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017-05-30 10:48谭绍敏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困生

谭绍敏

摘要:人的资质千差万别。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分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 班级授课 学困生 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有分层的每一个个体,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决定。初中学生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我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分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一、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虽然在一节课中只是短暂的几分钟,但却是一节好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平時的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借助生活中常见现象或熟悉事例等有趣味性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分层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课堂教学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堂课达到相同的结果是不现实的。换句话说,教师制定的目标只适合部分同学,而另一部分学生就是在无目标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这就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分层性,是对另一部分学生的不负责任。学生的分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学困生,学习有较大的困难。要重视这种分层,有针对性地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将教学目标细化、层次化或者可以设置保底目标和提高目标,引领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选择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或对教材内容的调整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对学困生内容有所选择,删去不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或练习,适当增补直观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并针对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障碍,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和学具,为后续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做好能力准备,这对学习困难学生尤为重要。

四、课堂结构的构建要有兼顾性

设计课堂结构时要面向全体、兼顾差异、扬长避短、发掘潜能、互相促进。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统一的教学计划指导下发展所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得,学有进步。即不能弃个别后进生于不顾,又不能为后进生而丢掉了整体。这种兼顾不是机械的时间划分,而是针对不同学生需要的有机结合。这种兼顾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知识的传授,也可能是指数学实验技能的训练;不仅是指身体的关照,更包括心灵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心中有全体学生,教学设计得好,就有可能做到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五、教学方法的采用要体现启发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作体系。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和对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教学方法应提倡多样性、灵活性、启发性、适宜性。

六、教学组织形式要注重合作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而且也是通过体验和感情来获得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课堂上如果不具备移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的交流,缺乏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缺少多向信息沟通,就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而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情感,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学困生往往对学习缺乏信心,会有自卑感。教师更应鼓励他们,而不能采取排斥、歧视、惩罚的态度,同时也要教育同学不能嘲笑、奚落他们,应当充分发挥全班同学的互助精神,鼓励同学间交往,提倡合作式学习。

七、教学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没有评价过程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为了在教学中能兼顾分层、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学评价不能是单调的“对”和“错”。这样的评价方式没有激励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课堂教学反馈面较窄,往往只是通過个别提问、个别板演,只了解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同学间的合作,扩大反馈矫正面,形成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反馈。学困生往往在获得反馈信息和自我评价、自我矫正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和同学应及时予以帮助。评价本身还具激励功能。为了发挥好这个功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

总之,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会不会学,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相反,如果我们实施分层教学,使所有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对学习数学变得积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育也就从有效走向了高效。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