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

2017-05-27 08:42汤燕英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汤燕英

摘 要: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26-0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要树立人本思想,转变角色,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激发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好方向,随时随地进行引导、点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摸索、自求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1 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学理念,摆正自己的位置,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独立尝试、小组讨论、操作实践、分析研究等活动,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知道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而且也掌握了通过数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算出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于是在新课一开始,我就直接出示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胡萝卜做成的),问:你能想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抛出这个问题后,我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把这个长方体切割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我充分肯定学生的这种想法,和他们一起把长方体进行切割,而且很容易就得到了长方体的体积,但同时我又提出疑问:不是每一个长方体都是可以切割的,有没有一个科学的计算公式呢?接着又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又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其实就是它长、宽、高的乘积。有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经验,对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我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就这样,整堂课学生完全沉浸在自主探索新知的氛围中,对于公式的理解也特别深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2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

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多样,有利用一些新旧知识之间矛盾而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利用學生好胜心强而创设的竞赛情境等等。但是在创设情境时总离不开一个原则,那就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剌激,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就会产生“我想学”的意念。例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节课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抢30”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从1开始每人报1到3个数,两人交替进行,谁最后能抢到30 谁就赢。比赛时,我先让学生向我发起挑战,结果学生屡屡失败,但却越挫越勇。这时,我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其实玩这个游戏是有窍门的,老师是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会这么厉害,我们生活中还蕴藏了很多这样的规律,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找一找规律,你们想学吗?”在这样强烈的情境刺激下,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一定始终都会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

2.2 培养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古语有云,“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心思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数学课有必要安排一定的“安静思考时间”来促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有这样一个题目:给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涂上颜色,然后切割成6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问三个面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个面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一个面涂到颜色的呢?这个题目有一定的思维难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此时,留一些时间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心思考是必要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3 提倡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形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很容易就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即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每拼一次就会减少两个面。在讨论“10盒火柴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时,学生更是讨论得十分激烈,并得出了很多不同的包装方法,最终确认出最合适的包装方法,即:要使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在这整个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自主探索的热情,并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去发现,去操作,去质疑,去吸纳,促进学生爱好数学,会学数学,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能力,有了自主学习能力,才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