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评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与质量保障

2017-05-30 08:40韩鹏李岩宋昕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韩鹏 李岩 宋昕

摘 要:专业建设水平对于高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有助于高校不断改进、更好的适应不断演进的社会需求。文章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为例,从专业培养过程与质量保障等三个方面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典型现象、问题、经验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有助于高校提升专业自我质量管理能力。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043-0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the major is of significant effect towar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level evaluation of China is the efficient tool of realizing the self-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is helpful for finding the sufficient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major to satisfy the society need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lectr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of th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analyzed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quality guarantee. Meanwhil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typical phenomen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hich is helpful to enhance the major quality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Keywords: China higher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level evalua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间的竞争逐渐转向办学实力的竞争。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层单位,其建设水平对于高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1-2]。近年来,作为促进高校办学水平提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也在不断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评估,并针对性的以专业为评估对象设立了校内专业评估等具体形式,以使高校专业更好的实现自我评价和自我考核,科学衡量专业办学达标情况,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以期更好的适应不断演进的社会需求。

按照这一质量控制架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始探索性的进行专业评估,本文在实施过程中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历年的数据报告为基础,分别就培养过程与质量保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存在的典型现象、问题、经验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专业培养过程保障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3-5]。在具体工作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逐步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型,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际操作的实践和综合性实验环节;在专业课程实践、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设计、讨论、实践等环节。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确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探索并实践“工程技术型”、“工程研究型”等多种人才模式。

3.倡导教学科研融合——重视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和课程新内容,开发新的教学实验,提供毕业设计选题,吸收本科生早期参加科研,支撑特色专业建设。

此外,在体系建设与改革中,专业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不断改革创新,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的专业体系、加强教师进修、青年教师助课、互相听课交流、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不断融入先进教学理念,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自我评估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主要有:

1.实验教师师资发展缓慢且不均衡——促进实验教师与授课教师交流沟通,并且要求实验教师听取授课教师所开的相关课程,深入掌握课程内容、丰富实验教学的效果。

2.实践基地有待加强——继续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在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模的同时,构建校企之间互惠共赢的机制,在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促进校企的长期合作,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

3.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应用不足——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学习和讨论,增强全体教师实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举行各级精品课程展示,强化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研室集体研讨备课等活动,并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给予专项奖励。

二、专业学生发展

从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源的整体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稳定,稳中有升,保证了本科教学管理政策与计划的顺利有序实施,体现人才培养稳步推进的积极战略;二是区域分散、分布较广,学院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一方面为学院注入了不同的活力和生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一定的本科教学与管理的难度——为此专业重视区域差异,以学生为本,因学生制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差异化的本科教学模式,同时在日常管理中,也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教学育人工作;三是生源的录取分数连年上升,其平均分大大超过了国家同批次的录取分数线。

在学生入学后的培养和发展方面,专业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宽领域、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了“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工作体系;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与高层次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举办了面向我院应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健全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了对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就业帮扶,促进其顺利就业。上述措施的应用产生了实效,学生整体表现出积极主动、学习气氛高的状态,考风考纪优良、本科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良好,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在学生发展这一具体工作中,现阶段表现出的典型问题及对策如下:

1.个别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为此要进一步开展就业形势教育,提升学生就业主体意识,并与企业建立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多形式的技能培训,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培养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2.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为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动性,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结合起来,另外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动态,帮助不同的学生做好学习目标的规划,设置合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三、专业质量保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工作。专业在学校教务处和学院教学(学术)委员会的统一管理下,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制定了适应于本专业的一系列教学质量标准,主要包括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系统、教学条件保证系统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专业层面由专业主任带领各位老师负责专业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具体执行,在学校、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负责本专业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估等工作的具体实施。专业十分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之上,又制定了专业的细则,逐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在平时的管理中按照文件的要求执行。

此外,为保证这一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专业在工作中注重参与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持续建设与改进,同时特别重视对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适时评价,通过不断总结、研究、实践和创新,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行持续修正与创新。

这一阶段需要具体开展深入工作的方面包括:

1.教学质量保障责任机制尚需健全和强化——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保障的教育,树立教学质量标准化理念,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并且不断重视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进本科教学質量保障体系,明确各部门的保障职责和工作内容,将工作和责任细化到个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质量保障的执行度。

2.新型信息平台、数据库尚需深入挖掘使用——将进一步在建成数据库的基础上,将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办学要素采用信息化编码形式整合,使专业有关责任人对办学基础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时掌握,从而实现对专业教学质量状况及时掌握。

四、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的应对高校间的竞争、尤其是做好专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科教学评估这一重要工具,实现专业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本文基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评估工作,就培养过程与质量保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存在的典型现象、问题、经验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有助于以专业建设带动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构建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和专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对同类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咏梅,余国政.面向本科教学评估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57-60.

[2]徐国成.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02:62-64.

[3]谢卫忠.论本科教学评估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考量[J].高校教育管理,2007,04:33-36.

[4]郭梅.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我国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2.

[5]钟秉林.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基于41所本科院校合格评估结果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06:68-72.

[6]张峰.A校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工程
探析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和发展问题初探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刍议
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