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中的应用

2017-05-30 07:10吴炳锋
科技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吴炳锋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也不断的被提出。本文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对《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的教学过程提出新的方法。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1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能够改变以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突破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使得教学环节分配更加合理,教学效果更明显。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辅助地位;但是又充分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设定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结合实践完成师生的教学做过程,即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做[1]。

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构建知识和技能的框架,完善协调教学和实践环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进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直观的实践过程交替出现,协调配合,使得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是一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更佳。

2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职教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也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良好局面。《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作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尤为重要。

为了使《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建设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接轨,选拨优秀的学生参加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的技能大赛,培养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校于2013年对《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并逐步形成“電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并在课程设计上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将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个项目,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職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中的应用方法

3.1 教师讲授过程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的教学内容是基于企业生产流程,选择实际生产的产品(如直流稳压电源、收音机等)的装配与调试来构建任务型学习情境,按照手工装配、产品调试、生产与质量管理由易到难、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序化工作任务。因此教师首先对完成任务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做出必要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只有掌握了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在此过程中,学生角色发生了的变化,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实践技能的操作者。

3.2 载体演示过程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宜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动”是指电子产品的功能演示,“静”是指电子产品的理论知识讲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电子产品的功能进行演示操作,并在演示过程中讲述相关知识原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过来又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因为教师演示操作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形象、具体、直观的获得知识,加强学生大脑融合抽象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的能力。同时教师的演示过程能够很好的为学生以后的实践树立标准,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为以后独立面对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打好基础[3]。

3.3 学生讨论过程

学生的讨论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演示之前进行,也可在演示之后进行,最理想的是演示前后都进行,但前提是老师已经讲解过理论知识了。

教师在讲完理论或者在演示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体差异进行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织负责协调小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讨论的问题细化:根据原先的知识储备进行原理分析,比如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以及管脚如何识别等;如何使用电烙铁进行电路焊接;用万用表或示波器进行调试分析故障等。

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老师根据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重点讲解或者演示操作,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讨论结果和教师演示来进行相关实践操作,再次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4]。

3.4 学生实践过程

学生的实践不是指简单的对电子产品进行装配与调试,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模拟在企业中真实的工作情景、工作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毕业后就业、择业、创业打好基础。

实践可以是与企业的合作,也可以在学校的仿真中心进行,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来选择。学生在学校仿真中心实践,教师要加强监督管理,并合理的设置实习内容,可以对电子产品设计一些故障,训练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学生能在实际的企业当中实践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会遇到许多无法预期的问题,这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见识,还提高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提前感受社会,能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4 理实一体化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中的教学效果

我校《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地方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自2013年开始,连续5年获得茂名市中职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的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广东省中职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的二等奖与三等奖;毕业生在顶岗实习中得到企业充分肯定,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与企业签订了正式聘用合同。

5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它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像《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这类比较重视实践操作的学科,通过学生的实践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掌控和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更加得心应手,工作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翁灿烁,温志浩.基于校企合作的“医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教学设计[J].职教通讯,2016,(27):14.

[2]李岩.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产品装配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6,(03):304305.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PL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工作岗位培养学生问病卖药能力的探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