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过去时的非原型意义探讨英语动词过去时态教学

2017-05-27 20:07曾语晨王正琪蔡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5期

曾语晨 王正琪 蔡莹

摘 要: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原则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英语的过去时态范畴也是如此。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以一般过去时的非原型意义为例对英语动词过去时态进行研究,发现一般过去时是个多义范畴,其原型用法是“以说话时间是现在为参照点来表示时间方面的距离性”,通过“距离性”的家族相似性将各种用法共同纳入范畴当中。教师将原型范畴理论引进过去时态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 一般过去时 非原型意义 过去时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09-02

1 引言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脑运用符号系统将杂乱的世界轉变成有序信息的过程,是构建范畴的基础(Ungerer &Schmid, 2001)。

Rosch基于“家族相似性”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效应不仅存在于非语言概念结构,也存在于语言概念结构(Lakoff, 1987);既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次中,也存在于作为句法层次的时态中(谭万俊,2008)。

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时态帮助话语者构建起诸个情景在时间上的关系(李战子,2002)。英语动词时态是使用英语的民族借以理解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时间观念与动词形式之间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易仲良,1987)。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英语动词时态形式与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并不总能一一对应,过去时态则明显反映出这种复杂性,其各种用法因而呈现出一种原型效应。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以一般过去时态的非原型意义为例,对英语动词过去时态进行研究,探究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过去时态教学的指导作用。

2 原型范畴理论

Wittgenstein提出范畴成员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Labov对杯、缸、碗、瓶如何分类进行了调查;Rosch比较了不同文化中的范畴形成,发现许多范畴都围绕着一个原型而构成,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是看它是否与其原型具备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周璇,2010)。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所建立起的“完型”概念;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有隶属程度的差异;范畴成员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构成一个连续体;范畴边界是模糊的(朱炜,2005)。原型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是原型可以通过范畴化试验推导获得,被看作“范畴中的最佳例子”;另一种是原型被界定为“认知参照点的一种心理表征”,作为某一范畴概念核心的图式表征,由某一具体实体所体现(Ungerer & Schmid, 2001)。

3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动词过去时态

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情景的时间是多维的,表现为层级结构,各个情景之间的时间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不但情景的时间位置会发生改变,其时间结构也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发生变化,据此,时态可分为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两类,中心视点是一般现在时,位于左边的过去时和右边的将来时都是次生时态,都和现在时有一定的距离,而距离感是相互之间的根本差异(何举纯,2014)。

在总的时态类型层面,存在着原型和非原型时态范畴的区别。而在具体的某一个时态层面,也有着原型和非原型范畴的差别。本文主要从英语过去时态这一原型范畴进行讨论。过去时首要和重要的是描述先于说话或写作的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的事件或状态(Taylor, 2001)。以说话时间是现在为参照点来表示时间方面的距离性是过去时态的原型意义。

4 一般过去时的非原型意义对过去时态教学的影响

英语动词过去时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对过去时态先给出一般定义,再根据具体使用的特殊用法分别予以阐释,学生抄写下一堆规则,在实际运用时却只记得最一般的用法。以下对一般过去时的非原型意义进行具体分析,以便探讨与原型有着相似性的非原型意义对过去时态教学的作用。

根据原型理论,将一般过去时看成一个多义范畴,其表示时间方面距离性的用法是原型,其他用法则与之有着足够的相似性,从该原型中派生出来:

例1: In the year A. D. 2201, the interplanetary transit vehicle Zeno VIImade a routine journey to the moon with thirty people on board.(易仲良,1987)公元2201年是将来的时间,为何本句不用一般将来时而用一般过去时?

教师可以这样和学生解释:科幻小说家设想从比自己所叙述的将来事情更远的将来时点的角度描述事件,采用过去时态,把未来情景当作已经发生过的情况,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从而增加描述的逼真感。一般过去时的这一非原型意义与其原型是有较大相似性的,都表示了时间方面的距离,只是衡度起点有所不同,熟悉过去时原型用法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个与原型非常接近的非原型用法。

例2: If Emily came tomorrow, she would stay with Tom. 有时间词tomorrow为何使用一般过去时?

本句表示了一个以情况的真实性为基点而与之有相对距离的行为。相对距离是指过去时态形式表示的行为或状态在说话时虽是非真实的,但不排除说话后达到真实彼岸的或大或小的可能性。说话时艾米莉并不在汤姆身边,因而是非真实的,但第二天她来或者不来陪汤姆的情形目前无法推断,不排除该行为成真的可能性,故使用一般过去时表示与真实性的相对距离。这个非原型意义与原型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依然表示距离,只不过基点不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该用法与原型的相似性,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就能将其归入一般过去时用法的范畴中,进而正确理解话语或语篇的含义。

例3: a. I wonder if you can help me.

b.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me. a句与b句为何用不同的时态,是因为动作一个发生在现在而另一个发生在过去吗?

这两句的差异不在时间上,而在于说话人的不同心理因素,也即心理距离。前一句给人留下较为亲密的印象,后一句则让人产生客气委婉的感觉。再看下面一例:

例4: a. Will you close the window?

b. 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这两句的差别也不在时间上,而是说话人看待交际双方之间有无心理上距离的不同,b句的情态动词使用过去时态,语气上显得比较客气,用来缓冲强加于听话人的效果。

例3和例4中一般过去时的使用,表示以发话人为立足点与受话人之间心理上的某种距离使受话人产生对方在言语及态度上客气委婉的感觉。同样,这种表示心理方面距离性的非原型意义与原型之间也有着一丝相似,只是视角转到空间域而已。学生只要抓住这点相似性,在遇到类似话语或语篇时就能很快產生联想。

5 结语

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般过去时的三种非原型意义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一般过去时的各种看似无关的用法都有着内在的或大或小的家族相似性——距离性。一般过去时的所有用法都围绕着这个典型特征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过去时态范畴,从而区别于其他的时态范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将原型范畴理论引入动词过去时态教学中,既重视原型的内核引力,又不忽视非原型意义的层级联系,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F.Ungerer and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George 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 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 何举纯.英语动词时态非范畴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 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谭万俊.英语绝对时态的非典型阐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7] 易仲良.论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实质[J].外国语,1987(1).

[8] 周璇.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教学——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0(3).

[9] 朱炜.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简介:曾语晨(1991-),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王正琪,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蔡莹,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