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比较研究

2017-05-17 19:50刘鑫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王维陶渊明

刘鑫

内容摘要:田园山水真正进入文学的视野,是在晋宋时期。及至盛唐,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促进,山水田园诗又一次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本文主要比较了陶渊明与王维两人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创作动机以及对待隐逸的态度等方面内容,以求给大家带来新的认识,更进一步了解两位大家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陶渊明 王维 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和王维,一个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一个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把他们拿在一起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二位诗人的理解,同时也让大家对山水田园诗在这两个时期的特殊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山水田园诗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劳动,它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它或兴盛发达,或又涓涓细流,脉脉不绝。今天,我们追寻它的源流,比较陶渊明、王维两位大家田园诗歌的不同,对于我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这对我们树立起淡泊名利的处世观也有一定裨益。

一.不同的人生经历所孕育的不同的文学性格

1.陶渊明的洒脱与真性情

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六月的一天,孟氏临盆,产下一子,取名渊明,字元亮。元亮从小就聪明过人,读书更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性格也比较沉稳。少年时代的他,生活在柴桑的农村。因为家里穷,他不得不选择出仕谋生,二十九岁的他,曾任江州祭酒,但是不久之后便辞职了。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陶渊明到江陵,入桓玄幕。当时的桓玄手握重兵,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篡夺晋朝。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后来,政局发生了变化,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桓玄,掌握了实权,给晋王朝带来了一线生机。于是陶渊明又出任刘裕的参军。然而此时的陶渊明,心里可以说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觉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终于能有所作为了;一方面他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

辞彭泽令以前,陶渊明总是不断的在官僚与隐士之间做选择,辞彭泽令以后,他却坚定了隐居的决心。在辞官以后,他并非没有再出仕的机会,只是都拒绝了。他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与世俗已经万难相容,于是他再也没有走上为官的道路。

2.王维“和平与宁静”的文学性格

与陶潜相比,王维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较好的政治环境,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他十五岁便开始在长安游学,并于开元九年(公元七百二十一年)擢进士第,拜谒太乐函,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便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天宝十四载(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安史乱起,至德元年(七百五十六年),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被定罪下狱;但很快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晚年的王维已经无意于仕途荣辱,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公元七百六十一年)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二.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

文学作品始终是作家心灵的外露与显现。古代文人,都是在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而这些艺术风格又都是由他们的文学性格直接导致的。可以说,文学性格直接导致了作家的语言风格。

1.陶渊明山水田园诗平淡中的奇特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其八)。众人皆知陶公爱菊,所以有“采菊东篱下”,殊不知他也特别爱松,也写下了不少关于松的诗,这首《饮酒》其八就是典范。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一直被玄言诗所占据,陶公的出现,才使得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他把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的作品。“连林”二句,可见陶公之匠心。他不愿和玄言诗“连林”,而是要去写田园诗之独树,表明自己的山水田园诗非同玄言诗,她就像一课劲松,独自屹立,为人惊奇。此等气节,实在是令人称赞。

2.王维山水田园诗平淡中的精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他的诗中显露出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意境,让人无法自拔。他对大自然有着一种无比的热爱,因此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十分的细致,感受非常的敏锐,写出来的诗歌也就非同一般。“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白云缥缈,淡远迷离,如水墨晕染的画面。试问如果没有一双画家的眼睛和一对天才诗人的情思,又怎么能让那么平常的东西呈现出宁静优美、神韵缥缈的味道呢?

三.诗歌中对待隐逸的不同态度

东晋是一个战争纷扰,官场险恶的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陶渊明,选择由仕而隐,是可以理解的。他退避社会政治,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人格;亲和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为了在“自然”中寻求解脱。他的归隐可以说是一种全隐。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桃花源诗》陶渊明)一字一句展现了一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自食其力的生活,虽然在当时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但是它寄托了诗人以及处在战乱中的广大人民向往和平安乐生活的强烈愿望。没有经历过苦痛,又怎么会深知苦痛的深刻,又怎么会向往一个无比美好的未来。他的隐,是一种全隐,是一种在大自然中寻找解脱的隐居。

其实造成王维“中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肯定有自己经济上的考虑;另一方面,在开元、天宝年间,道、佛教十分盛行,他们推崇山林隐逸的风尚,常以隐逸为荣,孤高为雅,这对王维影响巨大。随着退隐时间的加长、佛家思想的加深,消极情绪的增长,王维诗中开始出现了萧瑟与悲凉:“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登辨觉寺》王维)”尽管如此,王维对人生态度还是抱着肯定态度的,不然又怎么会有右丞相之说呢?

四.结语

陶渊明与王维,一个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一个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政治背景和经济条件,形成了不一样的文学性格。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山水田园诗歌上的创作,导致了他们风格迥异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诗注重一种情感的宣泄,而王维更像一个观赏者,怡情遣兴。从本质上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相去甚远,它只是源于初、盛唐以来贵族阶层的游赏之风习,只是一种世俗享乐的表现,并没有陶渊明那种超凡脱俗无念无欲的关照。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官场遭遇,在他们各自的山水田园诗歌中流露出了不同的隐逸态度:“全隐”者始终在寻找着一种解脱,而“中隐”者却总在半官半隐之中度过,播散着消极。把他们两人的山水田园诗拿在一起作比较,不仅对于我們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树立起淡泊名利的处世观也有一定裨益。

参考文献

[1]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版。

[2]魏耕原:《陶渊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3]毕宝魁:《王维传》(上),辽海出版社2006版。

[4]毕宝魁:《王维传》(下),辽海出版社2006版。

[5]丁福林:《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全传》,长春出版社2002版。

[6]钱文辉:《唐代山水田园诗传》(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版

[7]王欣:《唐诗宝鉴》(山水田园巻),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版。

[8]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版。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王维陶渊明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你好,陶渊明
偷袭与反偷袭
谁是谁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