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动笔(节选)

2017-05-27 15:21老舍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动笔文学作品表达能力

老舍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

我的看法是:加紧学习,先别苦恼。

怎么学习呢?我看呐,第一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

首先是要把文字写通顺了。我说的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正是为逐渐充实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是那句话:不是为发表。想想看,我们若是有了想起什么、看见什么和听见什么就写得下来的能力,那该是多么可喜的事啊!即使我们一辈子不写一篇小说或一部剧本,可是我们的书信、报告、杂感等等,都能写得简练而生动,这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当然,到了我们的文字能够得心应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试写小说或剧本了。文学的工具是语言文字呀。

这可不是说:文学创作专靠文字,用不着别的东西。不是这样!生活经验、文学修养……都是要紧的。我们不应只管文字,不顾其他。我在前面说的有什么写什么和有多少就写多少,是指文字学习而言。这样能够叫我们敢于拿起笔来,不怕困难。动笔杆的同时,我们应当热情地参加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经验,还要看戏,看电影,看文学作品。这样双管齐下,既常动笔,又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文字与思想就会得到进步,生活经验也会逐渐丰富起来。我们就会既有值得写的资料,又有会写的本事了。

要学习写作,须先摸摸自己的底。自己的文字若还很差,就请按照我的建议去试试——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同时,连写封家信或记点日记,都郑重其事地去干,当作练习写作的一种日课。文字的学习应当是随时随地的,不专限于写文章的时候。一个会写小说的当然也会写信,而一封出色的信也是文学作品——好的日记也是!

文字有了点根底,可还是写不出文章来,又怎么办呢?应当去看看,自己想写的是什么,是小说,还是剧本?假若是小说或剧本,那就难怪写不出来。首先是: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足够写一篇小说或一部三幕剧的。事实上,那点经验并不够支持这么一篇作品。我们的那些生活经验在我们心中的时候仿佛是好大一堆,可以用之不竭。及至把它写在纸上的时候就并不是那么一大堆了,因为写在纸上的必是最值得写下来的,无关重要的都用不上,就好像一根大笋,看起来很粗很长,及至把外邊的吃不得的皮子都剥去,就只剩下不大的一块了。我们没法子用这点笋炒出一大盘子菜来!

这样,假若我们一下手就先把那点生活经验记下来,写一千字也好,两千字也好,我们倒能得到好处。一来是,我们会由此体会出来,原来值得写在纸上的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多,我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假若我们要写长篇的东西,就必须去积累更多的经验,以便选择。对了,写下来的事情必是经过选择的;随便把鸡毛蒜皮的事都写下来,不能成为文学作品。即须经过选择,那么用不着说,我们的生活经验越多,才越便于选择。是呀,手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去选择呢?

二来是,用所谓的一大堆生活经验而写成的一千或两千字,可能是很好的一篇文章。这就使我们有了信心,敢再去拿起笔来。反之,我们非用那所谓的一大堆生活经验去写长篇小说或剧本不可,我们就可能始终不能成篇交卷,因而灰心丧气,不敢再写。不要贪大!能把小的写好,才有把大的写好的希望。况且,文章的好坏,不取决于字数的多少。一首千锤百炼的民歌,虽然只有四句或八句,也可以传诵全国。

还有:即使我们的那一段生活经验的确结结实实,只要写下来便是好东西,也还会碰到困难——写得干巴巴的,没有味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看大概是这样:我们只知道这几个人,这一些事,而不知道更多的人与事,所以没法子运用更多的人与事来丰富那几个人与那一些事。是呀,一本小说或一本戏剧就是一个小世界,只有我们知道的多,我们才能随时地写人、写事、写景、写对话,都写得活泼生动。写晴天就使读者感到天朗气清,心情舒畅,写一棵花就使人仿佛闻到了香味!我们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动笔!我们不妨今天描写一棵花,明天又试验描写一个人,今天记述一段事,明天试写一首抒情诗,去充实表达能力。生活越丰富,心里越宽绰;写得越勤,就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么一天。是的,得下些功夫,把根底打好。别着急,别先考虑发表不发表。谁肯用功,谁就会写文章。

放开胆子,先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咱们就会逐渐提高,写出像样子的东西来。不怕动笔,笔就会听咱们的话,不是吗?

[选自《大家语文·出口成章:论文学语言及其他(增编本)》,有删改]

编者的话:作文,就是用笔说话。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处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多看”,就是多观察、多读书、多看报;“练习”,就是勤动笔,经常进行写作训练。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办法。

猜你喜欢
动笔文学作品表达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毛毛雨
打扮春天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