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017-05-30 08:46许宇霞王志永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孔雀

许宇霞 王志永

摘要: 某野生动物园,孔雀出现食欲减退、肿脸、流泪、严重腹泻、消瘦死亡,有个别的孔雀出现急性死亡。为确定引起孔雀症状及死亡的病原菌,剖检死亡的孔雀,无菌采集病死孔雀肝脏、心血、肾脏等病料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鉴定方法,分离的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曲松、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5种药物敏感;对大观霉素中敏;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3种药物耐药。

关键词: 孔雀;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013-02

孔雀是我国养殖的主要的珍禽,分布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具有、观赏、食用、保健等价值。随着孔雀的养殖量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尤其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引起孔雀的腹泻、死亡报道越来越多[1-2]。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禽类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肉芽肿、关节炎、眼炎等多种病理变化,禽类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当发生该病时应进行药敏试验,科学用药[3-4]。

2017年6月中旬,某野生动物园,孔雀出现食欲减退、肿脸、流泪、严重腹泻、消瘦死亡,有个别的孔雀出现急性死亡,为确定引起孔雀症状及死亡的病原菌。采肝脏等病料组织,分离到了1株病原菌,被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科学指导用药,本研究为孔雀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提供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病料来源

某野生动物园突然死亡的孔雀,无菌采集病死孔雀肝脏、心血等病料组织。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敏纸片、生化鉴定试剂管及(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常规设备由本研究室提供。

1.3 实验动物

健康雏鸡10只,购自某养殖场。

1.4 细菌分离培养

将无菌采集肝脏、心血等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置于37℃培养箱12~18h,挑取血琼脂平板上优势单个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进行鉴别与纯化培养,取纯化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形态。

1.5 细菌生化特性鉴定

按照说明书将纯化的细菌,加到生化试剂鉴定管内,进行培养与鉴定。

1.6 细菌致病性试验

将10只雏鸡分成2组,每组5只,第1组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0.5mL(108CFU/mL),第2组为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的生理盐水,观察7d,记录每组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并进行鉴定病原菌。

1.7 药敏试验

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的标准判断耐药(R)、敏感(S)或中介(I)进行结果判断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液均匀的涂布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表,并无菌粘贴药敏纸片,置37℃恒温箱培养12~18h。测量每种药物的抑菌圈直径。

2 结果

2.1病理剖检变化

病死孔雀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脆,表面纤维素性渗出物,肝周炎; 心包积液、心包炎;脾脏出血肿大,肠道有不同程度出血点、粘膜脱落;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有出血性肠炎变化。

2.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从病死的孔雀的肝脏、心血组织中分离病原菌,在血液琼脂平板生长良好,形成灰白色、边缘光滑、湿润半透明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中等大小,圆形微凸起、表面光滑湿润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长出大小一致、圆形凸起、表面紫黑色携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2.3 细菌形态学观察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分离菌可见多数散在排列、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4 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分离菌株生化特性,吲哚试验阳性,V-P试验呈阴性;由表1可知,分离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与伯杰氏细菌手册报道的一致。

2.5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

试验组雏鸡在攻毒后48h,出现死亡,到攻毒后的72h出现全部死亡,对死亡的雏鸡剖检后,从肝脏中分离到了大肠杆菌;对照组的雏鸡未明显的变化,因此,证实了分离菌株具有致病性。

2.6 药敏试验

由表2可知,头孢曲松、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5种药物敏感;对大观霉素中敏;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3种药物耐药。

3 讨论

本实验通过从发病孔雀的体内分离1株病原菌,通过多种方法鉴定,被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常发病,该菌其血清型多,不同血清型以及不同地区的大肠杆菌对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性,受地区性限制,因此难以控制[5]。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通过分析其耐药性,选择敏感药物。本实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對头孢曲松、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5种药物敏感;对大观霉素中敏;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3种药物耐药。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时,应该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消毒和平时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减少该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焕忠,周佰祥,张辉,等.孔雀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10):33-34.

[2]刘华,祁克宗,朱良强,等.一株孔雀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致病特性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27-29.

[3]陸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4]苗银萍,蒋大伟,许兰菊,等.鸡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学,2011,41(4),148-153.

[5]张召兴,李蕴玉,吴同垒,等.邢台地区致鸡卵黄腹膜炎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耐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39(3):191-195.

猜你喜欢
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孔雀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孔雀1
孔雀
五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2015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引起奶牛关节炎的牛支原体病原的分离鉴定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1000例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