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朝贡贸易研究述评

2017-05-30 10:48陈佳炜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朝贡体制贸易

陈佳炜

摘要:朝贡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与外交往的重要制度,朝贡制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商周时期的“内外服制度”作为朝贡制度的雏形,到了汉代与“蛮夷”民族之间逐步建立起了朝贡关系,唐代走向发展和成熟,而到了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该体系发展到了完全成熟时期。对于明清发展到顶峰的朝贡贸易制度,个人认为,清代朝贡与明代朝贡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也不能混为一谈,清代的朝贡制度是对明朝制度的沿袭,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清朝统治者在沿袭明朝的朝贡制度时,也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因此研究清朝朝贡制度也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清代朝贡制度研究主要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整体上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而另一个是从清朝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朝贡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字:清代朝贡 朝贡制度 研究述评

一.在整体上研究朝贡制度的:

(1)著作类,李云泉的《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李云泉博士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起源、发展与转变,其中尤其的着重讲述了明清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在朝贡体系下的对外交往与贸易,也给我们研究朝贡制度提供了一个详细又新颖的视角。魏悦的《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中,以中外贸易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朝贡贸易的核心是建立“天朝礼治体系”,以来实现儒家思想中的四方来朝的理想。董俊峰的《中国文化专论》一书中的中的第八章《朝贡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朝贡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鼎盛与衰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朝贡制度体现了了儒家文化的内敛性和中国皇帝的虚荣心,對朝贡制度的观点新颖。

(2)论文类,国内的学者伍庆玲的《朝贡贸易制度论》认为朝贡贸易作为维系古代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外交思想的体现。这篇文章联系历史学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客观评价了朝贡制度的优点与不足。简军波的《中华朝贡体系: 观念结构与功能》,在文中提出了朝贡制度的意识形态方面由三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儒家思想、天下观和华夷观构成,其功能则是增进对外交流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最终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张锋的《解构朝贡体系》这篇文章从提出关于朝贡体系这一范式的基本性问题出发,尝试指出挑战这一范式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从而使得古代东亚国际政治研究能超越朝贡体系的束缚,建立更加完善、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周方银的《朝贡体制的均衡分析》,这篇文章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对朝贡体制的均衡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朝贡制度的内在逻辑机制。

论文类的文章还有喻常森的《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朝贡制度的演变历程,从秦汉的兴起直到清朝的消亡,并将消亡的原因归结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李云泉的《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提出了基于华夏正统观下建立的朝贡体系,因为国力与周边形势的区别,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耿忠杰的硕士论文《天下、朝贡、帝国: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模式之比较》中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可以用“天下”、“朝贡”和“帝国”这三种模式进行概括。三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朝贡与其他两者的区别。

二.在国别层面上研究清代朝贡的:

刘信君的《中朝与中国和东南亚藩属国朝贡制度之比较》,在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朝贡国家之中,分为典型朝贡国与非典型朝贡国,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朝鲜与东南亚,这篇论文从政治,军事,经济与礼仪各个方面对朝鲜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比较。她的另一篇文章《中朝与中琉朝贡制度比较研究》则是着重分析了中国的两个主要朝贡国朝鲜和琉球的区别。吴洪君的《朝贡体系的历史遗产及其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影响》同样是从朝贡体系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古代朝贡体系的历史遗留,以及与对现代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时带来了启示。张勇进和巴里.布赞的《作为国际社会的朝贡体系》将朝贡体系置于整个国际的环境中,对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见解。

三.专门分析清代朝贡制度的:

祁美琴的《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提出了清代与明代的朝贡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能够混为一谈,而且还对对学术界混淆朝贡体制与朝贡贸易体制的观点进行了批驳,阐述了清代朝贡体制的地位与特点。

杨雪芹在《略论清朝的朝贡制度》一文中总结了清代朝贡制度的四大特点,一是“受册封与扶危定倾贡期不等”,二是“贡品都必須是土特产”,三是“贡使对皇帝须行三拜九叩礼”,四是“对属国不强调汉化贡使贸易”。

曹秀丽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朝贡制度与清前期的中荷关系》中重点描述了清代中央政府与荷兰的关系,分析到荷兰曾经也是朝贡体系中的一员,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对清廷认识的加深,荷兰逐渐从朝贡国转向了互市国,荷兰与中国并不存在宗藩关系。

李云泉的《再论清代朝贡体制》提出了清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厚往薄来"不具实证意义,提出了朝贡体制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属性,而非贸易属性;清廷对朝贡贸易的重视是政治和礼仪方面的考量。

四.有关国外研究清代朝贡制度的:

海外学者对于朝贡制度研究的最为著名的首推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费正清教授对研究朝贡制度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在他的代表作《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将中国的朝贡制度分析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汉字圈,第二层次是内亚圈,第三层次是外圈。他通过分析中国朝贡制度与西方的区别,得出了著名的“冲击-回应”模式。

日本学者滨下武志在自己的代表作《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贸易圈》中重点论述了朝贡贸易体系论,他认为在亚洲古代的外交体系中,存在一个以中国为圆心的同心圆式的朝贡体系。这种朝贡关系与各国的商业贸易相互影响,促进了东亚商业贸易的发展。

香港学者黄枝连在其著作《天朝礼制体系研究》中提出: 19 世纪以前,远东地区有 一个突出的区域秩序——天朝礼治体系,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一体系的理论框架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礼制体系,这一套礼制体系对维持与稳 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近些年来关于清代朝贡贸易相关的著作与论文,为研究中国古代朝贡贸易与清代的对外交流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2015届研究生院13班)

猜你喜欢
朝贡体制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贸易统计
二元并存,多层参差:探寻两宋时空交错朝贡运行之力作
——黄纯艳《宋代朝贡体系研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