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书写
——评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2017-05-24 05:40庄桂成
长江丛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修文袈裟山河

庄桂成

以人民的名义书写
——评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庄桂成

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作为主旋律题材,《人民的名义》一方面以浩然正气涤荡了电视荧屏上的同质化、娱乐化之风,另一方面也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吸引了观众,“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都值得称许”。但是,《人民的名义》所描绘的是一个官场生态圈,里面的“人民”其实并不多。然而,读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它所描写的那种底层人民的生活让我们感到震撼,作家那种为时代立心、为人民立言、为社会立照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倾注于笔端。

《山河袈裟》毫无遮掩地直面底层人民的惨淡生活,所描写的对象,大都是底层最朴实的劳动人民。例如,《阿哥们是孽障的人》中走投无路的修船工,《郎对花,姐对花》中生活困顿窘迫却又独自抚养女儿的陪酒女,《鞑靼荒漠》中的孤独的荒岛守岛人,《长安陌上无穷树》中医院里挨打相互扶持的清洁工,以及病房里相互温暖的老师和学生,《她爱天安门》中的女死刑犯,《火烧海棠树》中的连遭子残夫丧噩运的剧团失业女演员,《一个母亲》中儿子疯了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给的农村女人,《小周与小周》中崇拜电影明星周迅,最后却被困顿生活所逼而投江的汉阳女孩,《穷亲戚》中的向往“远方”的打工女孩和因工伤得不到合适补偿而不断上访的表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家李修文对这些底层人民的生活,不是一带而过,而是用他如手术刀的笔,一点一点地拨开,直面底层人民的惨淡生活,不加丝毫修饰和遮掩,让它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如《管子…七法》:“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庶民、百姓,如《周礼…官记…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图,舆其人民之数”。在古希腊、古罗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M…T…西塞罗等人的著作中也使用过人民的概念,但它是指奴隶主和自由民,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近代以后,“人民”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往往与公民、国民等词混用,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这一概念才有了科学的和确定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是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人民是生活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文学书写人民是理所当然。然而我们很遗憾地看到,我们的一些文学创作离人民的要求越来越远。“许多被媒体热炒的作品并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底层人民的苦乐悲欢、爱恨情仇,没有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艺术需求产生精神共振和心灵共鸣,而是谄媚市场,迎合时尚,用‘圈子心态’狙击人民立场,用‘贵族书写’遮蔽庶民诉求”。一个作家要想写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作品,他就必须了解人民,深入人民的生活,与人民形成一种真诚的同构关系,从人民那里获取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创作出具有真实感的描写人民生活的作品。

《山河袈裟》表现了作家铁肩担道义的悲天悯人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所谓“铁肩担道义”,就是作家“使自己的创作在关注社稷苍生的历史命运中浸润艺术忧患意识,在表现人民当下的生存境况中体现出人文性的终极关怀,在深度切入人民的情感和心灵时让人感应到那个时代的脉动,表现人民的真善美和精气神”。作家李修文出于一种赤子情怀,在《山河袈裟》中真诚地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写出他们的悲欢离合。李修文自己也说是“人民”让他得以继续写作,“是的,人民,我一边写作,一边在寻找和赞美这个久违的词。就是这个词,让我重新做人,长出了新的筋骨和关节。”那么多风花雪月或者风和日丽的题材不写,偏要把眼光盯着底层人民的苦难,这显示出李修文的道义精神。著名学者欧阳友权教授在《人民文学重新出发》一文中,在论述人民文学需要有千秋叙事的时候,特地举例谈到了老托尔斯泰倡导“蘸着心血写作”,巴金先生提倡“把心交给读者”的“讲真话文学”,大江健三郎用“灾厄感”将“自己的民族精神升华到一种悲剧的高度”,凯尔泰斯“用血痂做茧”,“揣着恐怖的记忆和绝望的希冀”为奥斯威辛的历史作证,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用残酷的笔描写种族隔离下人们的命运”。其实,还包括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家鲁迅,他也是用他的笔,写出闰土、祥林嫂等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李修文可以说是秉承了这些作家的伟大精神,沿着他们的路前行,而且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情怀。在《长安陌上无穷树》一文中,作家就两次写到了他的哽咽之感。第一次是医院里老实的清洁工小伙子被打,虽然身上还淌着血,但进了医院也没包扎一下,左右手各拿着一把刀愤怒地要复仇,一个并是他母亲,只是他工友的老妇人狂奔上前紧紧抱住他,受骂挨打也不松手,怕小伙子冲动之下犯下大错,最后俩人跌跌撞撞进了医院。看着俩个相依为命的底层弱者搀扶着而去,作家“涌起一阵哽咽之感”。第二次是医院里两个病号,一个是中年老师,一个是没有上过学的小顽童,俩人在医院碰巧住在一个病房,老师在病房里开始义务教小病友识字读书,当得知小病号的病加重了要转院北京后,中年老师担心小病号的学习,不顾自己的身体,连夜赶编一部适合小病友的教材。看见夜晚微光映照下的老师,作家身体里再度“涌起了剧烈的哽咽之感”。他对底层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哀叹时世的艰难,对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

《山河袈裟》体现了作家平视审美的平民文学立场。我们的许多当代作家生活富足,已经很难进入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切身感受他们的痛苦和欢乐,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辛,很容易在心理、情感上与底层人民隔着很远的距离,以致在创作上居高临下,呈现出一种俯视的视角。但是,《山河袈裟》不是这样。在《阿哥们是孽障的人》一文中,“我”为一个剧组救急而奔赴远方去修改剧本,到达之后剧组因经费问题,制片人跑了,而“我”成了“人质”,落魄之时,碰到另一群因盘缠不够春节不能回家的修船工,他们大年三十在破落的修船厂聚首,“我”买来酒菜与他们一同喝酒,一同唱歌,与这群困窘的农民工称兄道弟,尤为可贵的是,作家面对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不是持一种同情的态度,而是真诚剖析了这些农民工兄弟人性中的“伟大”。他们为了把“我”这个人质救出来,顶着大雨,翻过铁门,带着我狂奔上黄河大堤,当看押“我”的人追赶上来之时,他们留下一部分人断后,另外三四人冒着生命危险划船送我过黄河,按文中的话说,那就是“过命”。故事有如电影情节,但确实是作家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这群农民工兄弟的质朴、仗义的形象跃然纸上。《山河袈裟》中的文章大多采用了这种平视视角,只要我们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我们就会发现,底层劳动人民并不是愚昧的,他们也有他们的审美,《每次醒来,你都不在》就是如此。小区的围墙上写了好多花花绿绿的字,其中赫然有一句话,只有八个字:每次醒来,你都不在。但是,这富有诗意的两句话,却出自一个油漆工老路之手。老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从战场归来,当工人,结婚,生孩子,下岗,离婚,前妻远走高飞,临走之前卖了房子,老路只好回到父母屋檐下,靠打零工为生。人们都以为他写的如此煽情的八个字,是想起了哪个女人。但是在一次酒后,作为中年男人的老路号啕大哭,那八个字是写给他儿子的,老路的儿子,被前妻带去成都,出了车祸,死了。这些都告诉我们,作家需要以平视的视角看待底层劳动人民,尊重他们的生活和人格。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应摒弃主观偏见,“注意对底层大众主体权利的重视,不再以优越感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书写”,应以平视的眼光对待底层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只有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经典作品,而《山河袈裟》则可以说从创作对象、创作主体和创作方法三个方面践行了这一原则。

庄桂成,男,文学博士,教授。现任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和湖北省首届湖北文学人才培养工程,享受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曾荣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猜你喜欢
修文袈裟山河
万里山河
新时代下《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山河已无恙,奋斗在路上
山河壮举
丰收的秋天
山河美
袈裟
狼心叵测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风一样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