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视野下贵州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和对策

2017-05-30 05:23宋健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宋健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2014年出台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上海和浙江两地为先行试点,此后全国各个省市相继出台改革方案。在高考新政的背景下,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等招考模式相继形成。新高考模式对于率先试点的上海、浙江地区而言已经相对有了一些了解和接触。新高考模式在贵州属于新事物,贵州省的学生和家长都表现出严重的迷茫和焦虑。本文就对高考新政视野下贵州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和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考新政; 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 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052-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12

随着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被拉开,而高考新政一经公布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同时也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国家出台的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突出的是选择性理念,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等选择专业。而这一高考试点方案使得高中生未来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元选择的高考方案也使得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可以说高考新政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这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尤其是对于贵州地区的高中生而言,高考新政过于陌生和模糊,所以在高考新政视野下贵州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着诸多困境。虽然浙江和上海是新高考改革的先行试点,但是贵州地区也应该积极将高考新政的改革方案提上日程。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应当结合新高考改革目标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目标与方向,并为之奋斗和拼搏,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不断的激励学生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给人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高中三年的学习阶段,大部分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分数、成绩、名牌大学,而有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未来,每天索然无味的度过。很少有学生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知道取得高分才能被理想大学录取。对于未来的选择,更多的是完成任务,或者顺应爸妈对自己的规划,从而缺少自我的认识[1]。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自我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高中生在校期间都是埋头苦读,而对于社会以及各个职业并没有清晰的了解,这也是导致高中生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的一部分原因。而在职业生涯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对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面和发展目标。

在高考新政出台之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校埋头苦读只是为了能够在高考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从而进入理想的大学。大部分高中生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也没有为日后要从事的职业打下基础,似乎高考只是为了考取一所名牌大学。可以说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认知非常低,对于自己日后就业的规划也十分模糊,没有方向和目标。而在高考新政出台后,其突出学生和学校的自主选择性,这个时候很多高中生都无从选择,毫无头绪。

首先,新高考改革具有“两依据一参考”的特点。其中“两依据”是指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一高考的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其他的科目不参与统一高考,而参与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是指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2]。从这一特点来看,新高考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成绩定终身的模式,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也成为了学生重要的判定标准。其次,新高考改革“3+3”也是一大特点,由3+3取代原来简单的文理分科,即语文、数学、外语3科统考,其他3科在6科或者7科当中自主任选3科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这一特点表现了新高考改革的选择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再次,新高考改革还具有多次考试机会的特点,比如浙江省是任选的3科和英语每年都有两次考试机会。最后,新高考改革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并重,很多省市的高考录取方案中都不再按照总分排名进行录取,而是按照学生首先选择的科目进行排名,高校在录取的时候,则按照专业要求的分数来排名[3]。从以上分析的新高考改革基本特点来看,新高考改革更加突出了选择性理念,同时也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学生能够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在选择专业和学科上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从学生层面来看,新高考改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考验着学生的选择能力。就大多数省份实行的6选3来看,除了数语外三门统考,剩余的6门学科选择空间十分巨大。而很多学生在选择3门学科方面都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选择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选择何种科目组合来参加考试最为合适等。所以说新高考改革使得高中生面临着重要的抉择,从高一开始高中生就需要面临着选课,高考要面临着选科,这些问题高中生从高一就需要开始考虑。

从学校层面来看,新高考改革考验这学校的应变力和适应力,即学生怎么为学生提供选择。3+3的高考模式分为等级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其中3门要记入高考总分,还有3门只要合格就能高中毕业[4]。因此对于学校而言,每门课程的开设都应该具有两个水平,一是为参加高考的学生而开设,一是为只需要合格的学生而开设。这些内容要实际实施,那么则会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一种组合就要用一个班级来上课的话,那么一个学校就要有几十个类别的班级,其产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

二、高考新政视野下贵州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

在高考新政视野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重要,原本不被重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如今也被推上了教育的重點内容。相对于上海、浙江地区高考新政先试行点而言,贵州对于高考新政的了解还相对比较模糊和陌生,尤其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更是十分复杂和迷茫。所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贵州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长期在校园的局限,其对于社会以及各个职业的认识是匮乏的,但是同时学生对于外面的世界又是好奇的[5]。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下,高中生的心智和思想已经十分成熟,其个性特征更加鲜明,自身的潜在兴趣和爱好在高中阶段逐渐形成。尽管如此,高中生在面临着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方向时,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人生观、世界观等尚未成熟,所以在选择上面还是面临诸多困难。有些学生在考虑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时很难做出满意的决定,还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就跟风做出随意的选择等[6]。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学生缺乏职业意识而导致的,因为学生对职业、对专业都没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在选择上也会觉得无从下手。

二是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力量薄弱。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大部分学校都将重心放在教学、考试、备考等方面,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却没有足够重视。由于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很多学校连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编制都无法落实,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是其他教师代课完成。就目前来看,贵州大部分学校中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并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不够,缺乏专业的学科背景[7]。所以说,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有些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师资队伍,但是由于高中学科教学任务重大,很多时候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会被其他教师占据。在此情况下,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在高考新政背景下,无法正确清晰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科。

三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所以高中阶段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几乎缺失。大部分学校对于如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该课程却逐渐成为了学生的自习课或者兴趣课,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高考新政视野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高考新政视野下,学生的选择性理念更加突出,学生需要有自主选择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学科、专业等。高考新政的出台无疑是给了广大高中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但是如果高中生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那么就算高考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在专业的选择上也会无从下手[8]。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社会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加合理的面对选择。这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总结,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奋斗和努力。高中生在学习之余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职业方向制定相应的工作、学习规划,使得自我的目标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点点实现。而想要明确职业方向和目标,首先就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正确的认识,并在自我心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这样在未来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当学生有了职业规划意识,就会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像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当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其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激发。总而言之,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帮助学生尽早对人生有一个规划,学生目的也能更加明确。

其次,学校需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还需要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支持力度。一是学校应该充足生涯规划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生涯规划教师到本校任职,也可以对学校现有的生涯规划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二是学校要加强对生涯规划课程的监督和管理,杜绝其他学科代课、课程散漫等现象出现。三是为了促进生涯规划教育有序有效开展,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们进行学术交流、专题交流等,教师们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吸取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定期的交流和探讨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

最后,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高中生相对来说其心智已经比较成熟,该阶段的学生其兴趣爱好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其个性特征十分鲜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都不一样,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不能以分数、成绩来定义学生的好坏,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优势,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学生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也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更加会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明确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职业方向。当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教师的尊重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也会得到提高,进而也能更加配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生涯教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积极响应高考新政,促进高中生在高考新政背景下理智清晰的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学科,贵州地区各大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提高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帮助高中生在面临高考抉择时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培养高中生的职业决策能力等。而且从长远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促进学生明确方向和目标的同时,还能有助于国家建立適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与劳动队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由于高考新政实施时间较短,试点范围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诸多困境,这就需要贵州各大高校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快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等。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步入社会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月宁 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6

[2]李婷婷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管理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3]汪汝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6

[4]刘雯雯 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5]刘家伟 新高考背景下我国普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6]明黎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发展教育重要性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7]邹联克 比较视野下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樊丽芳,乔志宏 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17,(03):67-71,78

(责任编辑:蒲应秋)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