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2017-05-27 05:55赵学敏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传承

赵学敏

摘 要: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主渠道,也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传统美德 音樂欣赏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41-01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欣赏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必须根据音乐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美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音乐课堂闪光。

中华传统美德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心理品质,有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殊功效。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这是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审美教育是音乐欣赏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穆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凝聚了老一代艺术家的心血,他们把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具有优秀民族传统、高尚的传统美德的音乐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每一位我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分析音乐、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一定要找到一个契合点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例如《彩云追月》一课。这是一首创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广东音乐,乐曲年代久远,又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作为北方的中学生,理解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考虑从体会民族传统音乐的经典与传承入手,引导学生热爱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审美体验与传统美德完美结合。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欣赏由流行歌手爱戴改编并演唱的具有美国黑人灵歌风格的流行歌曲《彩云追月》。时尚的旋律,前卫的演唱方式,让学生很快对这首歌产生了兴趣,并随视频进行模仿。之后我有播放了李云迪演奏的钢琴曲《彩云追月》,学生们感到很神奇,两首旋律相同的音乐,一首能那么时尚、动感,而这首却又如此的委婉、典雅。抓住这个时机,我播放了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的视频,不用介绍学生就能听出来是原曲。 我介绍了歌曲的创作年代、作者、背景,学生们听的都很专注。他们在惊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音乐创作者的创造力的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传承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丢掉,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用自己的创造力来传承中华民族不同领域的优良传统!

二、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点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穆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中学音乐教材中欣赏课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欣赏教材中的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堪称经典。那么如何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我们每位音乐教师来说又是一个重要课题。

例如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作品,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这部作品所要讲的故事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改编后的作品共有四章。在每个乐章欣赏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通过演奏者力度、速度的变化,体会演奏者每一乐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黄河船夫曲》写出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的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黄河颂》象征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已屹立世界东方;《黄河怨》的音乐中透露着反抗斗争的音乐情绪;《保卫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在整首乐曲的欣赏中审美体验与情感体验相互交融,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大气磅礴、如泣如诉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坚强不去的斗争精神。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必须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人的素质、素养上,为人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作准备,而关注人类本身发展,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我们可以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可以吸取大量的营养,来丰富我们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人格,全面接触并融合新课题的人本思想。进一步挖掘教材内涵,弘扬传统美德,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熏陶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担起振兴伟大中华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传承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传统美德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