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词的艺术特色

2017-05-30 12:42武丹丹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苏轼

摘要:宋词到苏轼手里又是一大变,从内容、题材到境界都出现了全新的面貌。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而对词的革新更有特殊意义,表现了卓越的独创性,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由此奠定了豪放词派在宋词中的地位。

关键词:苏轼;以诗为词;豪放词派;《水调歌头》

一、苏轼生平简介、代表作:

1、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代表作:《水调歌头》

在“我欲乘风归去”和“何似在人间”的复杂矛盾交织中终于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彻底看穿。人间的苦难遗憾在自然天道中找到了印证后,似乎便可以处之泰然,甚至旷达乐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接受现实后的良好祝愿。

它体现了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对高远美好的理想境界的热切追求之心。但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总是面对着各种困难和坎坷;生活的道路也总是充斥着各种忧患与无常,他们对尽善尽美和理想的渴求越笃诚,在现实中所感到的悲哀和寂寞也就越博大,越深刻。

二、苏轼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前期的词,不论是晏殊、欧阳修、柳永或是其它词人,无论是俚词还是雅词,不论所反映的是士大夫或是市民的精神面貌,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内容仍旧局限于男女相思离别之情,靡靡之音充满了整个词坛,风格始终是柔弱无力,极少例外。苏轼对词的重大贡献就在于,苏轼的词 ,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开拓了词的内容。举凡吊古伤今,述志抒情,感叹时政,描绘山川,谈论理性等等,通通写入,从而扩大了词的范围,词的领域,标志着词风由婉约向豪放的转变。

1、以诗为词:

苏轼“以诗为词”,以诗的品格改造传统本色的词体,以诗的精神提高词的品味,把词看作和诗歌具有同样的言志咏怀的作用,这样就解放了词的内容和形式的束缚,使词具有较前广阔得多的社会功能。“以诗为词”集中体现了苏轼词的独特风格。苏轼的词突出地表现自我胸襟和抱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写于1075年冬,在宋神宗時,主要的军事威胁来自西北的西夏和北部的辽国,这首词借“出猎”表现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坚强决心。这种渴望亲临战场,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开拓了新境界,表现了豪迈的风格。元好问赞道: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象。胡寅《酒边词序》:“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2、苏轼的词,善于应用比兴手法,寄托个人的怀抱如:“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此作。”词中阐发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心胸坦荡,从容不迫,随遇而安。郑文焯评此词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手批《东坡乐府》),词人的人生境界由此词得以展现。

三、苏轼词的创作思想: “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1.“民胞物与”:

这一词出自宋儒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应该象爱自己的同胞一样去关心人民疾苦,应该象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万事万物、自然社会。如《浣溪沙》 这首词写于王安石变法之后,由于他上书反对,被贬徐州,有较多机会接近下层人民,深知人民的疾苦。这正是他民胞物与精神的凝聚。

2、国身通一精神:

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大动脉。苏词的诗篇表现了生为祖国而生,死为祖国而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国身通一精神。 我们可以从《江城子》 看出词人的精神,他“亲射虎,看孙郎”,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射杀猛虎,表达他报国热情。“会挽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直接抒发自己渴望报国的强烈愿望:将要拉开射击西北方向不断侵扰边境的敌人。这种老当益壮的报国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国身通一精神。

四、苏轼的艺术风格:“豪放、旷达、”

1、豪放风格:

苏轼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提高了词的地位,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轼第一个用词来抒发自己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苏轼词中第一首豪放风格显著的词,可以看出是以辛弃疾为代表的南宋爱国词的滥觞。苏轼词的豪放,不仅仅表现在内容方面,还表现为议论纵横、笔力矫健的豪放风格。

旷达风格:

如果说苏词的主要风格是旷达,那么这首《定风波》可算是苏词的代表作了。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写途中遇雨之事,能从这一寻常事件中体现出他平生的修养和善处人生的哲学。在风雨声中吟啸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作者在人生路上履险如夷,不为风雨所扰的坦然和坚定。下片写雨晴后迎着山头斜照归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身处风雨之中既不觉风雨相扰,雨过之后也不为晴喜。这就使人联想到苏轼在政治上所走过的虽是一条风风雨雨、阴晴无常的道路,但他能以乐忧两忘、心平气和的旷达态度泰然处之,晴雨变化也就置身度外了。

结语:

苏轼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诗、文、书、画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尤其是其词更开一代风气成为了词史上的里程碑。这以他博大的胸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艺术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诗词歌赋》 洪涛著 卞孝萱 周群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 《唐诗宋词十五讲》 葛晓音著 温儒敏执行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胡云翼选注 《宋词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武丹丹(1991.11-),女,汉族,籍贯:山东菏泽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 研究方向:书法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轼“以禅入诗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的店铺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的官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