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2017-05-13 07:49宋翠霞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探究性有效性

宋翠霞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想开展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就要从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中阻碍开展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利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并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程序进行了解,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37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学生知识的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课堂上每一次的有效教学来进行保障和实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不同的人对教学的有效性的表述不尽相同,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节成功有效的化学课堂应该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缩短教师“表演”的时间,真正地把学生由传统的观众、被动接受者转化为表演者、主动参与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二、传统教学中阻碍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

尽管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与发展,新课程理念已经基本深入人心,教师的某些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和困惑的地方。其中,让大家感觉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初中学生学化学的时间本来就短,任务也很繁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尤为严重。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率低下,于是只能兴“加时之风”,靠“补课之功”,搞“题海战术”,行“死记之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痛苦。

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尝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学策略改革,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经验,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到位;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控制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合理运用广泛的教学资源的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这些都会给学生掌握课程教学重点内容造成了不少的干扰和阻碍。

以上所述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就迫切需要用有效性教学理念的指导来解决。时间总是有限的,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内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确不太现实,而且往往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消极效果。要想打破这种被动消极的局面,广大教师必须积极思索课堂效率问题,进行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三、探究性教学是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良好策略

所谓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让学生主动探究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具体来讲,探究性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而化学以其学科特点已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情境素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好奇的实验情境;创设有趣的化学史实故事情境;创设学生常见而不知的生活情境;创设突发性化学事件的情境;创设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情境等多方面途径,都可以引起学生对探寻化学世界奥秘的欲望,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

(二)分析起疑,启发探究思维

探究活动自始至终都要以“思”贯穿活动的全过程。此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并启发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目的就在于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维加工,查阅资料,推理和归类,挖掘其隐含的条件,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出大胆而有根据的假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探索的愿望越强烈,探索的行为就越好,探索的结果也越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结合得越圆满。

(三)合作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作出了猜想和假设后,往往会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论断是否正确。此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自主地去实践、去验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建议学生实行分组合作探究。通过交流和讨论,他们容易激起许多的思维分歧点,从而引起更深一层的思考与探究。同时,教师还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失败,但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与验证。

(四)交流评价,提升探究素质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得出问题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等形式明确表达整个探究实验的过程、体会及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吸收他人對探究过程的有益提示,分析他人对探究结论的有益质询,认识到表达与交流对探究活动的重大意义,从而提升自己的探究素质,把探究性学习逐渐变成自己的一种学习习惯,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不管实施哪种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关键还是在于教师。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将课改精神发扬下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反思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学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到那时我们的专业素养也将会是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陈厚德.有效教学(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TB)[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 责任编辑 杜建立 ]

猜你喜欢
探究性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