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处便是教育契机

2017-05-15 23:38张敏
江西教育A 2017年4期
关键词:内驱力契机座位

张敏

这几日高三联考,老师不用上课。恰又天公作美,有温煦冬阳,几个同事趁着换堂的空隙,“偷得教书半日闲”,在阳光里聊起了琐事。当老师的聊天,内容大多关乎教育,从工资改革到教育目的,从职称评定到学校管理,不一而足。看似高谈阔论,其实也只是抒发书生情怀,最多就是过过嘴瘾罢了。不过,听了一同事谈到他当年的一段高中补习的经历后,我却有所思,有所获。

这位老师是农家孩子,第一年参加高考,只考了400分,离大学录取线差了一大截。可是,他不甘心,便托人情,聚全家之财力,到某一重点中学复读,期待来年考个好大学。岂料因复读生太多,加之分数又低,按当时流行的以分数排座次的规则,被安排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他觉得不受重视,便终日同一帮在校外租屋的同类学友打牌玩乐。一年之后,结果可想而知,高考总分比第一年还少了30分。好在家人并未放弃他,他自己也决心再奋斗一年。这次他换了个环境,到县内一所不太知名的学校读补习班。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并未扩招,每年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实在不多。因而哪怕是这样的学校,就读补习班的学生也不少。不幸的是他又被安排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当时,他愤怒至极,当着班主任老师的面一脚把椅子踢飞了,并把桌子搬到了教室里的第一排。幸运的是,当时那位老师并未说什么,更没有采取“后续行动”。只是这一年当中,虽然他的座位也没有动过,但他觉得老师很少同他交流。不过这届复读他十分努力。一年后,终于考取了一所理想的高校。后来,他同这位老师的关系也很好,虽然不常见面,仍经常问候,但彼此间也没再谈过这件事情。

听罢此事,我便发问:“如果我们碰到一脚踢飞椅子、并擅自把桌子搬到教室第一排的学生,会怎么做呢?”然而,在场的同事都默不作声。面对如此“挑战教师尊严与权威,不服从班级管理的学生”,大家依然可以猜想:或是会被种种冠冕堂皇理由“请”出教室。学生的人生可能就此改写。

“教师的威信要不要维护?”这是不少教师碰到这样不寻常的事情后的第一个疑问。只是,是否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教师的威信放在第一位呢?我看未必。当着一百几十号学生的面受到不寻常的挑战,那位班主任老师就超常冷静,或许他当时有过愤怒,可是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智慧。

我觉得这位班主任老师一定意识到,一个遭遇两次高考打击的孩子应该有一些不同于寻常孩子的行为。一个老复读生把自己的桌子强行从教室里最后一排搬到第一排,是想学的表现,这一行为的出现就是转变这个学生的契机。由需要老师催着学到主动要学这一转变,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主动搬到第一排这一行为是学生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的表现,是学生内驱力得以激活的体现。教师就要善于催生、保护、发掘学生身上的这种内驱力。学生的内驱力一旦被调动,学习便可进入自觉的状态。这样也就间接减少了教师的管理难度。这个学生的转变便是明证。

因此,这位发现并抓住了改变学生契机的班主任老师,忍下了这样的“挑衅”。但是,一个敢于当着一百多个学生的面挑衅班主任管理权威的孩子,想必是有些桀骜不驯的。如果不磨砺他的性格,是不利于他继续学习和长远发展的。于是,这个老师便采取了一种冷处理的方式。因而我这位同事也就有了“只是一年之中老师很少同他交流”的感受,以及发现了“座位也没有动过”的事实。其实,我们很难相信,这位班主任老师一年之中从不过问班上的一位孩子。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也不会对学生的挑衅行为进行冷处理。他之所以让学生这样想,估计是有意为之。他也一定在默默关注着这位学生的成长变化。“较少同这位学生交流”,“不调整其座位”,是他对特殊契机实施特殊处理的教育手段。他着眼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旨在用“少交流”“不動座位”这种方式磨砺学生性格,让其人格不断完善。

尽管我的同事直到今天才“偶然”把这件事情讲出来,但依然能给我们这样的启迪:改变学生是需要契机的,教学与生活中的一些不寻常之处,往往便是教育契机。不少契机不仅可遇而不可求,而且稍纵即逝,及时发现契机,抓住契机,便是为师者的功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程集中学)

猜你喜欢
内驱力契机座位
培养内驱力
换座位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巴士上的座位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