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尔的“第二曲线”

2017-05-17 21:16穆胜
商界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海尔战略生态

在中国企业史上,海尔显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作为一个存活了32年的企业,它显然是“自以为是”的。海尔特立独行到“让人发指”,每次的改革让人直呼看不懂。而面对外界的质疑和赞扬,又总是坚持不为所动,以我为主。

但海尔又显然是“自以为非”的,这个词一直是海尔文化的最核心部分。每次,当我们都认为海尔已经“足够好”时,它却开始了“自杀重生”。

2016年底开始,海尔精神变成了“诚信生态,共享平台”。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海尔在互联网时代变革的内在逻辑。打造生态、布局社群、构建场景商务、改造智慧工厂……一连串的“组合拳”无不显示出海尔对于互联网时代布局的坚定,它似乎很确定自己已窥视到了时代的逻辑。贯穿始终的是“人单合一”,海尔坚持了十多年的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2017年3月,张瑞敏受斯坦福大学邀请赴美。海尔的长期深度观察者,商界企业研究院首席顾问、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穆胜博士也受邀随行。

在与海尔高管团队同行的10天时间里,穆胜与张瑞敏进行了数次深度交流。作为海尔的布局者,张瑞敏像是一个淡定的棋手:每次落子,都让人诧异;而之后的局势,又让人叫绝。

商界企业研究院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下了在寻找海尔“第二曲线”的过程中,张瑞敏这位棋手的布局与思考。

海尔最大的战略是什么?

穆胜(以下简称“穆”):

2014年,有学者批评海尔是“重管理,轻战略”,但我一路观察下来,发现海尔的发展思路一直很清晰。所谓“重管理”实际上也是为了调整组织,去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那条主线是一直存在且坚定不移的。

张瑞敏(以下简称“张”):

这要看我们是如何定义战略的。我认为,企业最大的战略就是寻找“第二曲线”,即企业“新的生路”。这有点像是在打油井,找到一口油井,但你随时要寻找下一口,否则资源开采完毕的时候就是企业死亡的时候。所以,我认为海尔不应该执着于如何强化现有的市场地位,而应该思考如何跳出竞争。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有一句話:“人的一生确定的是死亡,而不确定的是哪天死亡。”企业应该向死而生,寻找生路,还有比这个更“战略”的吗?

当前,家电的硬件竞争已经是饱和的价格战,而互联网的趋势摆在那里,我们应该转向,去获取用户的终身价值。正因为这样,我们要把电器变成网器、把网器变成网站、把网站变成社群。我们瞄准的,是那条“第二曲线”。

穆:我认为这已经不是在做战略的设计,而是在做商业模式的设计,甚至,我愿意说海尔的组织模式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高于战略的,是一条不同的曲线,可以跳出战略竞争;而战略是在既定的商业模式下选择不同的打法而已。

例如,大家都卖冰箱,谁是低成本,谁做差异化,这是战略,准确说是业务战略。而如果海尔不通过出售冰箱硬件来赚钱,而通过后期的生态收入来获利,就跳出了战略竞争。

如果这个商业模式是海尔人的共识,那么如何将其落地,还是需要确定阶段性的战略目标来推动。这种战略目标的分解又是由谁来主刀的呢?追根溯源,我还是想看看这个顶层,海尔顶层的战略决策机制是什么呢?

张:这就又回到了老思路,如果还是集团来下目标、给指标,就不是人单合一了。我们通过十几年人单合一的探索,领悟到一个道理——不能让领导与员工博弈,要让员工和自己博弈、和市场博弈。

其实,通过我们的共赢增值表等工具,能够对平台和小微的目标在哪里、做得如何等情况一目了然。不是我们为他们下目标,是他们自己给自己下目标。我们只是给机制,他们自己会追求引爆、引领、套圈。否则,就没有办法在市场上生存,没有办法自负盈亏,社会资本进不去,就会解散。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小微给自己下的目标应该是高于集团的指导目标的。

穆:虽然当前海尔更多是用小微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的方式来实现生态的繁衍,但以前您也提到过,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追求战略的“合力”。近期,海尔会有这样的计划吗?海尔用什么样的机制来寻找战略合力?

张:我们搭建的生态是“智慧家庭”,这涉及到诸多场景,也有诸多网器在里面。寻找战略合力不能着急,现阶段还是要让网器去与用户充分交互,这样才能了解用户场景,获得有效的数据。

否则,仅仅从产品的角度出发,把冰箱、烤箱、洗衣机等网器的用户强行连接到一起,看似用户池变得更大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作用。如果用户需要把冰箱和烤箱连接到一起,这两个小微就可能走到一起。

总之,这不是我们去规划的,还是要用户来决定。

穆:这个思路和很多所谓布局生态的企业不同。他们还是喜欢针对一个场景布局很多智能件,但没有基于对用户场景的理解,智能件可能不会被使用。

张:物联网的本质是与用户的零距离,获得用户的终身价值;互联网更多是在与用户做“交易”,而不是做“交互”。其实,在物联网时代,最应该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KK说过,当信息爆炸时,信任就变得稀缺。而不基于用户交互,就没有办法产生信任。

穆:赞成。物联网不应该是冰冷的智能件和数据,而应该是“有温度的连接”。用户交互解决了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搭建了有温度的真实使用场景,由此获得的数据才更具价值。那么,海尔通过什么样的界面来与用户交互呢?

张:物联网的基础是社群经济,一定是在社群里实现与用户的交互。所以,我们希望依赖于我们在全国的36万个微店和社群小管家来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他们和用户之间有信任,能够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

生态是否应该有开放的边界?

海尔的生态为什么要全开放?大量布局不相关的产业,真的是不务正业吗?

穆:您特别强调“生态”这个词,也在讲解海尔模式时多次将其比喻为热带雨林,而反对用科层制那种将企业修剪为花园的模式。您显然希望这个生态里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这当然会引起质疑——这会不会造成战略太过分散?

张:我们参观特斯拉时,特斯拉告诉我们,他们所在的工厂原来是通用汽车(GM)的,后来又成了丰田的,到现在成了特斯拉的。通用和丰田都曾经在不同的时代成为王者,但后来又被打败了,他们始终没有跳出那个怪圈。

特斯拉现在当然很厉害,但有没有可能也被另外的产品打败呢?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手机当年多厉害呀,但苹果出来了,人家不仅仅是手机,而是一个互联网的连接工具,自然就胜出了。

你可以再看看白电这个行业,完全是过度竞争,而且非常容易进入价格战,要想依靠一两款产品持续生存下去几乎不可能。所以,光做硬件肯定不行,一定是要做网器、做网站;光做单产品肯定没有竞争力,必须要做多物种的生态。在我们的生态里,这个小微不行,另外一个小微也可以顶上来,这样一来,风险实际上是最小的。

穆:生态的确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我感觉,海尔是要把每款产品都做成生态,而且要把每款产品的小生态连接成“智慧家庭”的大生态。

但是,海尔的生态实在是很复杂,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智慧家庭”的范畴。比如,在海创汇这个社会创业平台上,不仅仅有白电相关的业态,还出现了做中药的、做无人机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尝试呢?这些创客又为什么愿意过来呢?

张:那些是来到海尔平台上创业的社会创客。他们之所以要过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有资源优势。不仅有资金和品牌背书,还有销售系统、物流系统、研发系统、供应链系统等,这在外面是得不到的。

第二是我们的方向让大家有信心,海尔现在是在做“智慧家庭”,布局的是一个大生态。换句话说,物联网时代的很多东西都逃不出“智慧家庭”的范畴。而且,我们的生态系统是没有边界的,像一个热带雨林,生物有多样性,大家愿意在里面来寻找机会。

其实,未来的用户场景谁能定义呢?谁又敢说中药、无人机等产品与我们原来定义的“智慧家庭”之间没有协同呢?所以,我们先搭建一个活跃的生态吧。

穆:所以,这些“创客移民”认可海尔已经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上,期待分享未来的战略红利。生态是自我繁衍的,物种在生态中自由寻找能量交换。准确地说,海尔要做的应该是“智慧家庭泛生态”。

张:是这个意思。其实,他们过来时,我们的条件很松。他们愿意给我们多少股份,我们都不太计较。他们发展壮大了,如果觉得我们的平台不够好,他们可以离开;反之,如果他们的发展不能达到平台的要求,他们也会离开。这些都是自由的,是双向选择的。

穆:能否这样理解,您更希望的还是获得他们与海尔资源连接的价值?另外,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孵化来检验海尔平台的实力?这有点像给热带雨林引入新的物种,来繁荣整个生态。

张:对。我们希望他们做起来以后,大家能够共赢。所以,我们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也不是简单的战略投资,而是一种生态投资。

穆:波士顿大学的Eisenmann和杜兰大学的Parker在访问海尔时提到一个观点,即平台要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他们认为,如果平台在尚未具备一定实力时就全开放,既难以产生用户黏性,又难以把用户转化为商业价值,反而还会被其他進入者偷袭。

他们举了一个例子,看似开放的阿里巴巴在早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比如,为了保护内部的搜索引擎,他们拒绝了百度对阿里信息的检索。但您当时却很坚持地认为,平台应该从一开始就开放,您现在还是这个观点吗?

张:我们当然是要全开放。但如果出现你说的这个问题,打造平台者则首先就要反思自己的实力。如果实力不足以产生黏性,打造平台也是一句空话。如果具备实力,就不能过于保守,而是要把自己逼到绝境。

以前,我们在做国际化的时候,人家质疑我们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如何在国际上创名牌?我们当时定的策略,就是要“下棋找高手”,把自己逼到那个没有退路的境地。所以,如果我们打造平台,一定是全开放,而且一定要做到引领。反之,如果我们保守一点,那我们就没法拥有平台,反而会被别的平台所拥有,这个竞争是非常残酷的。

穆:会不会有阶段性的选择,因为海尔当前的资源池已经很大了,会不会先封闭一下,夯实了基础再开放?

张:海尔的资源池是大,但也不能替代开放。只有开放,才能让生态繁荣,如果封闭,就不是热带雨林,而是修剪整齐的花园了。那样一来,我们做的就不是生态了。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之源在哪里?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究竟哪个更重要?海尔选择扎根用户,还是扎根技术?

穆:您推崇拉里·唐斯的《大爆炸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强调将资源集中迅速投入,来快速引爆。这种创新模式似乎和《精益创业》提倡的模式有所冲突。您更主张哪一种?

张:其实这两类创新模式是在不同层面上说创新。《大爆炸创新》说的是时代的趋势,是一种大范式;而《精益创业》说的是在项目里操作,是一种小模式。我推崇《大爆炸创新》,看的是时代的大趋势。

穆:企业都是有基因的,而这个基因往往又是和创始人的知识结构相联系。您自己对于研发、生产、市场等职能都有深度理解,您认为您的知识结构为海尔打下了什么样的基因呢?或者说,海尔选择在哪个能力上扎根呢?

张:我们选择扎根用户。从海尔的成长经历来看,在冰箱供不应求时,我们追求质量;在国内市场已经不错时,我们追求国际化、全球化,而且拒绝成为廉价的代工企业,要在国际上创名牌;在已经成为全球白电第一时,我们又追求成为互联网化的企业,要打造平台,形成生态,要求“跟得上用户鼠标点击的速度”。这背后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逻辑。

穆:如果沿着这个逻辑,您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商业模式)创新哪个重要?有一类不小的声音认为,技术创新是“高端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低端创新”。

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制度变迁的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创新带来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影响意识形态。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前者确保后者有一个土壤。所以,要重视技术创新,要获得持续的技术优势,必须要打好制度的基础。

什么是好的制度基础,我认为就是人单合一。在人单合一的模式中,我们将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环节并联在一起,共同面对市场。当研发的价值变成了用户价值,研发可以得到价值的分享,这种激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穆:这和很多企业不一样,很多企业的研发是不面对市场压力的,他们完成了上级布置的研发任务,就可以获得收益。这直接导致了研发“不接地气”,也无法获得市场的溢价。而人单合一设计的机制却能够破解这个问题,这也是您一直用人单合一推动组织模式变革的原因吧。

这个看法似乎和一类观点不同,有人认为,创新不能太功利,很多创新都是在非常舒适的环境里产生的。还有人认为,创新必须紧盯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方向,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技术创新应该天马行空,还是紧盯市场?

张:说创新应该是天马行空,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因为某些个案成功了,所以觉得他们的一切都是对的。好比有人能够活到100岁,但你拿到他的食谱照着吃,难道也能活到100岁?

创新一定是用户驱动的,用户需求决定创新方向,这样的创新才有意义。如果不看市场,押宝在哪个技术上,都有风险。但如果我们掌握了用户的需求,不仅可以让自有的研发更精准,还可以整合全球的研发资源,全球都是我的研发部。

穆:能否这样理解?有的企业是后向扎根于技术的,如PC时代的Intel;而有的企业是前向扎根于用户的,如PC时代的IBM。海尔选择后者。

张:可以这样说,但更准确地说,我们是扎根于用户,希望通过建立、管理好用户资产,获得用户的终身价值。德鲁克有句话很形象,用户需要的不是一个钉子,而是一个洞。

比如,我们的馨厨(智能冰箱)上面,为用户连接了400多家一流生鲜供应商,搭建了一个购买一流新鲜食材的平台。我们卖的不是一台冰箱硬件,而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是一个生态。

穆:的确,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但有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选择,他们选择做好自己那一段的产品。比如日本企业,他们已经大量从To C转型为To B。如何理解他们的转型?

张:他们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日本家电产品的质量并没有下降,但逐渐地失去了市场。这不是他们主动的选择,而是被动的无奈,因为他们失去了对于C端用户的感觉。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变化太快,好多企业都失去了对于C端用户的感觉。

穆:但C端用户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是一切需求的来源。所以,拥有用户者才拥有平台。而您也多次提到过,在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所拥有。

张:是这样的,我们选择拥有平台。

平台主权属于谁?

平台时代,数据能力和用户能力,究竟哪个决定平台主权?海尔用什么迎接工业4.0时代?为什么说海尔可能引领中国制造的方向?

穆:让我们考虑另一类企业,数据能力强大的企业,海尔会不会和这类企业合作来强化自己的平台体验?这样的举措又会不会导致自己丧失平台主权?

张:这种合作可以考虑,但前提一定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我们在和某些数据企业交流时,发现他们并不具备与用户交互的能力。必须基于我们提供的精准数据,他们才能够使用他们的能力。这就充分说明了交互用户的重要性,掌握用户资产的一方才掌握平台主权。

穆: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掌握类似谷歌的ADwords和ADsense技术的一家企业——Overture。这家企业甚至比谷歌更早掌握这门技术,但最后被雅虎收购,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用户,而只是被用户拥有者耳提面命的外包商。

张:不是说数据处理的能力不重要,而是数据太重要。现在大家都在提大数据,但其实对于大数据是有误解的。

我认为,大数据不应该仅僅是一大堆的数据储备,而应该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流数据”,就是说数据是围绕用户活跃流动的,是不断产生的,各类数据在整个平台上是相互联系的。第二是“小数据”,就是说要指向个性化的需求,做到极致就是以个人为中心,这不是拼数据量,而是拼数据价值。第三是“区块链”,大数据要发展,必然要解决信任问题,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数据无法被篡改和造假,这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问题。

总结起来,我认为“流数据”就是“快”;“小数据”就是“准”;“区块链”就是“信”。要达到这几个标准,让大数据真正发挥作用,就一定要解决数据来源的问题,这就是理解场景、理解用户的问题。

穆:我感觉您要追求的是一种针对用户的“深度热数据”,而加上了区块链,解决了针对不同数据主体的信任问题,数据交互就更加频繁。这就是您在海尔执着地推动“用户交互习惯”的原因吧。海尔在找到了这些数据之后会做什么呢?

张:当然是组织资源满足用户需求,这个时候全世界的资源都为我所用,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全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我们在一些产品上已经连接到了远在硅谷的技术提供者,他们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态圈。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先有用户(需求),再有生产。这就要基于我们的COSMO系统,用户在线上发起需求,而后,设计、采购、制造、包装、运输等环节全部都看得到。而且,这个过程是基本不需要人来干预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灯工厂”。这样的效果,不仅是产品和服务体验感的不同,而且产品不进入仓库,直接就送到了用户的手里。

穆:这就彻底实现了产销(销售)一体化,甚至是产消(消费)一体化。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出要去产能、去库存化,其实,这才是正确的路径。这个系统当前已经在海尔全面铺开了吗?

张:目前是打样阶段,定制率大概有10%~20%,有的还是来自客户(流通商)而不是终端用户,但未来会有更广泛的运用。我们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互联网与用户零距离的问题。

穆:我记得海尔以前也将“零库存”提上日程,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张:那个时候的“零库存”还是不彻底。原因很简单,当时我们的内部是用流程串联起来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时间差,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零库存。现在不一样了,“人单合一2.0”将串联变成并联,各个环节共同面对用户,调节自己的行动。如果再加上了COSMO系统,大家根据用户需求来调节行动就更加精准了。这才是真正的“零库存”。

穆:这就是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想要达到的状态吧。如果有了这个系统,各类资源就能够更加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就真正达到您说的“零摩擦参与”的状态,交易成本就降低到极致,这个平台就更具威力了。那么,海尔愿意将这个平台变得更大,甚至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参与进来吗?

张:我们愿意呀,做这个平台就是为了开放,但也许他们(竞争对手)就不愿意了。

穆:德国做工业4.0是从硬件到软件,美国做工业互联网是从软件到硬件,他们的两种路径都可以理解,这都是基于他们的工业基础。但是,海尔要超越他们的模式,准备采用什么策略呢?

张:我们从用户出发,一切的硬件和软件都围绕用户的需求。我认为,只有这样的方向才最有希望。这有点像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关系,前者随需调用,后者寻找需求。两者的效率天壤之别,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基于用户需求而发起的。

穆:感谢您的坦诚,让我受益匪浅。

张:和你交流也很高兴。

猜你喜欢
海尔战略生态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战略
战略
海尔变革
海尔:世界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