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计算 成功的数学

2017-05-27 08:46赵春莉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养成习惯正确率

赵春莉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计算教学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有效 正确率 理解理解 掌握算法 养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32-01

小学数学学习中,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则是影响数学成绩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学生计算正确率偏低的原因,除了有些学生不能坚持认真、规范的列竖式外,还有抄错题目、进错数位、不明算理与算法导致的错误等。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多数学生认为验算太麻烦而不愿去验算。针对以上情况,要提高竖式计算的正确率,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理解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基础

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论根据是算理,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算,才能更好地掌握算法,这就是计算教学的根本。

1.1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比较直观的,而算理一般都比较抽象,小学生很难理解算理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中,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算一算等,体验由具体到抽象揭示算理的过程,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算法的切实掌握。例如:在教学“34+16”时,先让学生同桌合作摆小棒计算。通过操作、交流、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满十进一”的道理。这样,进位加法的原理在捆小棒的操作中得到了有效突破。紧接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加,个位上刚好是10粒珠,引导学生要拨去个位上的10粒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粒珠子,这样十位上就有5粒珠子是50。最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明白 “相同数位对齐”和“满十进一”的道理。学生从摆小棒到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再到列竖式计算,是把操作当成掌握笔算方法的拐杖,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在这样的过程中,动手操作为竖式教学巧妙地搭设了脚手架,学生的数感得到强化。

1.2 在知识比较中理解算理

例如,通过直观知识与抽象知识的比较,数与形的比较,让学生由直观算理过渡到抽象算法。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0.8×3”时,通过比较“把小数0.8元化成整数8角”来计算和直接用“竖式法”计算得到结果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计算法则的关键。这样的比较,既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又利于学生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1.3 在知识迁移中理解算理

例如,“小数乘小数”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整数乘法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迁移到整数乘法上来,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2 掌握算法,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计算法则的依据是算理,学生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为掌握法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特别注重讲清法则的推导过程,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从而达到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的目的。

以往的教材经常将计算法则用醒目的字体出示,以体现它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则注重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对计算方法自主的感悟,并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加以总结。在教学计算时,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要注重让学生自主构建计算法则,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教学“小数乘小数”,在学生计算3.6×2.8和2.8×1.15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两道题竖式计算过程,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及注意点,并鼓励其他学生质疑、补充。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学生不仅自主构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而且对计算中出现的类似的“确定积里面的小数点的位数”的错误原因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 养成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障

有的时候,学生明明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但计算的正确率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好的计算习惯引起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學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容易掌握的部分,有许多学生不把它放在眼里,当数目较小、算式简单时,就会产生“轻敌”的思想;当遇到数目较大较复杂时,就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题目都没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做完不检查等,这些坏习惯直接导致了计算的错误。

3.1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数学计算是严谨的,不允许半点马虎,但许多学生并没有这一良好习惯,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有时甚至“一望知数”,这样能不出错吗?例如:有学生在计算“1-0.6+0.4”这样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时,由于马虎,结果算成了“0”。如果看得仔细一点,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很容易看出这道题的计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正确结果是0.8。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的审题习惯。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计算错题进行分析,今天和昨天比有没有进步,明天的目标又是什么等。当然教师要对学生每次的分析进行反馈,毕竟大多数学生还是缺乏自觉性的。每天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无形的督促中形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2 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是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3 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做作业就象完成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就行了,这就导致了计算错误率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检查: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数字写错了没有等,无法口算的还应该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每次作业都提醒、强调,同时教师亲自走到学生中间督促、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自主检查、验算的习惯了。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一定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养成习惯正确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提高正确率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计算是数学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