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鼓追随春社近

2017-05-17 09:47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台社火社戏

箫鼓追随春社近

社火,即社戏表演,源于古代春社的一部分,为祭祀土地神日。民间于是日敲社鼓、食社饭、饮社酒、观社戏等。一般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

现在许多社火活动已成为文化遗产或旅游观光的部分,但在传统,却是民间结社的重要形式。宋陆游《游山西村》谓:“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古代“社会"一词即起源于民社聚会活动。明清小说中就写道:“三十六行经纪,争扮社火,装成故事。"其社戏表演带有“百戏杂耍"特色,包含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这些表演带有酬神性质、禳灾祈福,所谓“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另一方面,也起着社会教育的作用。(本期图片来自东方IC)

社火中最具表现力的是高台。一台一故事。常见情节多取材于传统戏曲。如三打白骨精、桃园结义、二郎救母等。余则从神话传说、轶闻野史到传奇英雄,无所不包。所谓高台,即在一张专用的桌子(或汽车)上,使用钢筋、布料、彩纸等材料做出造型,如假山、树木、动物等,然后按其内容将儿童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于高台上,做游行表演。 其中包括背社火、高跷社火、马社火、地社火等多种形式。

耍社火不说不唱,可以说是哑剧。为让人一目了然,脸谱表现尤其重要。化妆是神圣而关键的一步,老社火队都有各自历代相传的图谱,秘而不宣。这些脸谱多半是从古代傩戏的“假面”“涂面” 发展而来。

社火之火,也作伙,有红火、热闹之意。关于火的表演可能来自上古燎祭。除喷火、烟火、舞火狮、舞龙等表演,一些地方还有极富特色的火花表演。如河北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打树花”,即来自铁匠行。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树花”,极其壮观。 唐代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中就曾写过其壮观场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猜你喜欢
高台社火社戏
闹社火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危如累卵
“社火”辨——兼论中原传统社火的发生
社火,耍起来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林木顺与李苍降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