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制度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05-30 22:51王应中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思考教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受全国师范教育的“大环境”和区县招聘、配置教师的“小环境”影响,区县招聘的新教师与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和本、专科师范生相比,质量和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困扰区县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教师 招考制度 思考

一、教师招考制度现状

(1)公招新教师综合素质明显下降。当前,教师入职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各级学校视缺编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然后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考,进行公开招聘考试,排名后进行公开录取。此种形式的教师准入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是制定统一的招考标准,如学历要求、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师德等方面,体现了招考的公平性。但经对各级学校的调研反映,此种形式招考的教师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职业素养不够高。90年代及其以前,优秀的寒门学子为跳出龙门,多数选择稳定性较强的教师职业,当时的师范学校能将最优秀的人选拔到教师队伍。而今,高校扩招,降低了进口端标准,教育招考制度标准随之降低。各级学校师资充实的主要来源是二、三本甚至专科师范院校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大多数进入农村偏远小学。但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不吃苦、不进取、讲待遇、图享受,乐当“蜘蛛人”,痴迷网络,不爱学习,学习悟性差,入职速度慢。山区学校尤为明显。

第二,职业技能不够实。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但新进教师多数是不具备的,表现在:一是教材教法不熟悉或没学过,导致部分教师不知怎么教学。二是“三字一话”不过關。由于高校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不足或不开设“三字一话”课,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别字、笔画笔顺错误、普通话不标准。

第三,招考方式不够活。一是招考时间相对滞后。区县招考教师时间相对其它区县较为滞后,好的已被选走,这样录取的师源质量普遍不高。二是招考内容方式单一化。当前的教师准入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是制定统一的招考标准,体现了招考的公平性;但体现不出教师之间专业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差距。

(2)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学科结构失衡,跨科任教较普遍。由于师源的局限性,加上部分学校没有招录教师的选择权利,原本想招美术、声乐教师,可能到学校来的是教学语文学科的。对于像体育、书法、实践类等特殊学科,城区学校和职业学校也同样面临招不到专业教师,或招不到专业过硬的教师。从而导致招用教师专业不对口,跨专业任教现象普遍。乡镇、山区学校尤为突出。性别比例失衡,教育教学受影响。据调查,以某区县为例,近三年新任教师性别比例为:2014年,男24.54%,女75.46%;2015年,男26.88%,女73.12%;2016年,男24.39%,女75.61%。女性教师过多,大量青年女教师一方面面临择偶难的现象;另一方面因生育影响学校教学工作,一孩、二孩的出生、养育,让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专心教学。对学校而言,每年都有几个教师集中请产假,既不利于学生教育的延续性,也影响学校的工作开展。乡镇、山区学校尤为突出。非津籍教师数量失衡,调离意愿较强烈。在乡镇、农村学校,非本地籍教师数量较大,尤其是青年女教师,因在本地择偶难,或因想离家近点,多数选择跨区婚姻。这批教师也总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家人团聚,不安心本地的工作。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就心急火燎地往家赶。面对拖儿带女的教师,出于情感考虑,学校也不好硬给这部分教师安排班主任等工作。

二、建议措施

提高教师招考制度质量要以“师源优良、基本功好、性别均衡”为主要的四个目标,用好、用活教师招聘政策并创新举措,突破“想招的招不进、招进的不好用、想留的留不住、该走的走不了”的困局,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多数人认为,教师是一个相对被社会弱势群体看中的稳定型职业;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社会认可和利益回报率并不高。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加大对教育环境和教师队伍的宣传,从而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也可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2)拓展职前培训内容,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一是强化师范毕业生入职前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课堂教学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三字一话”、上课说课评课等的基本功培训。二是由教师培训学校制定师范毕业生跟岗实习办法,并具体负责组织跟岗实习,与实习学校共同指导毕业生跟岗实习。实习一期或一年后,由教师培训学校和实习学校共同给出考核结果,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招录考试。

(3)创新教师招考方式,提高师源招考制度质量。二是扩大招考范围。以师范类本科生为基本要求;非师范类本科生须满足从教条件,第一学历必须专业对口;三是增大进入面试人员比例,增加面试项目。重点考查师范素质、学科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强调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弱化识记性知识的笔试;四是增加考核主体。扩大用人单位招考自主权和扩大点招的学校范围,让更多的学校能采用考核招聘方式。

(4)探索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平衡结构稳队伍。根据调研反馈,各级学校强烈建议能进一步探索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扩大全科教师和定向师范生培养数量。一是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模式。在初中毕业生中选拔有意终身从事教育的学生进行“3+4”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免费培养。二是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高中毕业生中选拔有意终身从事教育的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专业知识、学术研究、师范生技能学习,为中学教育培养免费师范生。这样,既可解决学科结构失衡,也可以解决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5)畅通“一进二出”渠道,单位人变系统人。以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为契机,畅通跨区县教师调动通道,可以按程序调出;单位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由单位将其交到教师交流中心,由区教委统一安排到差编学校,到差编学校考核连续3年仍然不合格者,将其辞退。

作者简介:

王应中,(1966—),男,重庆荣昌人,汉族,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统筹城乡等。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思考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