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5-19 00:23阮鹏
未来英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阮鹏

摘要: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于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发展不足,找到优化教学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见问题,阐释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并就其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几乎人人皆知的教育格言,只是真正能够实现以兴趣引领教学、提高教育效果的情况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多年来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具体手段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落到实处。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见问题

学生对课堂教学、课本内容缺乏兴趣、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为终极目标是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学生很难意识到语文教学其实是对汉语言的文化学习与传承,不仅无法认知其中存在的审美元素,甚至仅仅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未来通过高考的一块敲门砖[1]。学习的过程经常被学生不自觉地演变为死记硬背,认为只要记得足够多,就能在考试中拿高分。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教得辛劳,学生学得痛苦,虽然劳心费力背诵和记忆了不少内容,但也只是为了考试这单一的目标。很多情况下,学生“考完就忘完”,语文教学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素质,甚至被学生视作不得不背负的负担、包袱。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

对任何正常的学生来说,汉语言作为其生存、沟通、发展的必备手段其实永远是学生热衷于探究和学习的内容,这也是几乎每个学生在课外时间其实都存在个性化的阅读兴趣点的根本原因。有些学生爱好读小说,有些则喜欢看杂志,或是看影视剧、翻阅漫画等,这些课外阅读形式虽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汉语言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说明学生本身对语言学习其实并不存在排斥的可能。但不少学生之所以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寥寥,根源乃是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展示了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压抑了其间的艺术性、审美性。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乃是还原汉语言学习本质上应有的人文艺术精神和特性,让语文教学体现出汉语言的美学成份、审美元素。教师需要利用一切显性或隐性的手段向学生展示语文教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教育、一种艺术的呈现,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语文教学的真、善、美的氛围中发自内心地被激发出学习、探究、追求的兴趣[2]。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1、分层教学。改变传统“大锅饭”、“一刀切”式的教学手法,进一步细分学生层次,根据学生个体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程度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比如对少数极具天赋的优秀学生来说,既有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常常不能满足其旺盛的未知欲望,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吃不饱”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便易产生懈怠感,也就慢慢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对这类学生就要求教师适当安排一些超越教材大纲约定的内容,让学生从阅读或写作等更多方面发挥自己自主学习的才能和优势,根据教师的引导不断突破。

相反,那些同样是少数的后进学生面对普遍化的教学进度往往感觉消化不了,这里就需要教师适当修正既有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打破成若干小节点,选择其中最关键的内容让学生重点学习,甚至可视情况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让不甚要紧的内容直接忽略过去,而让学生把握住核心环节,以便跟上整个教学的节奏。要让这些相对后进的学生形成“我也可以跟上其他人”的感觉,避免其被整个教学进度抛弃得渐行渐远[3]。

分层教学的本质其实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在自信心基础上逐步激发出学习兴趣。很多时候,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丧失其实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自信心逐步丧失的过程。也就是说,随着不理解和难认知的知识点的堆积,学生日渐感受到与普遍性教学进度之间的差距。当差距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学生往往不会只对特定的知识点产生难以掌握的感受,而是会对整个语文学习失去信心,甚至给自己贴上“我就是学不好语文”的错误标签。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要激发出学生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无非是要在汉语言的工具性和艺术性间达到一种平衡,利用语言的文学艺术审美性提高其工具性学习的成效。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就成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应当尝试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借助信息或多媒体手段引出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时下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来自于经典名著的篇章与片断,而这些作品已陆续被制作成影视剧、音视频作品,利用这些影视剧、音视频恰恰是极好的课堂教学导入素材。[4]

3、情景设置、角色扮演。这种手段比较适合针对可供改编成微型舞台剧的教学内容,比如语文课本中故事性强烈、矛盾冲突典型的小说或戏剧节选等。学生可以采取分组形式,根据人物数量、情节发展等轮流担任其中的主、配角,若有需要,还可安排“导演”、“编剧”等角色。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教材内容得以再现,这一过程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于趣味性和生命力,也可使学生在改编课文时更加全面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情景设置、角色扮演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用途在于凸显了文字下隐含的艺术和美感,能够让学生经由亲身经历实现对文字的审美升华,而这其实是当下十分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

四、结语

从本质上讲,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其实就是恢复语言学习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特性,让语言文化本身既有的爱与美尽数显露出来。也就是说,语文教学需要突出语言的文化性、艺术性、审美性和教育性。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应有的文化传承逐渐被应试教育的现实目标挤占甚至取代,而当文化的学习成为对特定目标的追逐时,学习的兴趣也就被慢慢磨蚀。故而,要在这样的现实氛围中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在兼顾考试目标的前提下凸显语言教育的美学性、美育性。基于此,利用一些技术性手段就成为必需,无论是情景设置還是探究式学习,亦或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都是可尝试的策略。而这些策略的应用是实现汉语言素质教育的变革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当前课改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12(3):22.

[2] 万金觉.内容还是形式——关于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

[3] 沈丽芳.浅议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2(28):11.

[4] 程汉杰.快速高效阅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1):19.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