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间跑对高中生体能素质的影响

2017-05-30 04:18贾鸿飞陈玢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中生影响

贾鸿飞 陈玢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法、对比法,采集有效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文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了解课间跑对高中生体能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课间跑活动的进行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有效耐力水平的提高,经过长时间的课间跑锻炼,学生综合体能素质考评的及格率和优良率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课间跑;高中生;体能素质;影响

近年来,社会体育锻炼的风气席卷而来,健身运动不分场合,不分年龄的进行着,针对体能素质问题一向较大的高中生,各大高校逐渐走上了课间体育训练的道路。课间跑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特征,使其成为各大高校课间体育训练的宠儿,风靡各个高中院校。本文以城市实验中学学生为实验对象,展开课间跑对高中生体能素质影响的研究分析,采用对比法,对比分析有效课间跑与课间自由锻炼的成效区别,希望能够为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研究事项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市内实验中学2015、2016、2017三届全体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课间跑实验主体,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另外挑选100人作为参照组,同样选取50名男生,50名女生,进行对比实验。(1)对比分析实验组100名学生课间跑之前与课间跑之后的身体综合素质和体育考评成绩。(2)分析比较实验组体能素质、考评成绩与对照组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这里作者采用了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对课间跑影响进行研究探讨。(1)文献调查法:通过研究图书馆体育锻炼相关书籍、电子文献、国内外体育杂志及对体育教育方面进行论述的相关体育报导,总结出针对高中生该如何策划课间跑活动,分析课间跑活动对高中生体能素质的影响。(2)问卷调查法:编制课间跑方法及有利作用问卷调查表,在校内分发并作数据收集,进行调查研究。(3)实验对比法:对所选出的100名实验组学生,开展每周一至周五的课间跑训练,跑步距离为女生1000米,男生1200米,要求在5分30秒内完成。剩余对照组则延续之前的课间自由锻炼措施,任其课间自主选择锻炼与否。最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結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课间跑实施前后身体素质分对比分析

由表1所示不难看出,实施课间跑体育锻炼之后,实验组学生的奔跑速度、身体力量、耐力、韧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学生的耐力水平提升幅度最大,这表明,校园课间跑锻炼对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尤其对耐力素质提升助力良多。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素质水平对比分析

依据表2数据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实验组的体能测评及格率、优良率都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及格率甚至超出实验组20多个百分点,实验数据差异之大,充分体现了课间跑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作用,进一步论证着课间跑活动在各大高中院校实施的重要性。

三、讨论课间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课间跑作为一项不受场地约束,不借助健身器材的锻炼方法,以日常化的锻炼模式,采取每天几分钟的限时奔跑锻炼,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起到减压释压的作用。广受各大高校喜爱,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将课间跑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基础奔跑速度方面,课间跑强调锻炼的延续性,坚持每日进行,通过一点一滴的锻炼积累稳步提升学生的奔跑速度,在校内课间操的进行中无形的增加着学生肌肉的爆发力,坚持不断的量变迟早会引起身体机能的质变,从而改善高中生奔跑速度滞缓的现状。

(二)身体力量一直都是高中生体能素质中的弱项内容,由于高中学习的特殊化,大部分的学生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每时每刻都在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锻炼,而忽略了对自身体育能力的锻炼,高考内容对体育项目的忽略,更加剧了这种现象,造成高中校园随处可见瘦弱无力的学生群体,课间跑的实施表面上看来没有多么深刻的作用,但“蚁多压死象”,课间跑是每日必行的,以日复一日的课间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改善部分高中生的“林妹妹”体质。

(三)由于高中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制约着其耐力水平的发展,而耐力是高中生学习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身体素质,近年来高考生考场等待时间期间晕倒的事件屡见不鲜,正是由于缺乏身体所必须的耐力,才导致了在高考期间高强度作业下的体能不支。高中课间操活动的进行有力的锻炼了高中生的身体耐力,在1000多米不间歇的课间跑过程中,使部分体质低下的学生,耐力受到瞬时冲击,从而起到锻炼学生身体耐力的作用。

(四)具有关数据统计,每年的体能测试中,高中学生的柔韧性测试成绩总是最差的,同样是因为高中学习的紧迫性导致学生久坐不动,身体韧带在这种情况下愈加僵硬,以致每年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中,成绩为负的或为个位数的学生不在少数。课间跑的施行,一定程度上起到强制锻炼的作用,人人参与的强制性要求,为学生的每日锻炼做出制度保障,同时跑步有助于身体发热,韧带在跑步发热的情况下锻炼效果远比单独进行韧带拉伸的效果要好,课间跑为学生身体韧性的锻炼提供了有利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高中院校课间跑实施的有利影响做出对比分析,进行有效论述。

参考文献:

[1]何华兴.课间跑对高中生体能素质的影响[J].体育教育,2013,3(19):135-136.

[2]严郁.大课间长跑训练对增强中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J].学术研究,2016,12(5):72-74.

[3]张卯菊.浅析阳光大课间跑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243(23):137-138.

[4]黎曙昕.不同负荷的大课间跑操对初中生耐力素质的影响[J].学校体育教育,2016,4(19):164-165.

(作者单位:深圳科学高中)

猜你喜欢
高中生影响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