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探讨

2017-05-28 11:38张飞
祖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特点方法

张飞

摘要:不可否认,自“五育并举”理念提出开始,美育就成为奠定学生启蒙教育的基石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美术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术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在心中埋下一颗美的种子,进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育 特点 方法

一、小学美术教育概述

理论证明,九至十二岁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特殊性为小学美术教育赋予了重要意义。良好的美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儿童的审美意识,培养其审美能力,对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重视小学美术教育既是基于儿童认知体系的客观性所做出的合理举措,也是放眼于儿童未来发展所得出的必要考量。

首先,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是通往诗性生活体验的桥梁。缺乏审美能力的人无法从阅读中收获快乐,也难以通过音乐、绘画等形而上的作品实现深层次自我的寻找。由此可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其次,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增加学生的艺术涵养。所谓艺术涵养并不仅仅指能否看懂一幅油画或听懂一首交响乐,它更多地外在体现为人的气质。身为教师,应呵护尚未被社会染指的幼苗,避免将孩子们的童心与想象力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后,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得高雅的情趣,避免其在日后流行文化的侵蝕中随波逐流,品味下降。身为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对“锚定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争取为学生上好关于美的第一堂课。

二、小学美术教育特点

(一)内容生活化

翻开小学美术课本,不难发现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由“造型设计”“表现运用”“欣赏评价”几大部分组成。教师应尽量将课本贴近生活,重点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选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相比高等美术院校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基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水平较低这一事实,小学美术课程具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重视直观感知、避免抽象艰深等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扬这些优点,合理利用教具、道具来多角度、全方位向学生灌输“空间”“长度”“体积”“面积”等抽象概念,在教授美术之余帮助学生培养起浓厚的美术兴趣,促使美术由“学科”上升为“爱好”。

(二)途径多元化

所谓途径多元,指的是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实现从书本到网络的接轨。一味拘泥于书本教学是难以满足儿童丰富的好奇心和洋溢的创造欲的,教师应保证课堂教学内容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的建筑、服装、房间设计或民俗特产等多元化的互联网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美术的魅力。

(三)教师队伍专业化

相比传统“重视语数外”的小学教育理念,不可否认现如今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更加长足的进步性。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不再按照传统模式采用代课教师,而是逐渐步入了正轨,小学美术学科也因此逐渐取得了可以与语数外等主科相比肩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步伐逐渐深入,当今传统教学理念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与教师队伍专业化相匹配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既体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也体现在师生良性互动的新型课堂模式之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因此得到了增强。

三、小学美术教育方法

(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如前所述,充分将书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学思路,即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合理使用教学模具,如图片、道具、多媒体设备、影音资料等,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形成直观感知;另一方面,教师应实现“从口到手”的跨越,在实践中带领学生们触摸真正的艺术之美。举例来说,如在“花朵”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投影设备向学生们展示花朵的多种形态和丰富的色彩,进而鼓励学生们动手或剪或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朵。所谓实践出真知,未经动手的美术学习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只有将书本内容带进生活中来,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升。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所谓良好的课堂氛围绝不应该是专属于教师的“一言堂”,相反,它应该是积极活跃、人人参与的。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我讲你听”的错误教学模式,而将学生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具体来说,首先应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作用,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通过与周围人的交流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知;其次应注重师生交流的充分展开,为探究式学习提前打基础,令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亲切氛围中实现知识的授受。最后,除力求做到前两点之外,教师亦不应忽略对课堂纪律的维持,切不可让学生在混乱无序且无意义的争论与聊天中使一节课白白浪费过去。

(三)实现个性化教学

正所谓“因材施教”,对于六至十二岁的儿童而言,其个性与性格甚至日后的人生态度都联系密切。因此,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表达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所必须要做到的。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的想象力被一成不变的书本知识所压抑,而立足于小学美术这一学科“对于想象力有较高要求”的特殊性,身为美术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状况量体裁衣,为其制定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应呵护学生的想象力,对课堂上出现的每一种不同的声音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切不可在“一刀切”的千篇一律评价中将学生的美术兴趣扼杀殆尽。

参考文献:

[1]陈思红.浅谈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J].读写算,2013,(10).

[2]胡剑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09).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港镇连峪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特点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