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庆阳香包文化的民间传承

2017-05-30 20:48王擒龙
工业设计 2017年2期
关键词:受传者香包庆阳

王擒龙

摘要:香包文化与庆阳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是一种属于百姓的大众艺术,它源自于庆阳民间而又渗透在庆阳民间,承载了浓浓的乡情。其艺术语言是通俗的、质朴的、平中出奇而清新刚健的,绝无矫揉造作。这一艺术风格,来源于原始审美文化的一脉相承,是一种与民俗生活紧密结合的形态艺术。它既是民众所创造的生活文化艺术,同时又凝聚着热爱生活的民众对幸福的期盼,和对生活美的追求,把民众的真情美意都寄予在香包文化的作品之中。香包文化的艺术形式表达,伴随着人类的生活繁衍不断地向前发展。由于其立足于生活的基础之上,与劳动人民质朴的审美观密切相连。因此,庆阳劳动人民是民间香包文化的创造者、欣赏者以及传播者,其主要的传承是按照以家庭为核心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香包文化;民间工艺传承

香包文化是庆阳人民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把对美的心愿和对生活的美好祈福通过五颜六色的香包体现出来,即把想表述的思想寄予香包形态。一直以来,主要通过家传式的形式进行传承。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致使生产形式发生了变化,庆阳香包文化逐渐从以家庭为主的小作坊创作生产,发展成为流水线式的工厂等社会性的生产形式,进而导致了传承形式的多样化。不管时代怎样发展,香包文化以其顽强而蓬勃的态势一代代传承。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承形式。

1凝结乡土情结的传承方式

香包文化艺术中突出的传承方式应该就是浓浓的乡土情结。这种乡土情结在每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中都比较凸显。由于生存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庆阳人民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长期与外界极少的交流,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相依相适,甚至相信万物有灵,视苍天大地,一花一草、飞禽走兽,都与人们灵性相通、情缘深厚。在这样的精神寄托中,同时又受到共同的生产方式、生活范式、习俗信仰、审美价值取向等内聚性的形式影响,这些因素强化着生息于此的人们,其心目中已自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便为乡土情结。自然而然,乡土因素便成为香包文化艺术的主要创作内容。通常而言,香包文化艺术的创作与表达是自然的体现,是生活的概括,也是人与本土乡情的天缘之合,相适之趣。再由于曾经交通条件的不便利,使得早期形成的香包艺术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日渐浓厚的民俗节日的影响,使得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有了固定的时间体现,这一体现给予了香包艺术特定的内涵,也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诸多凝结乡情的行为,使香包文化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能得以代代相传,乡土情结也成为香包文化传承的本源。

2示范引领的传承方式

示范引领是中国教书育人的宗旨和手段,也是首当其冲的工艺性技能传授的主要方式。示范引领主要体现在以家庭为主的技艺传承方式中,也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主要的传授方式。如中国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一样,也主要是通过示范引领进行代代相传。香包文化自然不会忽略示范引领的传承方式。在民间流传的艺术门类之所以与大众艺术、学科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民间艺人的接受教育程度有限,甚至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l,自然没有太高的文化修养。创作环境也受视野与知识层面的限制。民间的创作工匠,基本凭借自身在本门艺术创作中的经验进行创作,其根源来自于浓厚的乡土情结。长期以往,积淀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此种艺术技术性制作的经验总结。这种具有经验性的,有着个人直观感受的经验总结,成为了示范引领传承方式的根本。这种传承方式近乎于手手相传,能够直接把自身的经验完整而直观的传予他人,且在传授过程中可以进行艺术再创造。但此种传承方式由于时间、条件等的限制,大部分存在于家庭式的传承方式中。

示范引领的传承方式可使受传者直观地学习技能,并在受传过程中达到艺术再创造的效果,故而此种传承方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虽然大多的庆阳民间艺人没有“学院文化”,有些艺人甚至识字不多,但这种传承形式不会受到文化局限性的影响,通过示范引领的指导,能够精准地将自己所掌握的香包创作技艺传达给受传者。在传授过程中也不会受到理论性中理解能力的影响,传授者完全通过自身对事物的概括表现,以及对美的理解,以实际示范的形式传授给受传者。这也是之所以示范引领的传承形式为受传者所接受和应用的原因。这种传承的形式蕴含着香包文化的内涵,有着规律性的经验和审美的总结,这种被民间艺人所传承下来的香包艺术形式,包含着民间艺人审美经验的高度概括。3图谱、文字记载等事物媒介的传承方式

传承如果仅限于家庭式的方式,难免又过于局限,表现形式也会单调,从现有的香包文化形态中,显然不只是示范引领传承形式那么简单。通过实际中观察,家庭之间存在频繁的交流,而他们的交流最省时的形式就是借阅图谱。通过图谱能直接拓印所需要的形态,这种传承效果实现更加简便快捷,且凭借长期以往的乡土情结总结以及示范引领的经验,或加入后期的形象再创造和色彩渲染,成为一些新创作的来源。这种凭借图谱中的物象的传承,不像示范引领传承中那样,带着传授者丰富的经验性和技艺塑造中指导性的传承程序,而是通过图谱的形式流传于民间,使受传者获得直观的形态塑造。它不受家庭甚至地域或时代的限制,为需要创作的艺人或传承者提供直接的实物依据。或将创作方式方法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以至于便于保持,真正做到代代相传。一套技法、一个造型模式、一本画谱可流传上百年或更久远的时间,这仅靠示范引领是无法传承下来的。图谱、文字记载等事物媒介的传承方式是香包艺人进行创造,进行艺术再加工的凭据,通过图谱形象化的模式进行创造与发展。图谱、文字记载等事物媒介的传承方式受传者的范围较大,同示范引领的传承方式相辅相成,同时又都受乡土情结的引导,形成了庆阳香包文化传承的主要形态之一。

尽管图谱、文字记载等事物媒介的传承方式能够更加广泛地进行传播,受传者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甚至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但图谱或文字性描述一旦形成,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地域特色就会被淡化,艺术形态也会趋于一种表现形式之中,导致香包艺术创造题材的狭窄,香包艺术造型的单一,色彩、针法的固化,进而限制香包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4经验总结的口诀传承方式

庆阳民间香包艺人经过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出不成文的技艺口诀,作为庆阳香包艺术的理论性依据,在民间以口头传播的形式流传。这些口诀能较为形象地概括总结出香包文化的技艺,成为香包技艺的创作先导。在香包文化中最为普遍的是形态塑造的口诀,尤以植物、花卉为最。这些口诀概括有形态的塑造、有色彩的搭配,甚至有構图的指导,这种经验总结的口诀,既便于传承又便于复制操作。既为庆阳民间艺人们提供了香包艺术创作的框架,同时又留下有发挥创造的余地,这也是技艺传承的一个特征。所以,口诀所具有的功能既有制约性,还具开放性,是能够广泛地被社会大众接受的审美原则。其中,很多口诀内容人们耳熟能详,成为一般庆阳市民百姓的技艺鉴定标准,人们以此来衡量所塑造形态的优劣得失。亦或以此评判关于色彩的搭配,有很多口诀都是老百姓们耳熟能详的:“红靠黄、亮晃晃”,“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这些口头语,形象而又概括的总结出庆阳香包文化技艺的精髓,成为艺术创作的蓝本和技艺操作的依据。它们说起来顺口,记起来简单,操作起来也易于掌握,有着方便、灵活、广泛、自由的传播功能。

传承是一个历史范畴,庆阳香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借助其可视性、形象性、地域性非常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及愿望,并强烈地体现着地方性特色。另外,因其具有可大量复制、易使人得到满足的特性,也为香包文化在庆阳群众中的存留和延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香包文化是融合在具体的民俗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因而其产生、发展、传播都要受当地的地缘因素、生产及生活因素、人文因素等的制约,形成独特的地方风貌,并能稳定地在此地域中通过各种方式传承。

猜你喜欢
受传者香包庆阳
Our Best Friend
端午香包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论传播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萌萌鸡小香包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科技档案信息受传者的地位与类型
亳州五禽戏社区受传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