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簧管音阶训练的艺术向度

2017-05-17 11:42邹元鹏武汉音乐学院
岭南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区单簧管音阶

文|邹元鹏 武汉音乐学院

论单簧管音阶训练的艺术向度

文|邹元鹏 武汉音乐学院

本文拟从音色统一、音高精确、节奏均匀、音量变化和音乐歌唱五个方面对单簧管音阶训练的艺术追求给予了阐述。旨在给单簧管学习者对这一基础性的训练目的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引起高度重视。为他们提升音乐艺术的表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簧管 音阶训练 艺术向度

众所周知,音阶训练是任何乐器学习者必备的基础练习,也是每一位音乐学习者走向职业化道路的必修科目。但是,由于每位学生和教师的艺术经验和艺术修养的不同,往往在音阶训练的目的性和要求上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在音阶训练中只重视手指的灵活性、调性指位的适应性以及调式音程的把握性等技术指标上,而忽略了音阶训练中最本质和最终目的,即艺术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音色统一的艺术向度

单簧管的音色指乐器吹奏出来的声音色彩,它可以用明亮、暗淡、圆润、厚薄等形容词来表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音色是由声音的基音和泛音的多少来决定的。换言之,声音中的泛音愈多,共鸣愈多,其音色则愈好。但决定音色的好坏除了乐器的制作材料、工艺、笛头、簧片等客观因素外,还有吹奏方法、个体的艺术修养、地域文化审美差异,以及流派风格等主观因素。如:欧洲学派追求明亮通透的音色,往往以中、高音区的原色作为整个音色的参照标准,而东欧学派则追求宽厚深邃的音色,往往以低、中音区原色作为参照标准。

单簧管的音区一般分为四个常规音区。即低音区、鼻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见例1)每个音区的音色均各有其特色。如,低音区浑厚、鼻音区闷暗、中音区明亮、高音区尖锐。

例1:

所谓单簧管音色的统一,就是要通过长音和音阶的训练,使以上四个不同音区上的音色差异完全达到均衡统一。

例2:

例3:音阶

例4:音程

例5:和弦

为了获得四个音区在音色上的统一均衡,需要在长音和音阶练习中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例如:长音练习中,在掌握了低音区的正确音色后,采用低音区过度到中音区的练习方法,即在保持低音区的指法不变、吹奏方法不变的前提下,打开泛音键吹奏十二度。(见例2)

这样吹出来的中音区和低音区在泛音结构上容易相似,因此,音色上便能达到一致和统一。同时,在音阶训练中采用连音吹奏法,并运用统一的气息方法和音色概念将低、鼻、中、高音区整合链接起来训练,从而使四个不同的音区、音色达到完全和谐统一的艺术审美效果。

二、音高精确的艺术向度

音高精确(音准)是指符合音乐形象的物理振动频率和艺术要求的音高关系。可分为物理音准(绝对音高)和艺术音准(相对音高)两类。前者是指每个固定音高符合该音高的物理振动频率(次数)要求,如a1=440(次),而后者则指当音乐进入调式范畴时,音阶中每个音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音与音彼此之间均有倾向,每个音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为关系。此外,不同的律制,其音与音之间的音分关系也是不同的。再者,对音准的要求,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及作品风格的不同有所差异。

对单簧管而言,它是一件木制乐器,容易受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对音准产生影响。同时,又属非C调乐器,即移调乐器,在音阶、琶音与和弦的吹奏中音准较难把握。因此,音准要求应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重视。失去了音准就等于破坏了作品艺术性,其音乐的审美本质也随即消失。建议在音阶训练中,要重视音高的听觉敏感性培养,特别是建立音与音之间的音高概念,只有提高了对音高精确的听辨能力,我们才有可能调整吹奏状态和方法及时对音准进行校正,从而达到艺术与审美所要求的理想音高效果。

从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音阶、音程、和弦音准的一般规律。如音阶:大调音阶的Ⅰ、Ⅳ、Ⅴ级音为该调式中的稳定音,无论是上行和下行均需稳定;Ⅲ级、Ⅶ级音则须倾向到Ⅳ级和Ⅰ级。因此,在吹奏此两音时宁高而勿低;Ⅱ、Ⅵ级音上行时须偏高,而下行时须偏低(Ⅵ为离心力、Ⅱ为向心力)。(见例3)又如音程:纯音程协和平稳,大音程单向扩张,小音程单向收缩,增音程双向扩张,减音程双向收拢。(见例4与例5)

我们从以上列举的例子中不难看出,音的倾向性是相对的,这要根据每个音在该调性中的角色(音级)来进行调整处理。如:G音在G大调中是主音,所以要稳定,但在降E大调上为三音,则要向上靠拢,在C大调上却为属音,却要稳定,在e小调中它为三音,则要向下倾。因此,虽同为G音,但在不同调性中的角色不同,所形成的倾向均为不同。(见例6)

这种现象在和弦的解决以及正格终止、阻碍终止和补充终止上均为类似,就不再赘叙。

建议音阶、音程、琶音、和弦训练中,一开始就要慢练,特别是要运用辅助工具——校音器进行练习,形成并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且做到用心、用耳、用脑认真练习,时间长了音准刻度的概念建立了,音准效果就会愈来愈好,其音高精确性便逐渐能达到艺术要求的审美效果。

三、节奏均匀的艺术向度

节奏均匀是指音阶训练中对节奏时值应追求的准确、明晰、果断、干净和均匀的审美效果。音阶训练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的,而节奏的控制和均匀无疑是其重要的训练目的之一。可以说,单簧管是一件技术性含量极高的乐器,在音乐作品中,有大量华丽的音型和华彩,若音阶训练不严格、不规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练习,很容易造成节奏随意、松散、快慢不均和溜指现象,从而导致作品的艺术性大打折扣。

音阶训练是在大脑指挥下强调手指惯性动作的重复性练习,以此提高手指肌能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要达到对节奏均匀的完全驾驭和掌握,除了大脑对手指的控制和内心具有节奏感外,它与手指本身的松弛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建议两手掌心放松,特别是右手,因其拇指托管,容易造成掌关节紧张僵硬,同时,支点不宜太靠近虎口,应尽可能依靠拇指的第一关节作为支撑点,这样运指会更灵巧。运指支点应在掌关节(指根),手指第一关节微立,不能塌陷,否则容易造成运指拖沓不干净;左右小指微微弯曲,不要僵硬,这样运指会更具灵活性。由于单簧管鼻音区几个音演奏极不方便,应尽可能运用左手腕部力量的扭动使其指法连贯流畅而不生硬。由于长期在生活实践中建立的“抓易放难”的手指习惯,在吹奏音阶上行时节奏速度往往会慢,而下行时节奏速度则会快。为了使节奏速度更加精准均匀,手指运动更加独立,运指的拍点律动更加准确干净,建议常使用节拍器练习,并多采用以下两种节奏型练习。(见例7)

例6:

例7:

例8:

其原理是,要想手指均匀,先练不均匀。当我们能把不均匀的节奏按其时值要求在规定的时差内精确地吹奏出来,这比训练均匀节奏更难,当大脑神经对手指运动时差能够支配和控制时,节奏均匀便成为容易。另外,为了节奏均匀,除了以上方法外,还要多放慢练习,因为,慢练可以使人的运动神经有充足的时间建立或找到控制手指运动律动的和手指独立运动的支配感。所以慢练是解决手指运动控制能力和复杂节奏及技巧难度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四、音量变化的艺术向度

音量变化指的是管体发声的声音大小,它是由物体的振幅所决定,振幅大则强,振幅小则弱。单簧管音量的变化是由吹奏者运用气压冲击簧片使其振动,并在管体内形成空气柱而获得的。由于吹奏者个体气息量及呼吸方法掌握的情况不同而各有差异,所以个人的音量绝对值也有不同。

对单簧管音量大小的驾驭是每一位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表达音乐作品情感的技术基础,而音阶中的力度训练恰恰是掌握这一技术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我们须明确一个观点:力度变化是一个相对多变和动态的概念。换句话说,音阶练习中,我们可以从ppp 〈 ff 〉 ppp开始,也可以从ff〉 pp 〈 ff开始,(见例8)其中1涵盖六个级差,2则含四个级差,主要看我们从哪个级坡开始和以哪个级坡为坡顶。

由于音乐作品中体现的情感和表情非常丰富和复杂,加上音乐作品具有历史风格这一特性。所以音量变化呈现的形态也具有多样性,除了上面的例子外,还有渐强、渐弱、突强、突弱、阶梯性强弱和整段强弱等。而对这些力度变化技术能力的掌握和驾驭都需要我们通在过长音、音阶这些基础练习中获得。

一般而言,音量和气息成正比关系,但是在音阶中吹奏p(弱)时气息量反而要增强,因为要控制流量和流速的大小和快慢,丹田要支撑住,否则容易造成声音“虚、塌”,从而失去了音色统一和音准。另外,在吹奏高音区时气息的压力要有一定的减少,但丹田的气压不能松懈,要控制好音量,否则声音容易“燥、响”,从而失去了音色的圆润和晶莹。同样,在吹奏低音区时,气息也应有所控制和收敛,否则气量一大,容易造成漏气和声音僵硬,如果我们用吹奏高音区的状态和气压来吹奏低音区,反而容易使声音浑厚、丰满、干净。如何运用好气息来达到对音量控制的度,而又不失声音的美,这需要我们长期在音阶训练中用心体会。

五、音乐歌唱的艺术向度

所谓音乐歌唱是指在吹奏效果上给人以轻松娴熟、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并伴有音乐美的可听性效果。而要在音阶训练中获得音乐美的印象,必须在音色、音准、节奏、力度、歌唱性等多项指标上实现完美的统一和高度的完整性。要做到音阶的歌唱性要求练习者在音阶训练中必须投入主体情感,做到意在情先、以情控气、以情带指、气中孕情、以气托声、声情融合的理想境界。

所谓“意”是指练习者脑海中先有音乐美的理念和美的意境。换句话说,“意”就是主体对音乐美的想象“预设”,音乐美的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演奏者想象力的丰富性;而“情”则是主体情感的投入,即把情感体验注入到音乐的想象情境之中,并通过内心的歌唱实现音乐美的内化;而“气”则是指气息,它是一种生理呼吸状态,是在情感支配下的气息活动,也是管乐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载体。在表达情感时气息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随主体情感的需求不断变化;“声”则是指声音,它是指在气息控制下的音响传达,声音中是否体现出“高雅”或“低俗”、“有情”或“无情”、“有趣”或“无趣”都取决于吹奏者对气息的控制和驾驭能力。换句话说,音阶训练中体现的歌唱性就是通过“意(意念)、情(情感)、气(气息)、声(声音)、指(运指)、乐(音乐)”六者的完美统一,将艺术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表现出来。

结语

终上所述,音阶训练不仅仅只是对手指的适应性、控制性、把握性和技术性的基础练习,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基础性的练习中始终贯穿对学生的艺术性、音乐性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若能在音阶练习中始终注重音高精准、音色统一、节奏均衡、力度变化、音乐歌唱等多种艺术和审美指标能力的培养,此后,对音乐的艺术和审美表达将成为自然。

[1]唐林等《音乐物理学导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版.

[2]杨易和《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版。

猜你喜欢
音区单簧管音阶
高音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及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
单簧管的革新对其音乐及学派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关于女生声种的鉴定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