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军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杭州市余杭区城区居民较集中的广场、社区、公园等体育锻炼场所,随机抽取200名參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余杭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社区体育人口比例不高,年龄失衡较为严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开放力度不够。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指导力量薄弱,健身的科学性有待加强。针对现状,进行研究,为余杭区社区体育居民健康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杭州市;余杭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导致了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普遍下降,出现了许多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心血管病、神经衰弱等,并且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发病峰位,对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扭转这一不利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当务之急还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才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积极探求有效地应对策略[1]。本研究通过对余杭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图寻找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途径,为开展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杭州市余杭区社区体育,对杭州市余杭区城区居民较集中的广场、社区、公园等体育锻炼场所,随机抽取200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作为研究对象。(余杭区总的16个街道4个镇,重点选取了崇贤镇、乔司镇、余杭镇、良渚镇、闲林镇)。
(二)研究方法
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学报、著作、期刊论文共计30多篇。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关于余杭区城市社区体育问卷,并对问卷内容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共发放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以上问卷皆为有效问卷。对问卷调查所获得有效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余杭区城镇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1.余杭区社区中参加体育锻炼人员的年纪构成
社区体育面向全部社区成员,但是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压力,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受到限制。因此以离退休老人为主,这是因为老年人身材健康程度降落,注重自己的身材健康,他们有时间也有愿望来参加体育运动。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愉悦身心,还可以重建自己的社会圈子。从参与年纪的散布来看,55岁以上的人最多。在进行体育锤炼的实际运动中,其年纪结构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
2.余杭区社区体育人群分布状况
调查结果得出余杭镇社区、良渚镇社区、闲林镇社区,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分布上占前三位,这三个社区的体育人口多,体育器材完善,因此社区体育人口的多少和本社区的体育器材有一定的。
3.余杭区社区体育运动点的情况
据调查显示,凌晨8点以前运动的运动点占多数,傍晚运动的居第二位.上午和下午运动的运动点相对较少。多数运动点在凌晨8点以前,这与运动点的运动场合有关,广场、公园、街道,公共体育场所和街头巷尾是占前四位的运动点.这些场合凌晨是免费开放的,加之公园环境精巧,空气清新,可以开展体育运动。也与我国国民特别是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有关。社区体育运动点每天持续时间1~2小时的运动点最多。
4.余杭区社区居民健身运动的项目选择
余杭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锤炼的项目有跑步或散步武术、太极拳、各种球类、健美、健身操、其它民族性、地方性体育项目等。其中,健美、健身操居第一位,占35%,其次是跑步或散步,占30%。第三是武术、太极拳,占27.5%,体育锻炼的目的首先是健康身体,它可以提高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耐受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自信心。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娱乐休闲、社会交往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广大居民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已从单纯的强身健体发展到集娱乐休闲、社会交往与强身健体融为一体的多功能[2]。
5.余杭区社区居民体育运动场地的选择
余杭区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集中在就近的公园或广场(42.5%),住宅小区的附近的街头巷尾的运动场地(27.5%),体育公共场所(17.5%)等处所。由于受时间因素和个人经济收入状况的制约,在选用运动场地上,大多数居民是选择在不需要任何费用的公路、街道、免费运动场地及空地上进行,街边公园、绿地也是人们经常锻炼的场所。
6.余杭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及领导情况
调查中的体育锻炼场所中只有一名体育指导员,因此可以看出城区健身辅导站较少,有很多社区还没有,社区健身指导员人数也不多,国家一级、二级领导员就更少,整体来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没有形成网络化。社区体育要顺利发展,就必须有大批社会体育知识技巧的人才到社区进行服务工作。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区体育的重要力量。科学健身是获得良好健身效果的重要保证,而社区体育领导服务是科学健身的前提。
(二)余杭区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
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及认识不足,有些人仅看到体育健身的本质功效,而对增长社区意识、增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效认识不足[3];参与率低、项目选择性少,体育锻炼的项目仅有跑步、太极拳、健身操、球类等;体育管理的组织体制不完善,体育的组织情势还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比较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在工作中没有明确提出有关体育方面的具体职责,社区体育还处在摸索的初级阶段;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虽然进几年来余杭区各个社区都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但总体来说和国民群众的需求还是有必定的差距;体育教练员队伍单薄,体育领导员中有等级称号的领导员所占的比例很低,大部分以兼职为主,由于受到时间、精力等影响,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全民健身的领导工作中去,因此不能满足社区成员的领导需要。在数量上,与社会体育领导员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结构上也有必定的问题。
三、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增长体育人口比例;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更好的领导实践;加强社区体育的管理和服务;加强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的互动性;加强社会领导员的培训力度;把社区的健身设施纳入构建健康住宅的方案当中;扶持落后社区,提升余杭区社区体育整体程度。
参考文献:
[1]龚健.咸阳市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8(6):22-23.
[2]李仕峰.试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生活及其方式[J].福州大学学报,2008,12(8):20-24.
[3]史柄柱.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08,7(6):23-24.
(作者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