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17-05-30 10:48王宏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中华文明礼仪

王宏

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今天许多礼节和仪式都已经丧失了,很多人忽略了做人的基本礼仪。

关键词:礼仪 社会和谐 中华文明

在现代社会,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礼仪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人们越发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工作和生意场上的重要作用;礼仪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单位形象的必要条件,也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礼仪是人们情感表达的惯用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说礼仪是手段,和谐是目的,礼仪促进和谐,礼仪文化的功能造就和谐社会!

一、礼仪是个人健康成长的营养剂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个人礼仪也就是个人教养,要做到有素养,必须做到真诚热情,温和宽容,大方幽默,注意小节。个人能够按照礼仪的知识要求自己,素质就会提升。也就是说,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待人真诚的你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缺乏诚意的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真情。

二、礼仪是老人养老送终的安慰剂

5月12日劳动午报【快评】新闻报道,《百行以孝为先,不可斤斤计较》邓子庆:咸安的余老婆婆生病住院,子孙竟然无一人承担照看职责,格外令人五味杂陈。百行孝为先、万善孝为首。照顾老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没钱没力的出心,亲情,何必为尽孝而斤斤计较。不孝顺父母不赡养老人,是没有道德,不懂礼仪的一种表现。 尊老爱幼是我国文化的传统美德,现在很多人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老人依靠社会来供养,中国人口那么多,终有一天,国家是没有能力支付的。如果我们能够从自身做起,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老人,让他们度过幸福晚年,国家将会节约一大笔资金。试想,如果人不能赡养老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牲畜尚如此,让人情何以堪?

三、礼仪是家庭和睦美满的催化剂

日本韩国的大部分礼仪知识是在家中完成学习的。而今,中国女性半边天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无暇顾及孩子的礼仪教育,学习成绩放在了第一位,只要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管。于是,父母做好饭菜亲自端上来,家里人没有到齐,孩子们自己就先吃,没有长幼尊卑。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蹲在凳子上,嚼东西的时候发出声响等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朋友一块出去聚会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诸多问题,比如不等主人安排自己随便找座位,主人还没有宣布开始就自己夹菜,自己吃完饭以后就嚷嚷回家,或者是吃完饭以后钻桌子等等令人尴尬的场面。如果我们懂得礼仪知识,我们的家庭就如同添加了温馨催化剂,老的小的互相体谅,互相帮助,其乐融融。

四、礼仪是社会和谐安定的稳定剂

礼仪是人们情感表达的惯用形式,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说礼仪是手段,和谐是目的,礼仪促进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礼是和谐之本。《西方礼仪集萃》作者艾米丽.斯特也指出:“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它看似一些繁文缛节,却可以使生活变得和谐而美好。”

五、礼仪是国家和平外交的融和剂

在国际交往中,各国的、各民族的礼仪在被相互欣赏、了解和认可之时,也被兼收并蓄地融合近本国和各民族的礼仪。 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地球村。现在及未来国际礼仪走向统一的趋势,同时也呈现多元化,显示民族性和世界性共处的局面。

七、礼仪是人际关系交往的润滑剂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倘若矛盾双方都能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以体谅宽容之心,以礼貌得体之法,那么矛盾不难解决。社会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运用礼仪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的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和善意,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礼仪是形象,更是力量。新加坡的《好公民》教材中,突出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教育,从思想行为发展范围将德育划分为六个层次不同的发展重点,即德育应从学生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和全人类,因此课程内容重点随年级而发展的,即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二年级以“家庭”、三年级以“学校”、四年级以“邻居”、五年级以“国家”、六年级以“世界”为中心。整个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擴展。 而今北京的中小学、大学开设了相关的礼仪课程。

学习礼仪,还要从领导干部抓起,把单位礼仪学习作为“新常态”。领导干部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是群众的旗帜,群众往往把领导干部视为党和政府的具体化身。因此,群众对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印象与评价,不仅影响领导干部个人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党或政府的形象。因而,要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礼仪的教育和规范,并通过他们去影响和带动群众礼仪水平的提高。把学习礼仪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就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一样,每天有所提升。单位职工由领导带头学习,社区全职太太和先生可以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学习提升,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提高,这样从上到下,形成好的氛围和风气,日久天长,潜移默化,中国将出现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国的游客出国后因知晓礼仪,也不会再受到他国人的歧视,同时也得到应当得到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景勇.《“文明礼仪大讲堂”营造的社区影响力》,河南教育.职成教,2014年1月。

[2]李滢.《礼仪与构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11卷,第6期。

[3]王晓峰.《礼的起源、发展与功能》,唐都学刊,2000年第3期 。

(作者单位:北京市电子工业党校)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中华文明礼仪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理念和思路
通知“被害人”参加庭审活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