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空间与企业孵化器功能及机制对比研究

2017-05-30 10:48王姗樊一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

王姗 樊一阳

摘要:随着我国步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成为当下热点话题。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者集聚地,已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探索创客空间所特有的功能机制,文中分析了创客空间的发展起因,阐释了创客空间由最初的创业作坊逐步发展壮大主要是由于开源共享理念、互联网、数字化制造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并将创客空间与企业孵化器的功能机制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创客空间除了具有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外,对于社会的教育、经济以及创新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定位、服务设施、商业模式与企业孵化器也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我国创客空间发展的现状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创客空间;发展起因;企业孵化器;开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F 2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7)01-0015-07

Abstract:As China entered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innovation and promoting the measures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have become the hot topics of the age.Makerspaces,as an emerging entrepreneurs gathering place,has gradually become a wideconcer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kerspaces peculiar function and its social effects,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causes of makerspacess gradual growth from the initial entrepreneurial workshops:mainly due to the source sharing concept,the Internet,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unction mechanism between makerspaces and enterprise incubator further indicated that makerspace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enterprise incubator,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education,economic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service facilities and enterprise incubator between the makerspace and the enterprise incubator.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Key words:makerspace;development causes;enterprise incubator;sharing open source

0引言創客空间(makerspace)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2005年才首次被《MAKE》杂志提出,它指的是创客们聚集、交流、分享、合作,将各种创意转化成现实的一个场所。自2010年被引入中国以来,在国内各大城市掀起一阵创客风潮,各种风格的创客空间纷纷建立,如北京的Maxpace,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等。与此同时,创客空间的兴起也逐渐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在白宫举办创客嘉年华时将每年的6月18日定为美国制造日[1]。中国政府为了推进众创空间的建设发展,2015年以来也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不断向创客空间释放红利。而且在2016年5月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创客经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近几年,随着信息科技以及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国民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能力。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的载体,将对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实现创新创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从一方面来说,它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另一方面而言,它通过孵化创意进行技术革新,有助于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1创客空间发展的起因早期的创客空间是由一些热爱创新的有思想的创客们组织起来的用于交流分享创意成果的聚集地,这些地点大多坐落在一些咖啡屋和地下车库,因此才有了今天的咖啡屋文化和车库文化。但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客空间是1981年诞生于德国柏林的混沌电脑俱乐部(Chaos Computer Club)[3]。近几年来,创客空间的发展如火如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开源共享的理念创客空间作为一种创新2.0模式下的社会化、平民化和草根化的实践创新空间,通过资源开放和技术可及,使得创客得以进行协作共创和跨界制造。有关开源共享的理念,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提出过,早期的开源硬件甚至是完全对外公开的,如早期的苹果电脑电路设计图,但是在19世纪60-70年代,大部分企业为了公司的利益纷纷选择闭源,当下社会,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构成的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又重新反思硬件是否可以重新走上开源的道路,如今各种浏览器和开源软件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开源创新项目,据Mark Hatch(2015)[4]推测,在未来,硬件领域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所有的这些设计的文件软件和其他能够用数字形式表述的组成部分都可以在线免费共享,如现在的开源3D打印机、电路设计图Arduino等开源硬件平台。发明者会在没有任何专利保护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公开分享他们的创新,使得创客群体们在分享中,获得其他创客的免费帮助,从而对开源项目的改进、修订或者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而且在这种开源共享的模式下,容易形成一种无领导的非正式形式的创客组织,大部分参与者并不是公司员工,他们在运行中组队与重组,受到能力与需求的驱动,没有附属关系与责任的鞭策。这便使各种开源创新的项目都是建立在创客们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的基础之上,不仅提高了创新效率也加大了创客们对开源项目的忠诚度和凝聚力。而且开源共享使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民主化,一些现代化的使用工具不再仅仅为企业或者一些内部员工服务,大多数群体都可以通过对高科技的多途径接触,学习相关知识,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设计出自己的电子产品。从而大幅度降低大众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门槛。

1.2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与创客空间不一定有多大联系,但在“互联网+” 时代讨论创客空间,互联网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在克里斯·安德森[5]看来,互联网的神奇在于将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大众化。一方面,任何有创意的个体都能通过软件代码把想法变成设计;另一方面,创客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将设计变成产品,然后通过互联网走向市场。可以说,互联网是把创新、创意和创业连接起来的必要工具。互联网在降低网络创业门槛的同时,也为创客们各种创意项目的启动、运营提供了筹资渠道,创客们可以通过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投”网站募集资金,在这种网站上,原创者可以为自己正在进行的一些项目设计出一些赞助等级以及设定完成某项计划所需的最低金额,然后进行申请,它对资本获取途径带来了民主化改革。如今,互联网作为一种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基本工具和渠道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对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客空间作为未来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互联网的存在对于它的价值来说不言而喻。同时,通过互联网分享和广泛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兴趣爱好者置身于创新领域,创客空间规模也由于互联网效应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1.3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所谓数字化制造技术,就是数字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收集信息并进行重组规划,从而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达标产品的整个制造全过程。目前在工业技术先进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字制造技术的生产模式,一方面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及高端科技设备的运用,从而加强与创客空间的合作,推动创客空间的发展;另一方面,将会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社会将逐步进入按需定制的个人制造时代,与日益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制造业一直都是一个拥有先进设备和技术但是制造成本高昂的行业,因此相对于创业成本低廉的互联网行业而言,它的创新成本较高,因而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因高额的成本堆积变得艰难。然而随着产品制造的数字化变革使得现有的制造业得到优化,创客空间等各种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制造业逐渐向范围更广的生产人群延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内尔·格森费尔德[6]说过:数字革命之后,计算机领域的下一件大事将发生在计算机机箱之外,这就是从机器制造到个人制造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似从大型计算机到个人计算机的转变。这里所说的“个人制造”,不单指制造出机械结构,而是指制造出包括感测、逻辑、传动和显示器件在内的全功能系统。这与当初互联网的发展类似,先是被一些拥有先进技术的机构采用,随后软、硬件的进步使得互联网普及面增广到普通民众,于是这些普通使用者开始向互联网注入他们自己的想法、专业知识和能量。

1.43D打印技术的兴起在创客空间所有的制造技术中,3D打印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刊文认为,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Joe Micallef(2015)[7]向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如3D打印建筑模型,它是3D技术最早的应用模式,随后便有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制造3D蓝图,3D印刷墙板,3D印刷家具等。目前加利福利亚加州南方的一个大学正在研究利用大型3D打印机分层施工一次打印出房子的项目。除此之外,3D设计师正在转向利用3D技术打印珠宝和奢侈品,时尚界也可寻到3D打印的踪影,鞋子,领带,礼服均可使用3D打印工艺制造。阿努克Wipprecht是英特尔爱迪生蜘蛛设计的礼服设计者,他通过模拟蜘蛛捕食的本能的复杂性,3D打印了蜘蛛状设计的衣服。这件衣服配有运动检测器,允许铰接,可以通过蜘蛛附属物感应到物体的靠近。此外,还有3D打印玩具、无人机和机器人也都逐渐进入人类視野。与重复制造和标准化生产的大规模生产相比,3D打印则有利于个性化与小规模定制化的生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产品的需求也逐渐从大规模单一化转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在加上3D打印低廉的运输成本以及库存成本,使得生产的产品广泛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虽然目前3D打印技术在市场应用上还不够成熟,但可以推测在未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为了更多渠道接触新技术、新思想,目前很多研发机构也都推崇以加入创客空间的方式来开启企业的内部创造能力。

2创客空间与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对比 孵化器自1987年引入我国以来,以其为核心的创业孵化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已逐步完善,有关孵化器功能机制的研究也趋于成熟。它作为一个以特定目的存在的物理空间或者平台机构,主要是为一些处于初创时期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筹集、公司运营管理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创业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更好地进入市场环境;而创客空间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创意服务平台,除了承担了企业孵化器的角色之外,还为一些创业和非创业人员以及非创业项目提供创作环境,没有明显的目的性,通过免费提供一些先进设备服务以及专业化的技术,让更多的普通会员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功能。因此,可以认为创客空间既是企业孵化器存在的基础又是其功能的延续。它们之间的存在关系如图1所示。

2.1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企业孵化器最核心的功能是为在孵企业提供一套推动产品市场化的强大的服务系统。根据服务的作用和价值一般可以分成2大类型的服务。第一,提供企业所需的基础服务。这里一般是指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的工作空间和条件,如Wework的联合办公室,通过为一些小型初创企业提供低价的办公产地,还有琐碎的物业管理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和一般的办公服务,通过提供这些服务使创业者从日常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创业上。第二,提供增值服务,与基础服务不同,它涉及面广泛,不仅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期需要的各类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等服务,还提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税收、法律、知识产权保护、贷款担保、管理团队开发建设、幕后策划或顾问咨询、投资战略和联盟、综合性商业培训等。同时它还解决了企业创业期的资金流问题,为创业者沟通各种融资渠道,争取政府的各项专项基金并有针对性地向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投资公司、大企业和个人推荐孵化项目和孵化企业,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为创业融资提供交易平台。目前已有1/3 左右的创业中心以孵化基金、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对孵化企业提供投资、贴息及担保等多种方式的投融资服务,并初步形成了一支创业投资管理专业队伍。许多孵化器将科技、管理、金融、财税、贸易、中介等机构引入中心,一方面保证了政府给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到位,另一方面为创业企业搭建一个全面服务的平台[8]。

2.2创客空间的功能创客空间,作为创意最初孵化的摇篮,不仅对企业孵化器项目的孵化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国家教育、经济以及文化的创新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催化功能。随着数字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工具的获取对于经济发展、学习、创业、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客空间通过为个体提供工具设备、培训课程以及创作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开发城市的创新文化,形成有活力的创意集群。作为对城市、县、地区的区分,对开放存取式设施连同学校、假期培训以及商业的开发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2.2.1促进传统教育模式转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与科技的不断更替,许多新兴的知识在两三年内就会过时,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学习到的很多东西会在毕业就失去了时效性,创客空间恰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交流分享、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汇贯通,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比如在应试教育中,老师通常会教授学生某种编程语言,而创客教育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编程语言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即使毕业之后他们没有掌握编程语言的各种命令,但是他们知道要用编程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先掌握哪些知识,就像你学会使用计算器之前你要学会二进制是一个道理。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里,这种学习能力往往是使个体在就业时具有竞争优势最强保障。而且就创造力本身而言,学生通常也是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最有创造力,而创客空间,特别是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创客空间的建设,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情感上都潜在地开发和培养了学员们的这一能力。

2.2.2促进经济增长创客空间为社会新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支持,一方面,创客空间通过会员制或者是工位出租的方式聚集创客,并为其提供开放硬件和开源软体,这吸引了很多创客融入产品设计,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从而产生好的创新观点和思维。随着创客社群成员形成团队推进项目日趋成熟,一些项目的目标和定位更加明确,使得产品的市场价值逐步显现,产品逐步市场化,因此,很多初创企业、小微公司随之兴起,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同时,由于创客空间资源的共享性,近些年,各种跨界创客组织频频成立,跨界合作的现象逐步引领商业潮流圈。如“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通过跨界合作,对双方企业来说可以达成一个共赢的局面,推动了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细分了行业市场和拓展了业务范围,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创客空间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经济与生活水平[9]。虽然创客空间本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原则,但大多数创客把创造产生新的价值、创造新的财富作为创客行动的重要目标。

2.2.3有利于创新文化推广,促进全民创新创业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10],建立众创空间、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当下主要任务。因此,培养全面创新意识,普及创新文化是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创客空间的建立最初是源于一些有创新思想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研究、交流、分享资源的需求。现在,它仍然是兴趣爱好者的俱乐部,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创客们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分享,碰撞出新的创意和设想。在创客空间学习的过程中,创客们接收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知识信息流,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文化素养;除此之外,随着移动式创客空间的不断普及,使更多偏远地方的有创新思维的人能参与到创新的浪潮中,扩大了创客空间的受益面积。如美国的Fablab,致力于在全球实践个人制造的理念,目前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400多个实验室[11],我国的柴火创客空间也根据受益人群的不同,打造了学校创客空间和社会创客空间[12],還有一些社区也建立了专门的社区空间,以便于创客们进行更好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创客空间有利于培养创客们的创新精神和整体文化素养,同时由于创客之间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形成和谐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创客空间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3创客空间与企业孵化器运营机制对比那么创客空间与企业孵化器之间的运营机制方面又存在哪些差异呢?下文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3.1发展定位创客空间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最初是以爱好者聚集地或共同工作场地作为自己的定位。随着规模的逐渐发展,有些则承担起了面向社区或所在城市的技能培训职能,还有一些创客空间通过场地、工具、设备,联系协调各类资源,来支撑创意团队的项目开发,进行产品的孵化。如美国的Techshop[13]的使命便是在各城市实现产品制造的本地化,通过减小产品分发距离来保护环境、普惠公众,促进全球制造业创新。英国的Makerspace的目标便是支持已有和新兴的企业,提升人们的工程和制造技能及相关认知,为人们提供开发项目及休闲的场地。Access Space则是致力于促进同行学习及低碳创新。国内的i.Center则是以产品孵化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而创业孵化机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逐渐由过去的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成长为今天的新型盈利性孵化器,其发展定位为小微创业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资本服务,进行企业孵化。相比之下,创客空间的目标范围更加广泛,能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体受益,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培育创新意识。

3.2服务设施建立在开源共享的基础上,创客空间由于发展定位的差异,所提供的服务设施也会略有不同,对于一些非营利的公益社区类创客空间,如图书馆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意和知识的共享,因此,它提供的服务设备相对简单,一般为创客们提供空间场所、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扫描仪以及组织一些创意交流研讨会等;与这些非营利的创客空间相比,商业化的创客空间会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项目经费,因此,空间里的工具设备更加完善,管理也更加严格。通常会设置各种开放的活动空间和讨论空间以及小型制造实验室,室内除了3D打印机、扫描仪等之外,还会配置数控雕刻机、激光切割机、工业缝纫机、小型五金车床等各种加工所需的设备工具。同时为了能够给创客提供更多的交流与信息共享的机会,创客空间内也会积极举办一些活动,如创客项目小组研讨、创意制作培训、大型讲座、国际创客交流会、创业项目路演以及一些国际竞赛。与创客空间的服务设施相比,孵化器提供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除了场地等商务设施之外,一般只会针对企业提供一些管理咨询服务和投融资服务[14]。

3.3商业模式为确保创客空间能可持续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支持。现实中它主要是以收取会员费用、创意项目的产品孵化以及第三方赞助支持的方式维持运营。马骏[15]通过对国内外成功运营的创客空间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公益性社区、专业化区域以及生态链式连锁3种模式。其中公益性社区商业模式以公益性为主,大部分资金来自于第三方赞助支持,不过分注重创意产品的产业化。而专业化区域商业模式和生态链连锁商业模式主要的盈利方式是通过会员费盈利模式以及与原材料供应商、众筹平台、高科技产业园、创投等机构构建合作网络平台,加速创意产品孵化。而一些类似的创业孵化器,多数由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无形增值服务,解决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管理问题,在资本市场上高价出售股权而获利。其收入来源有房租收入、咨询服务收入、投资创业企业出售股权、房租和咨询服务获取创业企业股权再通过股权出售获取收入等,当然,也会存在政府补贴、第三方赞助的收入。创客空间与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对比分析见表1。

4我国创客空间的发展建议随着我国政府对国家创新能力的逐步重视,创客空间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如北京的Maxpace,上海新车间,杭州的洋葱胶囊等。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2015年初,创客空间在全国的数量只有70余家,但截止到2015年末,已经上升到2 300多家[16]。这种近乎32倍的爆炸式的增长,使得创客空间出现了空间闲置冗余的现象。且不少的创客空间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国外的创客空间相比,缺乏一个普遍有效的盈利模式,維持运营的资金主要依赖第三方赞助和政府补贴。 针对以上问题,文中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4.1打造“互联网+创客”的商业模式我国创客空间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商业模式问题.为了提高创客空间的服务质量、运营效率,更好地促进创业创新,改善现有运营模式非常关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互联网+”经济模式迅速兴起,企业通过互联网构建起供需双方信息匹配,利用短租短借等方式满足用户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通过细分市场、扩大内需实现盈利,它使得企业盈利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如美国的地产公司的龙头企业Wework.因此,创客空间,特别是国内的创客空间,在众创空间的引导下,可以建立起网络化的共享资源平台,整合区域内甚至国家范围的创客空间资源,建立“互联网+创客”的联盟合作机制,从而提高创客空间产品孵化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与原料提供商、高科技产业园区、企业孵化器、众筹等机构的合作,扩大市场对创客空间的需求以维持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

4.2调整政府支持方式针对我国创客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政府对于创客空间的支持政策应该严格把控,可以以补贴部分实物资产,如运行场所,水电等日常维修费用的方式来替代直接的经济补偿,从而避免了一些创客空间靠津贴房租混日子的现象。通过设立一些创客项目竞赛基金激励创客的积极性,制定政策为我国创客空间创造适宜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并激励更多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为创客提供资助与帮助。除此之外,应当完善我国在投融资、税收、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为创客打造良好的生长空间,促进我国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

5结语通过对创客空间与传统的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和运营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创客空间之所以能快速兴起,除了其开源共享理念、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更迭等因素之外,最主要的是相对于企业孵化器而言,创客空间无论是从它的发展定位还是功能机制上,都是朝着普惠公众、促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新文化的大方向去的,而非仅限于以初创企业、风投行业的企业利益为目的,进行创新项目孵化。虽然目前创客空间的发展在国内还尚未成熟,其设备功能、运营模式、资源利用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但从整体上,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长远上看,创客空间会逐渐取代企业孵化器并发展为创业潮流。参考文献:

[1]TW HOUSE.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national day of making,2014[EB/OL].[2016-04-22].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4/06/17/presidentialproclamationnationaldaymaking,2014.[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2016-05-19].http://www.most.gov.cn/yw/201605/t201605 20_125675.htm.[3]The Wikipedia.Chaos computer club[EB/OL].[2014-02-22].[2016-04-22].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os_Computer_Club.[4]Mark Hatch.创客运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6]凌高.个人制造让你变成造物主[EB/OL].[2003-08-13].[2016-04-22].http://news.sina.com.cn/w/2003-08-13/11231535072.html.

[7]Joe Micallef.Beginning design for 3D printing[M].Technology in Action,2015:8-15.[8]季旭.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演变机制与功能提升研究——基于产业集群视角[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9]李卢一,郑燕林.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社区创客空间的发展动力、功用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5,25(5):41-48.[10]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6-02-18

].[2016-04-22].http://www.gov.cn/zheng ce/content/2016-02/18/content_5043305.htm.[11]宋刚,陈凯亮,张楠等.Fab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6):1-4.

[12]柴火创客空间[EB/OL].[2016-04-22].http://www.chaihuo.org/about/introcn.[13]王立娜,房俊民,田倩飞,等.美国创客运营模式研究——以全球知名创客空间TechShop为例[J].创新科技研究,2015,183(5):7-9.[14]梁云志,司春林.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1):43-51.[15]马骏.创客空间商业模式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8(33):17-21.[16]田宝国.创客空间数量年增32倍 有些地方“念歪了经”[EB/OL].[2016-03-13].[2016-04-23].http://www.chinaventure.com.cn/cmsmodel/news/detail/293423.shtml.

(责任编辑:梁清)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
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相关思考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路径研究
浅议创客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信息服务
图书馆的创客时代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创客教育实践过程及问题研究
以创客空间为载体培养医工结合创新型人才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