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金叶榆的应用及繁育

2017-05-30 00:22王强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兰州应用

王强

摘要:阐述了兰州地区彩叶树种金叶榆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介绍了兰州地区彩叶树种金叶榆繁育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金叶榆;繁育技术;应用;兰州

中图分类号:S 792.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17)09-0088-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9.028

金叶榆(Ulmus pumila‘Zhonghua jinye)全称中华金叶榆,属白榆的变种,其叶片金黄,拥有光泽自然,色泽鲜艳,观赏性极高[1 ],成片栽植或者栽植于道路两旁较为壮观,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彩叶树种。金叶榆具有极强的抗寒、抗旱、抗盐碱性,其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已成为我国应用地域最为广泛的彩叶树种之一。金叶榆分布地区广泛、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受到园林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已在多地引种成功[2 - 5 ]。孙育 红[6 ]也在兰州地区引种成功,表明金叶榆可作为彩叶观赏树种在兰州地区推广应用。

1 特征特性

金叶榆叶片金黄,有光泽,叶脉清晰。叶片卵圆形,长 2~4 cm,宽 1~2 cm;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 ,互生于枝条上。金叶榆属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有很强的抗盐碱性。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不耐水湿。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2 金叶榆的应用

2.1 园林绿化

金叶榆极具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有很强的适应性,是目前我国彩叶树种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又因其色彩鲜艳、枝条密集、树冠丰满、极易修剪、造型丰富,乔灌皆宜,被广泛应用于彩色绿篱、拼图造型、色带布置等,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

2.2 山地恢复美化

金叶榆根系极为发达,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其叶片对沙尘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且养护管理技术较为简便,可大面积应用于山体景观造型,不仅能建立怡人的景观生态林,还可较好的防风固沙,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作用,是山地恢复美化的首选树种之一。

2.3 开发药品与保健品

金叶榆叶片中可提取大量的类黄酮物质和叶黄素。类黄酮物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叶黄素对眼睛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清热利尿、祛痰止咳、安神的功效[7 ],是治疗失眠及脑神经衰弱的良药[8 ]。目前,医疗和食品工业对金叶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药品、保健品的开发利用,不但提高了金叶榆产品附加值,还提高产业和市场的对接力,将产生更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2.4 加工饲料与生态养殖

金叶榆的枝叶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植物蛋白质,可用于加工饲料和动物青饲料[8 ]。为了更好地利用金叶榆修剪产生的废叶,形成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可将金叶榆苗木生产与林下养鸡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下养鸡方案,建立林鸡种养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形成资源与空间的优化利用,将不断推动金叶榆产业化发展步伐[7 ]。

2.5 提供工业原料

金叶榆树皮中的植物胶含量很高,且品质好,可以提取或进一步加工植物胶。其树皮中的纤维可作为纸、人造棉及麻袋的原料。另外,金叶榆的材质坚硬,是加工家具及木地板的良好原料。

3 繁育技术

金叶榆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等三种方式进行繁育。

3.1 种子繁殖

3.1.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的疏松土地,除去砂石、残膜等杂物,先深翻25 cm以上,使土壤层松动,然后将地耙平耱细。

3.1.2 做床 育苗床宽1.2 m、高10 cm,长不限,走道宽40 cm,备用。

3.1.3 播种方法 5月份,即金叶榆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随采随播。播种前浇足底墒,地面微干时按照行株距40 cm×10 cm开穴播种,每穴4~6粒种子,播深1~2 cm,播种后覆土。

3.1.4 间苗定苗 幼苗长至3~4 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長至6 cm时进行定苗,定苗株距保持15~20 cm,发现缺株及时补苗,保证苗全。

3.2 嫁接繁殖

金叶榆嫁接的主要方式有枝接和芽接。枝接根据嫁接部位的高低可分为高接和底部嫁接,按照嫁接时间又可分为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两种 [9 ]。具体嫁接时间可通过培育目标来确定,如为获得成品苗则在夏季进行芽接,为得到半成品苗需在秋季芽接。

3.2.1 高接 4月中下旬,选取胸径 3 cm以上、主干笔直的白榆树苗作为砧木,选取经过冷藏或者沙藏处理,芽体饱满、健壮无病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时剪成带有2~3个饱满芽、长度7 cm左右的小段,选用切接、劈接、插皮接3种方法嫁接。

切接法是在砧木根部以上2 m处,将其锯断,再垂直向下削到底部,深约2.5 cm,长度不能超过接穗的大削面。将接穗下部削成长2.5 cm的薄平斜面,再在背面底部削出约1 cm的小斜面,接穗边削边用。轻轻削去表皮后将接穗大斜面贴着砧木切口木质部慢慢插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稍微露出,用薄膜条将嫁接处绑好,最后用套袋绑紧。

劈接法是将砧木距地面以上2 m处锯断,将断面削平,从断面中间垂直向下劈开,劈口深度2~3 cm。在接穗底端芽的两面分别削1刀,有芽的一面削厚一点,另一面相对要薄。面呈马蹄形,长度为2~3 cm,然后慢慢把砧木劈口掰开,将接穗较厚的一面向外插入劈口,让砧木与接穗紧紧贴在一起,接穗外侧形成层与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对准,接后从嫁接处用长约20 cm薄膜条按照由下至上绑紧,之后套袋绑紧。

插皮接法是将砧木距地面以上2 m处锯断,在树皮光滑的一面的断面处削出1个小斜面,然后在小斜面中间竖切1刀,深度可达木质部,长度比接穗的大削面略短。接穗下部削长2.5 cm 的大斜面,将大斜面朝砧木木质部插入,使接穗和砧木切口外侧形成层能够对齐,再用长20 cm薄膜条绑紧固定,最后将接穗顶端切口封好。

3.2.2 底部接 用1~2年生健壮的白榆苗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方法同3.2.1。

3.2.3 芽接 夏季芽接选1~2年生白榆苗木作砧木,采集小侧枝饱满、健壮无病的金叶榆枝条为接穗,选好砧木上的嫁接位置,削出2.0~2.5 cm的削口,在小侧枝上方约 1 cm处削出芽片,芽片与砧木削口大小一致且不带木质,将砧木削口与芽片对准紧紧贴合,再用塑料布条绑好。秋季芽接最佳时间在8月中下旬,过早或过晚都会直接影响嫁接的成活率,嫁接方法同夏季芽接。

3.3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不但成活率高、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生长速度快,还能将母本的优良性状很好的保持下来。

3.3.1 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需在早春进行,但要在上年入冬后着手准备,即选择健壮无病害、直径超过0.5 cm的金叶榆一年生木质化枝条进行沙藏,开春后将枝条截成约20 cm长的小段,按照同一方向整理好,30个绑成1捆,将下部放入200 mg/kg ABT 6号生根粉中浸泡2 h后扦插。棚室扦插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宜,行株距为30 cm × 15 cm,4月上旬即可出芽。大田扦插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行株距为50 cm × 15 cm。插穗露出地面时,浇水覆膜,出芽后及时破膜放风。

3.3.2 嫩枝扦插 5 — 7月份选取健壮无病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嫩枝扦插穗材,剪除枝条细嫩部分,剪去中下部叶片,仅留2片顶端小叶。插穗长约20 cm,其顶部需平剪,下端则斜剪,将插穗按同一方向整理好,30个绑成1捆,将底端立即放入200 mg/kg ABT 6号生根粉中浸泡,浸泡液深3~4 cm为宜。2 h后扦插至提前备好的沙床中,扦插深度为2~3 cm。扦插后注意保湿控温,温度控制在25~35 ℃,湿度保持在80%左右。当观察到生根完全、新梢开始生长时进入炼苗,约10 d后可移栽至大田。

4 病虫害防治

金叶榆有较强的抗病性,常见的一些真菌性病害不会对金叶榆造成毁灭性的的灾害。但金叶榆的生长较易受到虫害的影响,榆毒蛾、榆绿毛萤叶甲、黑绒金龟、飞虱、桃红颈天牛等害虫虫口密度越大,取食过程中对金叶榆叶片损害程度越高,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10 - 11 ]。现针对以上几种对金叶榆生长危害较大的害虫制定如下防治措施。

4.1 榆毒蛾

4.1.1 物理防治 在成虫盛发时期,通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的方法,降低虫口基数。

4.1.2 化学防治 在幼虫低龄时期,选用20%菊·杀乳油2 000倍液和1%苦参碱水剂8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4.1.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大小腿蜂、寄生蜂等榆毒蛾的天敌。

4.2 榆绿毛萤叶甲

4.2.1 化学防治 幼虫为害期选用2.5%保富乳油2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4.2.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瓢虫、灰喜鹊、太平鸟等天敌。

4.3 黑绒金龟

4.3.1 化学防治 选用25%绿色功夫乳油2 000~2 500倍液和2.5%敌杀死乳油225~300 mL/hm2,兑水600 kg 左右,交替喷雾防治。

4.3.2 诱杀 布置黑光灯或者悬挂糖醋液灌进行诱杀。

4.4 飞虱

4.4.1 化学防治 选用2.5%功夫乳油2 500倍液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3 d喷1次,连续施药次数不少于3次。

4.4.2 农业防治 尽可能破坏幼虫或虫卵的越冬环境,降低虫口数量。

4.5 桃红颈天牛

幼虫孵化初期和成虫发生盛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和50%螟松乳油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 d喷1次,连续3次。成虫羽化前期,可用水、硫磺、生石灰按照体积比40 ∶ 1 ∶ 10的比例配制成涂白剂,刷在树干上可防止成虫产卵。成虫活动盛期也可人工进行捕捉。

参考文献:

[1] 段龙飞.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D]. 北京:河北农业大学,2015.

[2] 郭雨民,辛魏巍,李平等. 金叶榆引种试验初报[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4(12):65-66.

[3] 马 恒. 金叶榆在宁夏海原县县域绿化中的重要作用[J]. 北京农业,2015(31):65-66.

[4] 邹林有. 彩叶树种金叶榆在西宁地区的引种表现[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42-43.

[5] 张炜东. 金叶榆在乌鲁木齐的嫁接与养护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5(4):165-166.

[6] 孫育红. 金叶榆在兰州地区的引种表现[J]. 园林绿化,2016(2):125-126.

[7] 黄印冉,张均营,闫淑芳. 中华金叶榆(美人榆)产业化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2(11):1-4.

[8] 左 敏,赵 健,王 君. 金叶榆在西北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1-2.

[9] 刘艳秋,王 志,杨 刚. 新疆地区金叶榆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86-188.

[10] 牟玉杰,周洪岩,王春艳. 金叶榆常见的虫害[J]. 农业与技术,2013(12):103.

[11] 马 彦. 中华金叶榆的园林应用及繁育[J]. 甘肃农业科技,2011(9):48-49.

猜你喜欢
兰州应用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外公的梦叫兰州蓝
兰州琐记
兰州炸百合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