子:他从未性侵养女
风之彩
野餐篮丢失案
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
炉石·回家
喜剧大师的畸形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