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17-05-30 10:48潘文霞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能力高职

潘文霞

摘 要: 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梳理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框架,构建了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实行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 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1-0048-0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李克强总理签发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1]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潮。在这次创业潮中,我国高校应届大学生创业热情比较高,有近8成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是真正创业的学生却并不多。[2]尽管创业比率也比往年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很低。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而美国为23%~25%。导致大学生创业比率不高的原因比较多,但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高职院校有关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研究、 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或培养模式研究。我国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创业课程教育为主的模式、以学生赛事和活动为中心的模式和以创建创业园或科技园为中心的模式。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比较少,有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成果则更少。本文将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目标,并根据此目标构建基于创业平台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创立基业”。“基业”解释一是事业的基础、根基,二是产业。英文中,“创业”有两种表述:一是“venture”;二是“entrepreneurship”。”venture”一词有“冒险”的意思,因此有“冒险创建企业”的意思。而”entrepreneurship”则是从“企业家”、“创业者”角度来理解“创业”的。“创业”既可以是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从无到有创立新公司,也可以是从一个有问题的企业开始创建出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甚至所有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都可以称为“创业”。狭义的创业就是指创办新企业以谋求商业利益,而广义的创业是指人们为了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而进行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创造财富、谋求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根据创业的定义,创业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创业的狭义定义,狭义的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培养学生从事企业、事业、商业活动等过程所需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以使学生从单纯的求职者成为岗位事业的创造者。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的定义:创业教育,从广义上理解,则是要培養开创性个性的人,进行事业心、进取心、首创性、探险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及创业过程中独立的工作能力、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笔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创业能力。创业者或者创建企业的创业能力是驱动创业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3]。

(二)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4]。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理所当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创业教育能培养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创业技能及创新精神,能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高职生毕业后不仅仅是求职者,还能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在学术性教育或职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延伸性或复合型教育,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学术性教育或者职业教育之外的。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并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及实践教学中体现出来。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框架

要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必须明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框架。因为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创业能力培养的方式和过程,以及培养的效果。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在厘清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之后,再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点来制定。

(一)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Man等(2002)认为,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个体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作为高层次的特征,其中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被视为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5]郁义鸿、李能志(2000)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即潜在的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6]严强(1991)认为:“创业能力是以人的智力活动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机能,是与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经验、知识、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7]有关创业能力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认为创业能力属于高层次的能力,是较强综合性、创造性的能力。本文将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定义为成功开创和拓展事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它包含二层含义。一是,能自主创立新企业,并能做大做强。二是,在受雇岗位上拓展新事业,创造价值和财富。

有关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Man等人通过综述文献及访谈香港中小企业主,整理出创业能力的六个维度:机会能力、关系能力、概念性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承诺能力。唐靖、姜彦福构建了创业能力概念模型,认为创业能力为二阶六维度。一阶维度为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二阶维度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8]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基于中小企业主、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或创业处于成长期的创业者而开展的,因此有些要素不太适用于高职学生,例如:战略能力。对于初创业的高职学生很难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长远发展战略。而且这些创业能力的构成框架对于构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来说缺乏操作性。

蒋乃平将创业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企业中与经营方向密切相关的主要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是创业的前提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是创业的基础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与情商的内涵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创业成功的主要保证,是创业的核心能力[9]。这种能力划分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赞同和利用,例如:高桂娟、苏洋构建了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维结构图,并进行了实证验证[10]。这种能力的划分与职业教育的能力观一致,对于研究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及可操作性。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能力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是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 “商务”与“英语”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类别,一个应为经济学,一个应为语言学。商务英语专业实际上是商科专业与英语专业复合而成,即英语与管理、外贸、财会、营销、金融等学科的复合。通过复合,可以达到1+1>2的增值效应。所以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不仅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还必须具备商科专业素养。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则以培养涉外商务各行业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的。

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框架不仅要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高职教育的要求,还要考虑商业社会实践的需要。本文在高桂娟、苏洋构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维结构图基础上,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点,整理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目标框架,如表1所示。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融合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只有接受了扎实的专业教育,才能为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创业教育不应该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不能采用并行的方式。这样会占用大量时间,学生不仅要完成专业学习还要完成创业课程学习,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并行的创业教育会导致与专业教育的脱节,使创业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和活力。最好的方式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礎,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和体现创业知识,将创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二)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实行一体化教学

Timmons认为,“边做边准备”比“先准备再做”更符合创业的实际,创业教育也应该着重创业实践的培养[11]。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决定了高职学生更适合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高职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而研究表明,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12]。这些理论表明,高职学生更适合通过“做”来学习,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应以创业实践为核心。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通过“做”积累创业经验,通过“做”培养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以语言翻译实践项目或者跨境电商项目为载体,学生在完成这些实践项目时不仅学习了翻译知识、跨境电商知识,英语语言能力、跨境电商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而且通过这些实践项目还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了解市场经营的风险,掌握市场信息,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为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发现了创业知识的不足,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会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指导,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因此,以实践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

该平台是由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NISO)整合众多合作机构、企业共同开发和运营的一个互联网平台系统,是一个面向中国大学生创业成长全过程的服务平台。它以在校大学生创业为运营主线,整合创业教育资源、企业商品、项目资源和第三方服务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创业培训、创业项目、运营咨询、资金支持、项目孵化等服务,从而打造无风险、低投入的真实创业环境,促成大学生通过理论实践结合,提高综合创业技能。

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三无、三有、三个全面。“三无”就是创业群体无限制、创业起步无门槛、创业过程无风险。“创业群体无限制”指的是该创业平台允许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平台开展创业学习及创业实践活动,让各类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在平台中获得相应的帮助;“创业起步无门槛”指的是平台提供担保,学生以“零门槛”分销或代理企业产品,实施“先销售后结账”原则,打破创业资金束缚;“创业过程无风险”则是指平台引入大量经认证的诚信企业,由这些企业提供商品信息和外包项目,帮助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具备法律效益的商业合作关系,将学生的创业风险降低至“零”。

“三有”则是指创业初期有资源、创业指导有标准、创业孵化有支持。在创业初期,平台聚集上百个商圈、数千家认证企业、近 5 万种商品与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品类丰富的创业选择。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在平台内结识创业合伙人,最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缺乏商品、项目、人脉等资源的尴尬。在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根据 NISO 独有的 ISCC 人才标准,为学生创业全过程制定创业知识导图,同步提供丰富的免费创业课程,帮学并进,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平台邀请资深人士作为创业导师,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全方位评估,提供项目评估报告;协助优秀的创业学生获得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支持,以“孵化”出成功的大学生自创企业。

“三全”是指全面跟踪记录、全面管理协同、全面信息覆盖。平台能全方位跟踪和记录学生的创业交易、项目参与过程,以及学习路径和习惯,为创业学生提供“立体式”能力模型及简历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与平台对学生进行协同管理,实现无缝对接。高校可以通过平台采集学生创业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为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平台还利用 NISO 的独特优势,整合各地的高校、企业、政府资源,为各地高校和学生提供创业在线交流空间,实现全面信息覆盖,打破地域信息差异,提升大学生整体创业水准。

(二)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在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解决了高校面临的创业实践项目缺乏、创业课程资源不足、创业指导不专业等问题,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基于这个平台,笔者试着根据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这个模型将充分发挥创e+平台在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实现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目标,如图1所示。

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创业启蒙、创业实践及创业孵化。创业启蒙阶段主要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比较多,专业课程多是语言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创e+平台提供了创业启蒙课程,这些课程是由一些成功创业人士或者创业教育专家讲授,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对创业有一个初步认识,了解行业前沿的动态以及掌握创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通过与平台里其他创业者之间交流,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创业不是高不可攀,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就业创业能力会得到提升。 因此,这个阶段侧重点在学生的创业认知和创业心态的培养,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于以女生为主的商务英语专业来说更有必要。因为女生的创业意愿往往不如男生,她们比较害怕创业失败,冒险精神往往不如男生。

创业成长阶段主要针对的是二年级学生或三年级的部分学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这个阶段除了继续强化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外,还要学习商务类课程。创e+平台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可以从中找到理想的企业合作伙伴,选出适合专业的实践项目,包括市场营销类、翻译、跨境电商类的实践项目。将真实的实践项目引入商务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做实践项目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商务知识、创业知识,因为所学的知识是实践项目所需要的,因此学习会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负责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组织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践项目,并考核学生完成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平台提供了有关营销、电子商务等技术类课程和创业课程,教师可以将这些课程与课堂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的一体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等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法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

创业孵化阶段主要针对三年级的部分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创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从中选拔部分愿意创业的学生或有好的创业项目的学生作为创业孵化对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及创业资金。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通过创e+平台在线展示出来。创e+平台负责方还會聘请专家、投资机构对项目做评估,选拔好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共同创建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我校创建了跨境电商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及技术服务,帮助学生进行跨境电商自主创业。我校商务英语专业还成立了翻译工作室,由翻译老师和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对外承接翻译任务。虽然目前这个翻译工作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主要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但是以后可以将它建设成为能赢利的公司,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

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引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能很好地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面临的企业资源不足、创业导师缺乏、创业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但是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还在实践中,不够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厘清学生、高校、企业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这个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EB/OL]. [2016-09-20]. http://www.sdpc.gov.cn/gzdt/201508/t20150827_749019.html.

[2] 中国青年网.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EB/OL]. (2011-03-09)[2016-09-20]. http://news.youth.cn/zt/11dxsjy/cyjj/201103/t20110309_1505499.htm .

[3] 尹苗苗,蔡莉. 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2):1-19.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2016-09-20].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5] Man,T.M.Y.,Theresa,Lau.,Chan,K.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123-142.

[6] 郁义鸿,李能志. 创业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4-36.

[7] 严强. 社会发展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34.

[8] 唐靖,姜彦福. 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8):52-57.

[9] 蒋乃平. 创业能力包含三类能力[J]. 职教通讯,1999(3):37-39.

[10] 高桂娟.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概念与实证[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27-35.

[11] 李纯. 基于CDIO工程人才本科阶段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5.

[12]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is the determining factor of success in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how to promote vocat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more less practical achievement on how to promote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The paper analyzes connotative meaning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ts pos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major; e+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責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能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