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2017-05-30 10:48宋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过秦论邹忌文言文

宋萍

文言文是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高中语文教材入选了许多文言名篇,高中学生研读这些文言文,无论是对传承民族文化还是提高个人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以下是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灵活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

任何一篇文言文拿来,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都可以找到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材处理方法,并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精心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①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②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請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③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④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为什么要这样进谏?⑤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纳谏的结果又如何?通过这五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脉络就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邹忌进谏的妙处,更使学生始终处在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奋、思维敏捷的状态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系统讲解文言文语法,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有些老师认为,文言文语法知识枯燥乏味,讲的时候学生也不听课,所以干脆略去不讲。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文言文教学要讲语法知识,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更要确立一些语法概念,否则有些语言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因为学时有限,学生阅读量有限,不可能像过去的私塾学生那样,全靠阅读大量文言文,从中悟出规律来。古人学习的方法,现在的学生做不到,所以语法开路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最好先把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归纳总结,给学生讲一遍,专门地上一次语法课,比如句法、语法方面的。在具体的科目教学中,老师再点一遍,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概念,便于记忆、总结。讲解语法后,还必须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以练代讲,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品味分析,抓住重点

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和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前提。但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理解字词的含义,也需要像现代文那样,理要解文言文的内涵。所以在讲解每一篇文言文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分析文章的结构特征、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重点,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习语文,最难的就是把握文章的重点。对此,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古文,设置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思索解题的同时,抓住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如讲解《过秦论》时,在熟读、翻译全文之后,可以提出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中心:《过秦论》作者何人,所处什么朝代?《过秦论》所表述的内容是什么历史时期,可以列举出哪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无关本朝的事件?作者用意为何?……这些问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层层深入,如此可以帮助学生紧扣课文,做到对文章的分析细致入微,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解题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發展及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赏心悦目的情境,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很多文言文作品中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展示,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场景。教师可以将相应的视频进行剪辑再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通过影视作品的再现来阅读《史记》、《汉书》等历史巨著,结合影视作品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教师切不可一蹴而就,而要坚持不懈,长期积累。在文言文教学时,应侧重于朗读、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感悟文中之道。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此外,还要恰当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古今的距离。

猜你喜欢
过秦论邹忌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邹忌劝齐王纳谏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之比较
邹忌比美
评《过秦论》之弊病,析议论文之写法
关于教科书《过秦论》中对“相与为一”“与”字解释的讨论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另一只眼睛看“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