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营养筛查方法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7-05-25 00:37毕研霞洪忠新张立红顾中一葛智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筛查住院

毕研霞,洪忠新,张立红,李 伟,顾中一,葛智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北京 100050)

两种营养筛查方法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毕研霞,洪忠新,张立红,李 伟,顾中一,葛智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北京 100050)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 岁、住院时间≥24h 的180 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 %)、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 %)、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营养风险筛查2002;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老年;营养风险;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确定为老年,在我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5.5%,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老年住院患者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目前很多医院都会对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临床上常用的营养评价方法包括生化检查、体格检查、膳食调查、主观评价等,但是截至目前临床上仍没有一种评价方法被公认为营养不良诊断的金标准[1]。NRS2002是国际上以随机对照研究作为循证基础开发的,从2004年底开始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全体委员和常委讨论通过可以在国内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2]。微型营养评价(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是一种专门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的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001 年,在MNA 基础上简化又提出了更加简便易行的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并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3-4]。

有效的营养筛查方法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本研究采用NRS2002和MNA-SF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由营养科的在编营养技师对本院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观察NRS2002法和MNA-SF法评估患者营养风险的适用性和结果,比较其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营养评估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合理的营养支持,提高临床治疗时效,改善临床结局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 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180 例,年龄≥65 岁、住院时间≥24h,其中男143 例,占79.4 %;女37例,占20.6 %。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年龄≥85 岁为高年龄组,共计64 例;75~84 岁为中年龄组,共计63例;65~74岁为低年龄组,共计53例。入选标准:年龄≥65岁、神志清楚、愿意和能够接受营养评定与调查、住院时间≥24h且住院后次日八点前未进行手术。排除标准:神志不清、年龄<65 岁、不愿和不能接受营养评定与调查、住院时间<24h、次日八点前进行手术者。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风险筛查。

1.2 营养评价方法

1.2.1 营养评价方法之NRS2002 患者入院后,由分管营养师对其按照 NRS2002方案[5]进行营养风险评分。此表分初筛和终筛,通过初筛者第2天早晨进行终筛。终筛总评分为三个部分的得分相加,包括患者营养状态受损情况调查得分;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调查评分和年龄评分。NRS2002 营养风险筛查中BMI评分采用陈春明推荐的BMI标准[6],BMI<18.5kg/m2计3分,对于不能准确获得BMI者,用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LB)代替,当sALB<30g/L时,计3分。NRS评分≥3分者认定为存在营养风险。

1.2.2 营养评价方法之MNA-SF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于入院第2日行MNA-SF评估。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是将微型营养评价法(MNA)量表中18 条项目与评估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6条相关性很强的条目所组成的,包括近3个月的饮食变化、体质量下降情况、心理创伤或急性病应激情况、活动能力、精神心理问题以及体质指数等6项内容,若不能得出体质指数,则使用小腿围。有4个计分等级,共14分;总分12~14分为正常营养状态、总分8~11分为有营养不良的风险、总分0~7分为营养不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180例患者中有营养不良风险者共计75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1.7%。男性患者中,NRS值≥3有营养风险者61例(42.7%);女性患者中,NRS值S≥3有营养风险者14例(37.8%)(表1)。

表1 不同性别病人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

2.2 不同年龄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定,发现不同年龄段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较高(59.4%)(表2)。

表2 不同年龄患者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

2.3 不同性别患者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评定,180例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的31例,占17.2%;有营养不良风险的105例,占58.3%;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性别患者采用MNA-SF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

2.4 不同年龄患者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180例老年患者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评定,不同年龄组间有营养不良及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表4)。

表4 不同年龄病人采用MNA-SF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

注:低中年龄组比较,P=0.001;中高年龄组比较,P=0.028;低高年龄组比较,P=0.000

2.5 住院患者BMI情况统计

180例老年患者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表5)。

表5 住院患者BMI情况比较

2.6 NRS2002评分与MNA-SF评分的相关性比较

通过NRS2002进行风险筛查后,NRS<3者105例,再按照MNA-SF进行筛查,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65例(61.9 %)、营养不良者6例(5.7%);NRS2002进行风险筛查后,NRS≥3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 %)、营养不良者25例(33.3%);NRS2002的风险检出率为41.7%、MNA-SF的风险检出率为75.6%,2种筛查方法对于患者营养状况筛查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

表6 NRS2002评分与MNA-SF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3.1 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分析

住院患者如果存在营养风险容易导致其出现不良临床结局,这与其住院期间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相关。近年来,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和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均较高[7-8]。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按照身高和体重评价营养状况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指标。神经内科18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异常者比例较高,可能与患病时机体代谢消耗增加或减退,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相关[9]。

NRS2002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因为此方法不会对病人产生创伤且无医疗耗费,病人的接受程度非常好,目前在医院临床各科室应用推广。其总评分达到3分时即判断为存在营养风险。本研究采用NRS2002对180例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中有营养不良风险者75例,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男性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比率高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患者更注意饮食及自身的营养健康状况有关。

MNA-SF 法是在MNA 基础上简化而提出的一种营养评价方法,已有研究证明它与传统的营养评价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3,10]。本研究采用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180例老年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的31例,占17.2%;有营养不良风险的105例,占58.3%;不同性别患者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种风险筛查方法均呈现出老年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这可能与患者发病时间较长且活动量减少导致病人食欲下降有关,有些患者存在进食困难,导致其膳食摄入量不足,进而发生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性提高[11-12]。通过比较发现MNA-SF的营养不良风险的检出率稍高,因为它可以在患者体质指数严重下降或血清白蛋白严重减少之前发现有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危险的患者[13]。

3.2 年龄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脑卒中病人,尤其是高龄和吞咽困难导致膳食摄入量不足的病人,如果存在营养不良,其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几率和临床病死率均将显著升高[14]。入选本研究的均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定,发现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较高,占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评定,同样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两种方法筛查的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高龄患者卧床比例高,多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营养风险罹患率增高,在临床工作中营养师应加强对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早对其进行评估,减少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15-16]。

3.3 2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的比较

本研究采用的2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临床上应用均很广泛,但是也均存在一定缺陷,如在NRS2002中,患者营养状态受损情况调查评分中涉及到患者的近期体重下降情况和1周内进食量减少情况,这些数据只能听从病人的回答,收集到的数值客观性差,影响营养筛查的评定。MNA-SF评价法由于组成问题相对简单化,缺少一些客观的身体测量和临床检测数值,敏感度相对低,漏诊率稍高。本研究发现,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中,NRS2002的营养风险检出率为41.7%、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为75.6%,患者存在营养问题的比例较高,这些可导致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17-19]。2种筛查方法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估方面通过比较发现MNA-SF有更强的适用性。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优先考虑MNA-SF作为营养风险筛查方法,时间充足时可联合应用其他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并密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有研究发现个性化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20],因此营养技师应 加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营养评估,并制定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同时减轻医疗经济负担。◇

[1]Baek MH,Heo YR.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nutritional screening tools to predict malnutrition in the elderly at a geriatric care hospital[J].Nutr Res Pract,2015,9(6):637-643.

[2]Kondrup J,Rasmussen HO,Stanga Z,et al.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2002):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 Clin Nutr,2003,22(3):321-336.

[3]Yoshikawa M,Fujita Y,et al.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 predicts exacerbation frequenc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ology,2014,19 (8):1198-1203.

[4]董萍,侯静,闫雪娇,等.三种营养筛查工具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886-888.

[5]Gökcan H,Selcuk H,Töre E,et al.The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tool for detecting malnutrition risk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perspective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J].Turk J Gastroenterol,2014,25 (6):718-723.

[6]陈春明.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49-350.

[7]Schwegler I,Von-Holzen A,Gutzwiller JP,et al.Nutrition risk is a clinical predicator of post operativ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J]. Br J Surg,2010,97(1):92-97.

[8]唐大年,韦军民,朱明炜,等.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1):974-976.

[9]Chang HW,Li YH,Hsieh CH,et al.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ardiovasc Diagn Ther,2016,6(2):109-119.

[10]Bauer JM,Kaiser MJ,Sieber CC.Evaluation of nutrition status in older persons:nutritional screening and assessment[J]. Curr Op 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10,13(1):8-13.

[11]王剑峰,谭云辉,周庆蓉,等.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与慢性疾病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09-311.

[12]张素杰,吴伟,翟飞,等.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3,15(6):500-502.

[13]陈伟,杨炯贤,胡景,等.应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老年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及预后调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2(4):98-102.

[14]Zhang J,Zhao X,Wang A,et al.Emerging malnutrition during hospitalisation independently predicts poor 3-month outcomes after acute stroke:data from a Chinese cohort[J].Asia Pac J Clin Nutr,2015,24(3):379-386.

[15]朱跃平,丁福,刘欣彤,等.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09-2611.

[16]吴雅芳,李亚兰,郑文霞,等.普通外科住院患者665例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9):1215-1216.

[17]王楠,王玉梅,刘雪梅,等.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现状的评估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19):2424-2426.

[18]张静,陈格亮,花超,等.内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使用情况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6):356-358,368.

[19]孙惠杰,赵英凯,赵勇,等.老年长期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39.

[20]Ha L,Hauge T,Spenning AB,et al.Individual,nutritional support prevents undernutrition,increases muscle strength and improves QoL among eldly at nutritional risk hospitalized for acute strok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 Clin Nutr,2010,29 (5):567-573.

(责任编辑 李婷婷)

Application of Two kinds of Nutritional Screening Method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eurology

BI Yan-xia,HONG Zhong-xin,ZHANG Li-hong,LI Wei,GU Zhong-yi,GE Zhi-wen

(Department of Nutrition,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0,China)

NRS2002;MNA-SF;elderly;nutritional risk;malnutrition;malnutrition risk

毕研霞(1984— ),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洪忠新(1968— )男,学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营养。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筛查住院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妈妈住院了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