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管理中运用风险及其控制

2017-05-30 15:05孙宁
科技尚品 2017年3期
关键词:电力生产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孙宁

摘 要: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是其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由于电力安全生产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有直接影响,所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电力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现阶段电力生产情况来管理电力生产,并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电力企业的收益的同时逐渐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文章首先简单阐述了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然后分析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最后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提出几条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0 引言

电力生产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电力生产管理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然而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电力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生产管理风险控制进行分析,这对于提升电力生产管理水平,降低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不仅结构复杂,同时还容易受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所以其在运行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严格根据流程工作,针对设备及时进行检修,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都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分析我国电力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1)电能从生产到使用需要经过变电站对其进行升压以及降压处理,经过上述环节之后电能才可以真正输送至用户家中使用。可以看出,电力产品生产销售过程十分繁琐。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对其组织管理与维护。电力生产销售的特点决定了电能的生产以及供给具备连续安全性特点,不管是其中哪个环节发生安全问题,都会引发连锁反应。损害电力设备,并造成大面积停电问题,也有可能造成电网崩溃,严重时威胁到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电力生产管理风险分布于整个电力生产的所有环节中,其中几个重要的危险源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生产环境以及电力设备。比如:电力生产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在生产时为严格贯彻落实操作规范或者流程,存在违章操作问题,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未按规定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电力设备大多数都较为陈旧老化,为对其进行及时更换或者维护,导致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电力生产环境存在特殊性,如高压与电气类设备相对比较多,很多设备易爆,甚至很多物品有毒,且絕大部分情况下设备都是处于24h工作状态,这些环境因素都是电力生产过程中重大的危险源。

2 电力生产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1)电力设备维护。电力生产必然离不开电力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做好电力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其运行状态正常,对于出现的小故障及时排除,避免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可以将电力设备维护工作进一步细分为两部分,即电力设备停运检修以及运行维护。一旦电力设备停运,工作人员必须对其仔细检查,同时认真清扫设备,做好防腐工作。在停运过程中查找并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才去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电力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查电力设备有没有滴油跑冒,或者腐蚀现象等,检查时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立即维护检修,以此提升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电力运行维护。在电力运行时必须时刻关注电力设备相关参数是否运行正常。严格根据电力生产管理中明确的操作规范标准来完成电力设备的操作工在,工作人员应该避免盲目或者随意操作。操作时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缩小故障范围,防止对电力设备造成永久性伤害。所有人员都应该了解并掌握设备报警原因及其具体保护动作原理,这样才可以采取正确的维护方法。另外,认真检查和监视设备运行状态,设置巡检工作岗位,安排专人做好日常巡检工作,确保电力运行的稳定性。

(3)电力系统维护。进行电力系统维护时的关键点在于做好电力运行数据的收集、传输以及处理工作,充分利用主机系统与电力设备之间数据信息的传输关系,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方便工作人员的分析处理和调整控制。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维护,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3 风险控制方法

(1)消除法。该种方法能够从根源上消除危险源,风险控制作用非常显著。进行电力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地沟盖板、孔、洞等危险源,针对上述危险源应该积极做好参数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参数征兆,这样可以讲电力生产潜在安全风险提前消除。

(2)代替法。该种方法的使用必须符合一定客观条件,比如可以通过故障率相对较低的电力设备来替代故障率相对较高的电力设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生产时必须时刻将安全性置于首位,然后再考虑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此外,电力企业也在积极对设备进行改造。比如很多电力企业针对少油式开关实施了无油化改造,很多电力设备已经实现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操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了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故障,最终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隔离法。所谓隔离法指的就是隔离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应用较多。进行电力生产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风险或者危险源,所以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合理并及时处理控制危险源,严格控制电力生产危险源在合理范围内。针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时,必须根据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采取科学的隔离措施,提升电力生产的安全性。比如工作人员可以断开刀闸,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运行设备进行隔离等。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能供应的要求正在日益增加,同时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问题。安全事故指的是供电系统运行前期出现的线路问题,由于电力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且涉及的环节很多,整个过程中存在较多危险因素,且这些危险因素很难排查发现。为降低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提升工作责任心,通过风险控制方法的灵活运用,最终确保电力企业的健康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扬洁.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2):7-9.

(作者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电力生产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电力技术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探讨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