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2017-05-28 19:20陈章虎
祖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基本情况教学反思

陈章虎

摘要: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反思做得还很不够,究其原因是受职业倦怠、研究水平偏低、繁杂事务的冲淡、从众心理和自我满足的心理等的影响。笔者建议要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引导教师博览群书、倡导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积极改进学校管理,以此来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 基本情况 归因分析 建议与对策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学反思则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有效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和同行设计了“教师教学反思情况”专题调查,目的是了解教师教学反思情况,倾听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一些看法,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化水平服务。

一、基本情况

为了解当前教师教学反思的情况,笔者联合了几所中小学兄弟学校,又通过网络手段邀请了部分教师参与调查,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等手段。从调查情况来看,84%比例的教师认为进行教学反思很有必要,78.3%比例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能经常反思的占39.2%,偶尔进行反思的占66.7%,偶尔写教学反思日记的占91.3%;平均每年撰写教学论文的篇数:1篇未写的占10%,写1篇的约占73.9%,写2~3篇约占26.1%;对于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的调查情况是:能经常阅读的占40.1%,很少阅读的占14.8%,偶尔看但只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的占45.1%;40.7%比例的教师是从自己教的角度反思自己,仅有20%的教师反思学生学的过程;61.3%的教师反思行为是在学校工作安排下进行的。

掩卷而思:教师教学反思怎么了?当何以应对?

二、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归因分析

(一)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70年代提出的,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职业倦怠现已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现象。职业倦怠存在于很多行业中。它特别容易发生在工作重复性强,工作压力大的行业中,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眾压力多余其他行业,所以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工作压力大、职业危机等主客观原因,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得出一个影响教师反思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观上有着反思教学的良好愿望,认为教学反思对自己的发展确实有帮助,然而由于惰性使然,没有主动反思教学的习惯,教学之余也懒得去反思,致使一些教学反思行为最终落空,成为泡影,即使有一些反思行为,也是一种被动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工作安排,应对各级检查而硬着头皮去做的,不少老师的反思笔记都是从报刊、杂志、网上照抄下来的,没有自己的东西,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毫无价值可言。

(二)研究水平偏低

一方面表现在理论水平偏低,实践能力不强。对于教学中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缺少敏感性,不能及时反思;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教学灵感的出现,但是由于腹无点墨,上升到理论高度就犯难了;在教学实践中不思改进或只是点滴的改进,不持久、不深入,缺乏行动研究的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反思肤浅无高度和反思片面无深度,不能在全面反思中高屋建瓴地把握重点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

(三)繁杂事务的冲淡

首先,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由于学校在管理上瞄准分数,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上瞄准分数,不少学校的教师因为抢课而吵架,挣着时间去辅导,面对公众和学校的压力,教师在高压下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着,使教学反思既没有得到学校管理上的足够重视,也不可能在教师身上得到真正落实。其次,受编制、学额的影响,教师的业务量本身已经不轻了,诸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课件制作、家访、各种会议等,再加上平时各级各类的检查、各种活动的竞赛评比等,则显得更为繁重了,不少学校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沉下心来去反思教学,搞一些教学研究。调查中,一些校干无奈的表示:无暇顾及,教学反思流于形式。而一些教师则说:“一天下来,已经疲惫不堪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反思研究”。

(四)从众心理

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一些教师看到别的教师没有什么反思行为,自己也就不去做了。实在想做点反思研究吧,还担心别人笑话、挖苦自己,说自己是想出风头、好功利等,因此出现了盲从现象。

(五)自我满足心理

不少教师依仗自己教学时间长,对教材理解透彻,熟悉教学路子,掌握了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起来游刃有余,沉浸于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不去重新反思、审视今天的教学,还是以老眼光看新课改、老经验教新书,以至于许多老教师说:“我闭上眼睛都能教”,孰不知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新课改是一浪高一浪,教育改革是日新月异,没有反思,谈何创新,没有创新,谈何超越。这是典型的经验主义,缺少谦虚治学的品质。

三、建议与对策

(一)点燃激情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指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事业要有热情、对理想要有追求。不难想象,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在任何事情上会有什么作为,一个职业倦怠的人在工作上会有什么建树。一个教师如果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不去反思教学,不思改进,结果必然是误族子孙后代。点燃激情就是说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一方面要通过民主化的管理和科学化的评价,给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积极促进教师以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事业心和不断的进取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切实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大胆进行管理改革,把教师解脱出来,激励和促进教师敏于反思、勤于改进。恰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博览群书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持续不断地深入,相对来说教师的一桶水是在不断被消耗着,这样的一桶水又能维持多久呢?读书恰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教师的源头活水,是教师知识的更新与储备,是教师成长发展的有效良方。

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熟读教育教学的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但如此,还要博览群书,丰厚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书读多了,眼界也就开阔了,反思的问题也就越多越深刻了,才有利于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不少学校重视并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读书活动,此举可鉴,既可以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水平,也可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能力。

(三)严谨治学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教学反思环节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克服教学反思上的自满心理和自负情绪。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掌握了,不要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多么高,要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必须明确教无止境、学也无涯,大教育家孔子三省吾身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效仿。

二要躬身实践。教而不思、思而不改都是要不得的,要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3]要拓宽反思的途径,不要以为写了一篇教学后记或教学札记就算教学反思了,其实,教师的自我对话、同行的交流研讨、撰写网络博客、教学诊断、教学日记等都是很好的反思途径。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反思教学,?影响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个教学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一堂课、一个练习、一个阶段的教学都可以进行教学反思,甚至一句话、一个疑问、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都能引发我们反思。这些因素之间往往是相因相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把握某个重点问题,这样才发现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改进教学的方法。只要教师能处处留心,事事关心,在教学反思上一定会大有作为。教学反思,人人可为之。

三要提升经验。每个教师身上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每个教师却表现为千差万别。何也?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反思,没有提升个人的经验。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肤浅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浅薄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提升的话,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限制。面对日新月异的课程改革,老经验也是无法解决新时期新课程改革所面对的诸多新问题。

(四)改进管理

学校管理者必须明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自我反省、批判和审视,最终是自我吸纳、改进和实践,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属于自己真正的东西,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教材,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教学风格,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专业化的良好发展,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摒弃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把教师从高压中解脱出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让教师静下心来反思、沉下心来研究,为教师搭建好平台,形成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到主动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上来,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益。

此外,学校还要不拘一格的开展教师反思交流活动,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诸如成立教学反思论坛、网络反思、录像反思、录音反思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反思交流活动,使一大批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而走上共同发展的成长之路。

总之,教学反思的有效开展取决于教師自身的认真努力、积极思考和持之以恒,同时也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教学反思的应有价值和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们不妨套用这个公式并拓展一下,形成一个教师发展的公式,以期和广大同行共勉,那就是:

读书+经验+反思+改进=成长+成功。

参考文献:

[1]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新华出版社,200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高伟.教师成长公式. http://www.cnu2school.bjedu.cn/news.php?id=680,2008,(11).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黄集小学)

猜你喜欢
基本情况教学反思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解析
云南省首次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关于县级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政治学研究年度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