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

2017-05-25 22:33郭苑梅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郭苑梅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五洲小学

【摘 要】语文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通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等因素的挖掘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 作用 培养

一、前言

教育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在小学阶段就是通过六年的语文教学,在语文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使他们形成最基本的、比较稳定的、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以此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获得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里包含的态度、习惯、情感等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由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具有调控功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核心要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培养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何为非智力因素

195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美国心理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认识的、先天的和非智力》的论文,该文系统、详尽地阐述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ual Factor)这一概念。1983年2月11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文章,由此“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

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是指智力以外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这些都是相对于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是指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并对学习效果直接产生影响的动机、兴趣、意志、习惯、情感、性格等心理因素。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因为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时最长,教学内容和范围都较其他科目广泛的核心科目,学生在语文课上接受教育机会最多,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好途径。

三、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复杂、范围广泛的概念,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主要分为内动力和情动力。内动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而情动力则是指人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在语文学习中表现为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內在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调动出来,会表现为乐观积极,精力充沛,主动思考,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这些因素的存在,将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弥补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智力发展不是很好的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凭借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以及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样能取得不俗的成绩。所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是门非常注重积累的学科,光靠智力因素,而不够勤奋,缺乏对语文的热爱,没有自觉的阅读、朗读和写作行动,是没法学好语文的。

(三)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指目的的制定和学习途径的选择。有了学习的动机,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中间还有学习计划实施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让学生在正确兴趣和情感的指引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由学习动机走向学习目标。

(四)巩固作用

巩固作用就是指把某种认识或行为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良好智力的固定化往往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巩固作用,能把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聚拢集中于语文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自控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一般较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使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不断完善巩固,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兴趣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自身得到愉快的体验,情绪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师生的情感交流平和顺畅,使学生能愉快、自主地学习。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耐心解惑;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一句表扬、一个微笑,甚至只是点一下头,都能给学生有力的推动。

(二)小学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向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努力不懈。语文学习动机表现为学习语文的愿望和求知欲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包括学习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愿望、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态度。

(三)小学语文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发掘课文中杰出人物的优秀事迹,如爱迪生、方志敏、居里夫人等,以他们为榜样,启发小学生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决心。应该注意的是,磨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时要适当安排学习进度、分量和深度,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

(四)小学语文学习情感的培养

情感既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如今收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是名家名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动之以情,并要善于引导学生会之以情,让师生在情感传递中达到心灵间的契合,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的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世界,使学生不但对教师充满由衷的敬佩,还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加快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性格与习惯的培养

性格是个体心理属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和比较稳固的态度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中高年级段要求学生每天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让他们从优秀范文中学会各种表现手法,并尝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语文是讲究积累的科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性格的培养,使学生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有限的,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美】索里,特尔福特.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38.

[2]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马玉玲.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0):33.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