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太严,师之祸

2017-05-30 10:48王春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上进心儿童老师

王春生

不久前,我在超市里购物偶尔碰见以前一个学生的母亲,问及学生近况,这位母亲气愤地说:“我的孩子就是被班主任毁了,孩子的确有些缺点,可也禁不起老师天天讽刺,现在都成了烂人一个了,连书都不读了,成天在家里和我怄气。那个班主任,我都恨他一辈子啊。”那一刹那,我心中感到十分的忐忑,感觉那位母亲就是在说我似的。我仓促地离开了。

三字经有云:“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担负着每一个家庭的殷切期望,承载着祖国的未来的希望。面对学生的错误,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及时地,一丝不苟地督促学生改正,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个性日益的体现,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儿童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如果不去加强并发扬儿童个人的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们的道德全貌。”作为老师,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学生没有了自尊,变成了所谓的烂学生,并因此而被家长指责为毁人前程,误人子弟,岂不悲哉!难免让人感慨“教太严,师之祸”。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对待这些问题了?是不是在适当的时候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如果这样,那就违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了,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放任自由,没有人帮他及时改正,将来他也许会犯下更大的错误了,那同样的是在误人子弟。其实教师严是没有错,错误的关键是严也要有方式策略,根据他们的不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那些可能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与學过程中的互动。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是一种教育方式.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特点,要通过每一个教育的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温暖每一颗心灵,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掌握他们的情绪发展,开展人性化的教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必然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所以严要以爱为前提,并且始终贯彻在教育当中。日本教育学家小林山村子说:“只有真诚的爱和理解儿童的人,才能教育好儿童。”谁爱学生,学生就更爱他。教师要用爱去挖掘孩子的潜能。人才各有差异,既有少年英杰,也有大器晚成。因此作为老师,要用全面、辩证、客观的看待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用愛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保护好每个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得每个学生具有直面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严是责任,爱是宽容,沉甸甸的责任使老师很容易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而宽容使老师的这份责任彰显人性化。优秀的教师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能用心来交流的朋友,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认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征,不能因为坚持自己的意愿,而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方向,改变学生个性发展的轨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能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他们,而要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青年人的天性,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严是行为,爱是品德,教师在训导学生如果过于侧重于行为上的严厉,就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他张开双臂,仿若一只展翅护犊的雄鹰,把生的希望完全留给了他的4名学生,4名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虽然地震灾害中也出现了“范跑跑”那样的师德缺失者,但毕竟只是个别现象,更多的老师和谭老师一样,在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用并不宽厚的的身躯庇护着心爱的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德的最高境界,用血肉之躯把人间大爱写到了极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灾难,面对突发事件,我们该怎么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等内容,这是非常及时的,进一步突出了教师要关爱学生,以学生为领事馆,这是教师群体应该共同遵守的职业精神。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才对得起一名人民教师的良心。

严是约束,爱是尊重和理解。教师严格约束学生,使得教育成为说教教师难以树立威信。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既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必要前提,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教师应善于以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虚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教师的这种人格力量折射到学生身上,会使学生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同时也能为班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1世纪,中国教育正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要始终用爱洒向学生,以无私奉献的师魂塑造人;用全面发展的师观陶冶人;用学贯古今的师能武装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谱写无愧于心的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上进心儿童老师
学习上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让人深思的声音
煎熬我们的,往往是上进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